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推要付费,求职成生意?宣称员工推荐,暗藏“保过”骗局
南方都市报 2023-08-30 11:32

8月接近尾声,2024届秋招已拉开序幕。与企业招聘资讯一同在网络传播的,还有大量企业内部推荐相关的信息。与此同时,不少以企业员工、求职服务机构等身份出现的卖家,把内推作为获利的工具。南都、N视频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付费现象已经逐渐蔓延到求职流程的多个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灰色地带也逐渐发展。有卖家在微博、QQ群、豆瓣、闲鱼等平台打着专业求职服务的幌子,进行笔试代考的操作;还有求职服务机构说一套做一套,收钱之后拒不兑现服务承诺;更有不少机构或个人宣称“保offer ”“保过”吸引顾客,被一些公司明文禁止。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多名求职者、网络卖家、多类企业员工及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调查付费内推背后套路的生意经,以及其中潜藏的骗局。有求职者表示,一些机构承诺帮其进入央企国企,但到了推岗位的时候很多承诺都给不了,“等到服务结束了,我才反应过来,他们可能是骗钱的”。

付费内推

交易平台出售内推码,多在10元以内

“以前的内推机会好像还挺宝贵的,现在内推码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在网上随便搜一搜,都能够拿到内推码。”2024届硕士毕业生赵丽(化名)告诉南都记者,她正在为秋招做准备。

“内推”是一种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招聘方式,通过内部员工推荐,企业可以绕过第三方招聘平台与求职者直接接触。

对于众多求职者而言,内推是比较受欢迎的招聘方式。2024届硕士毕业生肖同学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有机会的话,肯定想通过内推参与校招。”她称,自己曾在实习期间帮助别人内推过,借助内推这一方式,简历会更容易被招聘人员直接看到。赵丽也表示,“求职的时候我会考虑内推,可能流程会快一点,不然的话,可能简历到HR都要很久的时间。”

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陈小姐向南都记者表示,在该公司标准的内推流程中,一般先有内推码,企业员工将之发给候选人,并把候选人的简历上传至公司系统,填写个人意见,然后推荐投递到比较合适的岗位。

但在当下的求职市场上,内推有偏离其本质的趋势,成为部分人获利的工具。

南都记者注意到,有不少人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兜售内推码,更有自称企业员工的卖家在闲鱼、淘宝等交易平台出售内推码,其中涵盖了互联网大厂、国内头部券商公司、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大型车企、快消公司等,价格多在10元以内,包括实习、社招和校招内推。

南都记者随机点开一个闲鱼平台上的商品链接,该商品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内推码,页面显示有56人想要,上千人次浏览。另一名闲鱼卖家告诉南都记者,自己是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正式员工,借助内推码投递简历一般都会得到反馈,其所出售的该科技公司内推码标价为5元,附赠简历和面试咨询的标价为200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不少闲鱼卖家只出售一个企业的内推码,但也有卖家出售的内推码覆盖多家企业。南都记者点进一个闲鱼卖家主页,其在售的商品共有300多件,包括了海信、浪潮等企业的内推码。

也有部分网友会无偿分享内推码,因为部分企业会鼓励员工内推,并向成功推荐入职者的员工发放奖励。陈小姐称,就其所在的公司内推奖励而言,“如果候选人简历从未进入过公司系统,且入职成功的话会有一些奖励,但不多,大概在1000元到3000元范围内,具体金额根据推荐候选人的能力进行评判。”

求职生意

有一条龙全包服务,也有笔试代考服务

随着求职竞争日益激烈,南都记者发现,除了内推码,付费现象已经逐渐蔓延到求职流程的多个环节。

赵丽向南都记者表示,她前前后后已经花了700元左右购买相关的求职服务,“有一次花了约400元听行业资讯课,还有一次花了约200元听博主分享经验,其他还花钱买了一些课程。”谈及花钱用于求职咨询,她介绍,“有一些困惑没有人可以解答,一对一的服务能够给我一些求职上的助力。”

另一位在香港上学的邱同学也告诉南都记者,她在淘宝等平台上购买了不少大厂的笔试资料,内容为笔试题库作答的录屏视频。“现在的秋招竞争太激烈,只希望在每一个环节都尽力争取,所以花点钱也能接受。”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闲鱼平台上,不少卖家在出售内推码的同时,会提供简历修改、笔试辅导、面试辅导、谈薪指导等收费服务,还有部分提供“求职一条龙”全包服务。好评率较高的卖家中,大部分都明确表明自己的在职身份,或有多年知名互联网大厂工作经验。

一名自称头部互联网公司在职员工的闲鱼卖家告诉南都记者,单独购买其内推码价格为50元,但购买其提供的面试辅导或简历修改服务则可赠送内推码。据其介绍,求职者自己投递的简历不一定能让HR查看到,有内推码则可以让HR查看,但也不保证通过简历初筛。当南都记者尝试询问更多信息时,该卖家表示需要付费咨询。

在求职链条多环节付费化的同时,一些灰色地带也逐渐滋生。除了一般的求职服务,南都记者发现网上还有笔试代考的付费服务。有笔试代考团队宣称其“互联网、银行、券商基金、保险、四大八大,所有公司均可代笔”,并保证准确率。

南都记者咨询一名代考团队的客服,对方表示代考形式是在QQ群里发题目答案,考试时会安排多人的团队做题,保证答案发出的速度快,正确率在70%到90%,买家根据自己对正确率的需求支付相应的费用,价格在280元到420元之间,要求正确率越高,相对应的价格也越高。

来自珠海的刘同学近期参加了一家头部互联网的秋招,她向南都记者透露,她在笔试前也从小红书上找到一位宣称“分享题库”的网友,加微信后发现对方其实是笔试代考。考虑到价格昂贵,刘同学没有购买这个服务。“幸好没有买,后来发现这家互联网公司的笔试防作弊系统很严格。”

刘同学介绍,参加该公司线上笔试需要人脸识别,并全程开启摄像头以及电脑录屏,考试过程中点击与考试无关的页面会被提醒,同时,手机也需要进入一个小程序,不能退出到其他应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笔试代考被发现的风险其实很大。

潜在骗局

宣称能帮进央企国企,推岗位时兑现承诺难

除了在职员工出售求职服务,也有不少求职中介或机构进入付费求职市场之中,企图分一杯羹。

南都记者联系了知名求职服务机构职问,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其求职服务分为单项和套餐的形式,价格大致是两千到几万元不等,包括简历修改、面试辅导、职业规划等服务,还可以邀请到国内顶尖企业的在职导师提供一对一辅导。

在求职付费化的“潮流”下,这一市场也是鱼龙混杂,存在诸多欺骗、虚假销售的现象。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求职中介或机构会通过分享内推信息、实习/求职咨询、求职时间线、求职简历模板等方式获取关注,而后出售求职服务。也有部分求职服务机构会选择在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提供免费求职咨询、职业规划等内容,以吸引用户而后推荐该机构的求职服务。

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的迟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他曾帮助同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招聘信息,发出后两天左右就删除了,却被求职服务机构盗用和扩散,并称能内推,对方甚至还修改了对候选人的要求和条件。

不过,部分求职服务机构在报名前会承诺给求职者提供完善服务,甚至保内推、保offer,但与求职者购买服务后实际享受的服务存在巨大出入。

2023届毕业生田同学就是一名受骗者。“当时(今年1月)是讲价了的,最后花了6000多元,我妈付的。承诺服务是简历改写、筛选岗位、笔试面试VIP辅导,实际上简历是网上找的模板;筛岗位什么沾点边的都发给我,投出去人家根本不收;一对一面试辅导也从来都没有,最开始还给我预约一个,结果节假日推迟之后再也没有预约了。”

与田同学同一届毕业的小张也告诉南都记者,她的妈妈曾帮她报名了一家求职服务机构收费1万元左右的就业规划指导班,“我妈给我报上交费了我才知道的。”小张称,“报的时候是说他们专业做行政资源管理,意思就是他们有渠道资源,帮你进央企国企,还说他们帮很多学历一般的学员成功进入了央企国企。但到了推岗位的时候很多承诺都不给了,等到服务结束了,我才反应过来,他们可能是骗钱的。”目前,小张依然在继续求职。

蔡杨(化名)则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去年11月报名的求职服务机构不保offer服务价格为3万元左右,保offer服务价格将近5万元。该机构每周会更新内推表,可以在表格里找到自己想投递的企业,由机构帮忙投递。“内推公司的名单在我报名之前是没给的,但我报名之后发现,不用他们的内推,我在招聘平台上跟HR聊天也会获得笔试面试机会。”

“保过”谎言

内推只在面试前有优势,“保过”不可能

“付费实习是有一定风险性的。”有大厂实习经验的邓同学告诉南都记者,据他观察,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付费实习都是假实习,“比如你买了某四大事务所的一些实习经历后去申请这个事务所,这段实习是不会被承认的。毕竟是买的实习,公司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实习岗位,HR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导致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邓同学看来,这种通过不正规渠道付费找实习的行为也加剧了求职市场的不公平性:“教育和求职本身就应该是公平的,大家应当公平地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公平地在求职市场上竞争。”

就职于广州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一名HR向南都记者介绍,内推候选人和其他候选人一样,该有的笔试面试一轮都不会少。内推的优势更多体现在面试前的简历筛选环节,其公司在招聘时投递来的简历都非常多,而内推能让求职者在简历初筛时不会被HR错过。但该HR也表示,内推只在面试环节前有优势,面试环节全靠求职者自己的表现。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陈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出售内推码的行为公司大概率是不允许的。另一位来自一家车企的HR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内推在招聘流程中没有太大优势,内推只是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多一个渠道,“保过”的现象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南都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机构或个人卖家以“保offer”“保过”等名义,进行付费内推、付费实习,甚至有虚假招聘,这些行为已为不少公司所禁止。

今年6月,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广州水投集团等均发声明称,有不法机构和人员假冒公司名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向求职者或申请实习的学生索取费用。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声明中强调,截至目前,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未与任何机构和个人有任何简历推荐合作,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表事务所进行面试、笔试或提供工作机会。如果发现任何申请者与此类机构、个人达成类似“有偿推荐”“保过推荐”协议或所谓“考试材料”等文件的交易,公司将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声明称,该所实习生招聘工作统一由事务所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从未授予任何第三方招聘或推荐人选的权利,该所招聘从未向任何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如应聘者向任何人受骗交付了钱款,请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链接

花数万元“有偿实习” 此前遭媒体曝光

暑假想去顶尖金融机构实习吗?很简单,花2.5万元就能得到“内推资格”,跳过简历筛选轻松晋级,3天到5天即可入职,签协议担保,一旦失败还可全额退款。此前,财经博主“@王大力如山”发微博爆料称:多家知名金融机构涉嫌存在收费内推,通过中介机构高价贩卖实习名额。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普华永道等皆“中枪”,中介公司明码标出“内推”价格,费用在几千至几万元不等。

经记者调查发现,在曝光后,不少以前活跃的中介微信公众号都删除了有关付费内推实习的推送,但仍有中介承诺,只要满足基本条件,付费即可得到国内领先金融机构的实习岗位。

中介机构介入实习赚取“人头费”,是产生“有偿实习”的重要原因。教育部等八部门此前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联合印发新修订的相关规定,明确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违反本规定从事学生实习中介活动或有偿代理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法律责任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乔兆姝表示,对于部分中介机构和个人的“有偿实习”“有偿就业”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诈骗罪。同时,情节轻微的,企业可根据内部有关规定,对涉事员工进行处罚。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几点期盼:一是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开展“有偿实习”“有偿就业”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就业市场各类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二是有关部门可委托权威机构、知名企业等,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收集、整理、发布各类实习信息,为高校毕业生实习提供无偿优质服务,助推他们找到合适工作、实现人尽其才。  

文/罗子莹 黄煜 陈燕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花钱买工作?警惕求职中介“付费内推”陷阱
中国青年报 2024-04-19
“付费内推”“阴阳合同”……毕业生求职如何避免落入圈套
经济日报 2024-04-14
教育部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指南 避免落入“付费内推”等虚假招聘陷阱
法治日报 2024-04-09
教育部提醒毕业生避开四类求职陷阱 警惕“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骗局
北京日报 2024-04-08
半两财经|9.9元买内推码、30万元包内推进大厂?电商平台上的“内推”骗局揭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