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论坛 | 江新凤:迎合美国,日本在亚洲国家中跳得最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10:18

10月29日至31日,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参会代表数量和层级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参与度大幅提升。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同安全、持久和平”,东北亚安全趋势是论坛重要话题。近年来,日本不断调整防卫政策,在突破“专守防卫”、掏空“和平宪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谋求军事松绑,并积极介入周边地区问题,这引发不少国家关注和警惕。北京青年报就此对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江新凤进行了专访。

微信图片_20231030122059.jpg

调整防卫政策

日本或引发新的地区军备竞赛

北青报:去年12月,日本出台了三份安保战略文件,都从哪些方面对防卫政策做出了调整?

江新凤:主要是三方面的调整。一是把中国作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这个说法在日本官方文件中是首次提出。

二是加大国防投入,到2027年,日本防卫费GDP占比由目前的1%提高到2%,重点提升防区外打击能力、无人作战能力等七大作战能力,从而在根本上强化军事力量,使日本军事力量达到5年内能在美军支援下自主应对武力进攻、10年内能在更短时间和更远距离击退进攻的水平,即在2032年前建成一支不依靠美国就能完全独当一面的军事力量。

三是提出要发展从防区外对对方领域实施打击的“反击能力”,表明日本不满足于仅仅用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对方弹道导弹,还要对对方领域包括导弹基地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北青报:这些调整会给地区安全稳定造成哪些影响?

江新凤:日本在防卫政策上的变化和调整,值得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高度关注和警惕。这些调整完全突破了专守防卫原则,表明日本防卫政策由专守防卫向先制攻击转变。不仅意味着日本正在走上扩军备战的快车道,而且还会加深日本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引发新的地区军备竞赛,给地区安全稳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北青报:除了防卫政策,日本还意图放宽武器出口政策谋求军事松绑,这些举动引发了外界对于日本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担忧。您怎么看?

江新凤:日本现在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简单与“军国主义”划等号。

日本《宪法》第九条明文规定,日本永远放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虽然日本现在要走道路跟它自己做出的承诺并不一致,但也不能套用过去“军国主义”的概念。

过去日本增强军事能力搞侵略扩展,但现在的国际环境不会允许日本再侵略扩张。更合适的说法是日本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日本在增强自卫队的军事能力,这个趋势是非常明确的。

渲染周边安全威胁

日本企图“联美以台制华”

北青报:日本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号称受到“安全威胁”。但我们看到的是,日本在更多地介入东北亚局势、南海问题、台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还曾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到底是日本遇到了“安全威胁”,还是日本自身就是个“不安全的因素”?

江新凤:迎合美国“印太战略”,日本是亚洲国家中跳得最高的。这几年在周边问题上,日本表现出来的积极性非常明显。比如,在台湾问题上,日本的意图就非常明显。在日本来看,未来十年是遏制中国发展或者说是日本不希望看到中国有所发展的关键十年,它们配合美国的对台政策,企图“联美以台制华”。

日本在三份安保文件中,称日本面临“战后最严峻最复杂的安全环境”,称中国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朝鲜是“比以前更重大、更迫在眉睫的威胁,称俄罗斯是“严重的安全忧患”,大肆渲染周边安全威胁。

但其实,日本对周边安全的看法包括对中国的看法并不客观和理性。

东亚地区确实面临着安全风险和挑战,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东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是,美国联合日本等盟国加大对中国的遏制打压,搅动地区热点问题,制造地区紧张局势,这与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北青报:那日本此时防务政策出现调整变化,是因为出于自身还是日美同盟的需求?

江新凤:目前来看,两方面的原因都有。日本认为,目前它们还不能仅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来应对周边所谓的“安全威胁”。在日本《国家防卫战略》中,提出了三大防卫途径,包括加强日本自身防卫体制、强化日美同盟、加强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

但从长远来看,日本展露的意图和目标是不依靠美国的力量,也能够应对它面临的所谓“威胁”。日本提出,未来十年内,也就是到2032年,要实现依靠自身力量遏止和消灭入侵的目标。

北青报:如您所说,因为视角完全不一样,日本方面对我国的误判较多。今年,中日两国防务部门的直通热线开启。这是否说明,中日在沟通方面也在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

江新凤:中日海空联络机制已经持续多年,今年热线也建立起来了,这对中日双方管控危机,防止摩擦上升为冲突都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

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日应该增进政治和安全互信,求同化异,减少并消除分歧,寻找更多的合作空间,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中国倡导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希望日方客观理性的看待中国,回归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正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周超
校对/葛冬春

相关阅读
日本2024年度防卫预算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9
日本无条件投降78周年,央媒:警惕日本新军国主义动向
新华每日电讯 2023-08-15
人民日报钟声:日方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蛊惑不了世人
人民日报 2023-08-02
日本政府通过2023年版《防卫白皮书》,我国防部:坚决反对
国防部发布 2023-07-29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发布新版防卫白皮书答记者问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2023-07-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