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与虫为伴的他,逆袭成中科院博士
扬子晚报 2023-11-01 12:07

小猪佩奇的原型不是猪?超99%的昆虫都无毒?近日,为青少年科普“冷知识”而吸引36万粉丝的动物学博士陈睿走红。他不仅是第一个走进亚马孙丛林最深处的中国科学家,也是世界第一枚虾琥珀的发现者,还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学霸值”满满的科学家4岁才学会说话,小学6年级时“长大想当科学家”的梦想还被嘲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青少年在陈睿的影响下,开始探索昆虫与动物。其中,一名重度抑郁的孩子不但治好了病,还在初中时就发表了论文。

“学霸”4岁才会说话,虫子与他作伴

陈睿今年36岁,老家在福建三明市,目前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动物学博士。他在300多条科普视频里,介绍了200多种生物,其中包括小猪佩奇的原型。陈睿介绍说,小猪佩奇其实不是猪,而是貘。他的视频里,有很多隐藏在世界各个角落里稀奇古怪的昆虫,让人大开眼界。有网友留言表示,看了他的科普,不再对昆虫感到害怕,开始欣赏昆虫的美。

陈睿的科学考察足迹踏遍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他还分享了许多科考奇遇,这些“冷知识”吸引了36万粉丝。目前,陈睿在国际SCI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发现了上百种新物种,并且很多琥珀中的古生物,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学霸值”满满的科学家因为感统失调,4岁时才学会说话,“因为发育比较迟缓,所以导致没有小朋友跟我玩,记得有个幼儿园时玩得最好的朋友,他爸爸认为跟我玩会变傻,就让他转学了。”

那时候的陈睿觉得自己很不受待见,“幼儿园表演齐步走,我总是同手同脚,老师很生气,我就被处罚了。于是我一个人蹲在地上看蚂蚁、看蜗牛,脑子里涌进了很多问题,它们要去哪里呢?那么吃什么呢?”陈睿说,那时起,自己就对小昆虫很感兴趣,会时常抓昆虫来观察。

陈睿的母亲非常害怕昆虫,但她无条件支持儿子。“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家里都有,有人戏称我们家是第二动物园。”陈睿说,他后来在家建了生物实验室,观察昆虫的习性,还买了《十万个为什么》自学,通过观察实验满足好奇心。

在陈睿看来,虫子给了他快乐的童年,抓虫子的过程中,经常跑跑跳跳,让他的感统失调慢慢变好。

“科学家梦”遭嘲笑,虫子给他自信

陈睿告诉记者,通过接触自然界的生物,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对自然界产生无数好奇心,同时也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只有学习好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养了这些小动物,激发了我的自信心。我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写作文都是写动物观察日志,受到了老师的好评。那是我学习慢慢变好的开始。”

到了六年级,陈睿还把“希望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写进了作文里,但因为当时成绩并不好,受到了别人的嘲笑。不过他并不在意,而是把这个当成了动力。

有了理想和信心,初中时,陈睿学习突飞猛进。他告诉记者,高中时自己参加全国性的生物、化学、计算机竞赛都拿了奖。陈睿高考的目标是北大生物系,不过人生充满意外,他高考时出了小岔子,最终被南京农业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录取。

“进学校之后才发现学的畜牧业,我不太喜欢,所以大一就在南京农业大学创办了第一个昆虫爱好者协会,会员有近600人。每周我们都会去紫金山寻找各种昆虫,这也是我们最早的自然科学科普的开始。”陈睿说,大三时他进入实验室,用了半年时间发表了第一篇研究鸟类的SCI论文,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一直读到博士,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后来留在了动物研究所。

迫降亚马孙丛林,野外碰上泥石流

从研究生开始,陈睿每年都要出去科考,他也是走进亚马孙丛林最深处考察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从亚马孙丛林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再到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尼泊尔,去了上百个国家。”陈睿说,亚马孙丛林里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有很多奇异的生物,但也十分危险。他曾在亚马孙丛林的上空遭遇飞机发动机失灵,飞机迫降在原始丛林深处,遇到了原始部落,历经千难万险才成功返回营地。

有一年,陈睿到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科考,找到当地居民家投宿,人家只有一个辣椒房,他就睡在了里面。“满鼻子满眼睛都是辣椒味,熏得眼泪直流。上床一关灯,地上是老鼠啃辣椒的声音。” 他说,为了不让老鼠咬掉他的耳朵,他只能把头闷在被子里,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身上全是疙瘩,是被跳蚤咬的。

陈睿和团队在甘肃考察时突遇泥石流。雨水如注,巨石夹杂着泥土倾泻而下,地动山摇。众人拔腿就跑,连辛苦收集制作的标本都丢了,幸好人没事,但只能从头再来。“这样的经历有很多,十分惊险,但收获很大,比如遇到了披着五彩斑斓外壳的蟑螂,碰到了小猪佩奇的原型——南美貘,还在亚马孙发现了比萤火虫大十倍的发光生物——荧光叩甲。”

他的骄傲:重度抑郁孩子发表了论文

如今,在网上科普之余,陈睿每年都会花一个月时间,带一批孩子去野外探索自然,“我们与全世界50多个科考基地有联系,这些都是对孩子们开放的,我们团队有十几名科学家专职带孩子们科考。”陈睿告诉记者,考察队的名称叫石探记科学家团队。

过去十几年,有上万名青少年在陈睿的影响下走入自然,探索昆虫与动物的奥秘,每年都有学生发表论文。

陈睿告诉记者, 2017年,有一名二年级学生,患有重度抑郁症,他被家长送来参加科考,当时孩子基本不跟家人交流,上课不听讲,注意力差。“我们一起去了马来西亚热带丛林,寻找各种各样的生物,玩了一整天,他特别开心,后来这个孩子经常在野外开展课题研究,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实验。” 陈睿高兴地说,后来他对自然界产生了很大兴趣,不但治好了抑郁症,还在初中时发表了一篇动物学方面的论文。

在陈睿看来,孩子眼里有光是成功的根本,“通过科普,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然后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最后用自己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我觉得这是科普的意义所在。”

陈睿是很多大型科考队的中国科考队长,所研究的领域是动物进化。他介绍,动物进化包含时间轴和空间轴,将来他打算把在全世界野外科考经历系统性地录制视频,通过空间轴的方式,每一期讲述一个动物有趣的故事和它的超能力,把科学考察中各种动物的智慧呈现给大家。

文/陈勇 梅建明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活动|“物种进太空”工程引领科学探索飞向星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人物| 真的见识,让人眼里有光 动物学博士陈睿新书《昆虫历史博物馆》面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人物| 真的见识,让人眼里有光 动物学博士陈睿新书《昆虫历史博物馆》面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新知|罕见阿滕伯勒长喙针鼹 时隔60多年再被观察到
新华社 2023-11-22
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雷晓光与少年畅谈“大自然的馈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