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京蒙百企情 金秋北京行”2023年京蒙产业对接大会在京启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作为京蒙两地产业对接系列活动的收官之行,今年“京蒙百企情 金秋北京行”吸引了两地60余家企业参与签约,现场签约额达908亿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京蒙两地坚持把产业协作放在首位,聚焦“两个基地”建设持续发力,搭建京蒙产业全方位对接平台。五年来,两地累计共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606个、清洁能源基地71个、产业园区71个,累计引进282家北京市企业落户,两地产业协作朝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力拓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聚集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以来,先后在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等地组织了“京蒙百企情 亮丽内蒙行”系列活动,意向金额达到了300亿元,“京蒙百企情”已经成为两地产业对接的“金字招牌”。
“京蒙百企情 金秋北京行”作为今年产业对接系列活动的收官之行,吸引了两地60余家企业参与签约,现场签约额达908亿元,涉及能源基地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消费流通等多个领域。
自2016年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投资建厂以来,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在乌兰察布市的投资也从5亿元增长到32亿元,从占地200亩扩充到1550亩,在一片荒地上建成了国家级马铃薯产业园。该公司董事长刘长安告诉北青报记者,公司希望将北京的科技优势、市场优势、资金优势与内蒙古的马铃薯种植区域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启动仪式上,通过推介内蒙古独特的资源禀赋、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京蒙产业对接平台,充分展示了京蒙产业协作广阔的前景和大有作为的空间,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京蒙两地企业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展示机会,提升了地区和企业发展信心,开启新阶段多部门联动、全领域协作、精细化对接、常态化推进的京蒙协作新篇章。
下一步,北京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京蒙协作作为北京的分内之事和应尽之责,加强京蒙全方位协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助力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谱写京蒙协作新篇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