重视预期管理引导,让信心来源更加稳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2 07:19

我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人们基于过去对未来的美好预期。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91.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运来表示,初步测算,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

对于前三季度的数据,包含各大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很正能量的解读,内资金融机构也纷纷表示超出预期,给予了较高评价。然而,有的外媒和外资机构却做出悲观的解读。对于好于市场预期的前三季度GDP增速及相关解读,有的外媒解读为“虽然三季度好于预期,但中期前景已明显恶化”。有人甚至贴出有关外资机构不建议参与中国股票的研究报告。

市场似乎也被外媒和外资机构带了节奏——在公布了超出预期的前三季度GDP增长后,中国股票市场各大指数持续调整。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也不仅发生在这一季度。此前,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市场不时在部分阶段却存在偏悲观的解读。

造成这类现象的症结,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经济的稳定预期引导存在不足。一般而言,坏的市场预期,容易形成恶性负反馈;好的市场预期,能让人产生乐观情绪,对人们的消费、投资等都产生积极的推进,最终形成良性正循环。在没有外部大的冲击情况下,随着稳消费政策的相继落实奏效,再加上近期地方政府化债和发行特别国债的推出,中国经济在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

中长期看,中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要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也要求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综合看,外媒和外资凭借某一局部问题,对中国短期和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持悲观判断纯粹是盲人摸象,缺乏扎实的逻辑。

当前,引导好中国经济的预期,需要政府和媒体等多个环节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全方位的预期管理体系。首先,政府在此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改善与市场的沟通,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十四五”规划也强调,要“健全宏观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重视预期管理和引导”。近年来政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央行报告也频繁提及要加强预期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推行利好刺激政策来稳定预期,比如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推出的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刺激计划,就打开了财政刺激经济的想象空间,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应。当然,从现在到2024年两会开始前,属于中央对明年经济的谋划和开局阶段,也是政府出台各种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时刻,各级政府在此可发挥的空间很大。

除了出台政策外,政府加强与市场主体的信息沟通也异常重要。涉及中国经济的主管部门也通过召开定期发布会的形式对各类数据进行解读,但市场瞬息万变、经济形势也变化多端,市场主体和参与者也会产生种种疑虑,这需要相关主管部门能更及时进行政策解读和判断未来,或者能更快推出消除疑虑,快速回应市场关切,从而达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媒体是时代大船上的瞭望者,也是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在稳定预期上也肩负重要的使命。通过大量的实地和权威专家官员的面对面采访,媒体能掌握翔实的数据和挖掘鲜活的素材,还能对政策主张做出最精准和专业的解释和传播。

稳定预期是信心的来源,稳定预期也比黄金更重要。这需要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媒体积极发声引导,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文/袁京力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货币政策强化预期引导 侧重提升政策效能
上海证券报 2024-06-19
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日报 2023-12-10
经济日报:继续抓住稳预期强信心牛鼻子
经济日报 2023-12-09
继续抓住稳预期强信心牛鼻子
经济日报 2023-12-09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续赢得国际社会信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1
IMF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交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IMF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4%
中国新闻网 2023-11-08
重视预期管理引导,让信心来源更加稳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