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科考取得新突破:成功布放并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
央视新闻 2023-09-28 14:04

9月27日,我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上海,标志着本次北冰洋科考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考察顺利结束。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北京时间9月27日中午,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本次科考历时78天,总航程15000余海里。

本次考察在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加克洋中脊和北极点区域,围绕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洋中脊调查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工作。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 陈陟:我们这次科考,无论是在长期业务化的观测监测方面,还是国家的重大科研计划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和样品。海冰内应力浮标、海冰光学的剖面浮标,还有次网格尺度的浮标阵列,都是首次在北冰洋试验。有助于我们精细化地了解海冰的动力学、热力学过程,对我国海冰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完善,都很有意义。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取得多项新突破

据了解,此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成果丰硕,在自主装备研发、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多项新突破。

据介绍,在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方面,共计完成49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完成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开展了海面气象、冰区海冰和船舶应力测试等工作,取得了大量有效数据。

洋中脊调查方面,完成海底地震测量、地质取样等在内的8项作业。同时,成功完成布放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和5台海底地震仪,其中地震仪回收率100%,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纪录。在科学研究方面,完成海冰、环流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4项。首次开展海冰厚度无人化智能观测;首次开展多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海冰观测;获取了长时间连续的高分辨率生态环境信息,为北极快速变化下北冰洋生态系统快速响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凯旋!成功获取大量北冰洋区域大气数据
中国气象 2023-09-28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凯旋抵沪
新华社 2023-09-27
“雪龙2”抵达北极点:为我国科考船首次抵达,将填补调查数据空白
解放日报 2023-09-08
聚焦 |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抵达北极点
新华社 2023-09-07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抵达北极点
澎湃新闻 2023-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