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个提出“幸福力”概念 杨澜:幸福≠没有痛苦≠永远平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3 20:16

抑郁、内卷、躺平……竞争越来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很多人感慨正在失去找寻幸福的能力。在此情景之下,资深媒体人杨澜女士近日携新书《幸福力》亮相北京,畅谈什么是幸福力、如何获得幸福,并就此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什么是幸福力?

将幸福放在行动与能力上时,会感到更多力量

北青报:您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幸福力”概念的人,方便聊聊这一概念所产生的背景和您所要表达的内涵么?

杨澜:2009年,我在制作一档叫《天下女人》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当时我们要策划一个年度活动,有感于身边的很多女性朋友常常为自己的幸福加一个前提条件。比如说,有一天我遇到我心中的白马王子;或者有一天遇到一份我喜欢的工作;亦或者有一天获得了财务自由,我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等等。后来我就在想:幸福是否都要有一个条件才可以开始;或者幸福是不是一种被动的等待?我自己的感受并不是的。我觉得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还是有一些方法和能力的。

就在那个时候,我有幸采访了国际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先生。他当时就提出了“习得性无助”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有的时候受到了某种环境的打击,使得我们再遇到类似状况的时候,出现一种习惯性的无助,放弃反抗。那么所对应的是另外积极的一面,即我们是否有一些关于幸福的能力也是可以习得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觉得,当我们不止把幸福停留在一种主观的状态,而是放在一种行动与能力上的时候,反而会让我们感觉到更多力量,所以我就把它定义为“幸福力”。“幸福力”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我也有意识地去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大概读了近两百本书吧,发现它和社会学、脑神经科学及一些哲学书籍提到的相关内容是有关联性的。于是,我就开拓这方面的阅读与研究。

幸福力六边形长啥样?

积极情绪+全情投入+自我成就+培育关系+找到意义+悦纳自我

北青报:在《幸福力》新书里,您还提到了“幸福力六边形”这样的概念。这是怎样总结出来的呢?

杨澜:首先一个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幸福是有选择的,各国心理学家做的大量的调查和实验都指向了类似的结论:即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当中,50%来自基因遗传;10%来自环境;40%来自主观能动的选择。这更进一步加强了我对幸福力概念的确定性。

积极心理学列出了幸福的五个支柱,分别是积极情绪、全情投入、自我成就、培育关系和自我成就。我一边读这些内容一边在想,总觉得还是要加上一个支柱,就叫“悦纳自我”。因为我发现我们跟外部世界的一切关系,都是以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的。也就是如果我们不能够接纳自己的缺陷与不完美等现实的话,我们也很难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某种和解,或者去创造自己的幸福。所以我在这五个支柱之外,又加上了“悦纳自我”。

如果从空中往下看,这六个支柱正好是一个六边形。为了让大家便于记忆,我就提出“幸福力六边形”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这六个支柱,每一个稍微变得粗壮一点点,都有可能让我们整体的幸福感得到一些提升和加强。可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在过去的若干年当中不断地读书学习,然后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再把它总结出来的。

微信图片_20231014172359.jpg

感受到压力的时候

幸福力就是不断增强心理韧性

北青报:您在新书中还着重提到抑郁和焦虑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病?

杨澜: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抑郁症话题的。此前联合国的一个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有10亿人左右患有精神障碍,3.5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中国有抑郁症患者9000万人。我估计这个统计数据还不是非常完整,尤其是过去三年的疫情导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都增加了很多,有一个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新增加了近7000万抑郁症患者。可以说新冠大流行带来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更多人精神卫生状况不是很良好。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写《幸福力》这本书的时候,也是面临着很多的痛苦,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后来全家人包括年迈的父母也都染病,我自己也发着高烧照顾他们。那个时候那种无助和对未来的恐惧感,是非常感同身受的。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那时候我就在犹豫,我是不是还要写《幸福力》这本书,我为什么要写它,我一定要写它么?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在大家普遍感受到压力的时候,通往幸福的路径和方法就越显得重要,因为它的确有可能帮助到人的。从我自己来讲,我觉得幸福力就是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来对抗我们似乎不能掌控的环境因素。在变化多端的环境面前,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常常觉得是渺小和无力的。但是如果我们内心能够变得有韧性,坚强起来的话,我们也是可以适应这种改变状况,找到自己的出路的。

微信图片_20231014172404.jpg

幸福≠没有痛苦

承认不完美,找到与痛苦的相处之道

后来我找到一个和解的方法:就是幸福≠没有痛苦,你要找到与痛苦的共处之道;你要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你自己也是不完美的。你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同时那些正在发生的痛苦及让你感到烦恼的事情,你只有面对它,接纳它,然后尝试与它共处,甚至去改变它,才有可能走出这个困境。不然你永远被它控制着。在这个方面,我觉得人类是有一种强大的力量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而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方式。心理学家荣格就说过,我们要把无意识变成有意识,不然无意识就会控制我们。也就是当我们一旦察觉到不完美的存在及痛苦的感受,就要通过改变认知和改编我们行为的一些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有更强的心理韧性去面对这些问题。

除了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一个人的安身立命、如何在天地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等论述,也会给我们带来启发。比如庄子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王阳明的心学,包括儒家学说,都在构建人和人之间的一种相处关系及某种秩序;佛学当中也有一些理念,能够让我们放下一些妄念和攀比,而能够更看重一些真实的精神价值。在我来看,东方的文化智慧和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印证和相辅相成的,这当中都会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路径。

幸福≠永远平衡 

寻到工作的意义,不平衡中找新的平衡

北青报:您在这本书中还探讨了躺平与内卷、单身主义、校园霸凌、社交干扰、亲子关系等诸多社会热点话题。如何从这些我们身边的热点事件中找到重获幸福的思维方式与具体方法?

杨澜:虽然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人生是要追求幸福,父母也认为让孩子过得幸福是他们终极的愿望。但是我们从小到大上学学了这么多课程,却很少有教我们怎样去获得幸福的课程,这是一个很大的落差。我们说到学业与就业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和我们想过怎样的一生有关系的,是在同一个思考层面上的。

我在《幸福力》这本书当中,也讲到了心理学认为幸福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自我成就,寻找到工作的意义。工作有很多的价值,能够让我们独立生存,养家糊口,获得相应的人们的尊重,或者某种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工作也是我们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工作不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或者不能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的话,那么其实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没有为自己的幸福在谋划。

为此,一方面要呼吁社会多给年轻人上升的通道,多创造就业的机会,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给予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什么样的工作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呢,实际上还是要做自己感兴趣及擅长的事情,它可能会让你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所以年轻人择业既要考虑当下的生存需求,也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就是多看看未来自己要走的职场道路将会是怎样的,把短期的生存需求和长期的事业发展,及自己一生的幸福有机联系在一起才是正道。幸福≠永远平衡,而是在不平衡中找到新的平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