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处理“熊孩子”问题,宜以个案思维就事论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4 16:17

暑期带孩子出游,孩童高铁吵闹引发纷争的事件时有发生。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孩子在高铁吵闹的行为,78.8%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自觉管束好孩子,尽量不给其他乘客带来太多干扰。调查还显示,暑期出行乘高铁遇到孩童吵闹,65.5%的受访者认为必要时可友善提醒家长,但要避免言行过激,50.1%的受访者建议向乘务员求助,请乘务人员出面处理,41.2%的受访者建议准备好耳机、耳塞等物品,减少被干扰几率。(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从调查结果看,认为家长应自觉管束好孩子,以及必要时可友善提醒家长,但要避免言行过激的占大多数。但是,恰恰是少部分家长不自觉管束好孩子,以及少部分人用过激言行面对“熊孩子”家长,让“熊孩子”的话题频频上热搜,引发如何做好家长,如何面对“熊孩子”的讨论。这也意味着,治理“熊孩子”问题,不应扩大化,而应该就事论事,针对具体问题,对当事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当前舆论对发生在高铁上的孩童吵闹问题,有扩大化的趋势,似乎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但就笔者的体验看,坐了无数次高铁,都没有遇到有“熊孩子”长时间吵闹,虽有孩子哭闹,但家长都处理得很好,想办法安抚孩子的情绪,小声教育孩子不要影响周围乘客。

自媒体、短视频对高铁上的“熊孩子”事件的曝光,让个案汇聚在一起,引发大家的关注。客观而言,确实有个别家长(监护人)放纵孩子吵闹,对孩子影响周围的乘客不以为意,这必定会引起其他乘客的不满;如果有乘客用过激言行指责家长、教训孩子,就会引发冲突。这类事件一再发生,就让针对“熊孩子”事件的讨论变得频繁。

把“熊孩子”问题当普遍问题处理,会让大家对孩子,以及对带孩子的家长,都有一种防“熊孩子”心理。如之前引起舆论关注的乘务员提醒带孩子的家长注意管好自己的孩子的事件,就是把“熊孩子”问题扩大化导致的处理结果。这对孩子以及对带孩子的家长并不友善,也会刺激、诱发更多的“熊孩子”问题,让家长和乘客变得更情绪化。

媒体进行的调查,对处理“熊孩子”事件具有积极作用。总体而言,大部分家长和乘客,对孩子在高铁上吵闹,都有比较理性的认识。因此,与其大而化之地要求所有家长以身作则,管好孩子,不如重视“熊孩子”事件的当事人。对于放纵孩子打扰他人行为的家长,要教育其必须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做好孩子的监护人,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不打扰他人”为基本准则,培养孩子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对于用过激言行“帮”家长管“熊孩子”的乘客,要教育其以合法的方式维权,倡导文明要注意方式方法。

事实上,只有针对个案的有针对性教育,才能提升个体的意识,否则,个体反而会忽视自身的责任。我国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家长依法带娃,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具体落实家长的家庭教育职责,就需要就事论事,教育、处理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家长(监护人)。通过这些个案的处理,既教育家长本人,又给其他家长提出警示。治理社会舆论关注的“熊孩子”问题,需要对这一问题,有客观的认识,采取就事论事的个案处理,避免扩大化思维,对这一问题进行情绪化处理。

文/熊丙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对功利打造“网红儿童”的行为明确说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1
家庭教育之道:放手而不撒手(教育名家笔谈)
人民网 2024-03-11
北青快评|高铁增设“遛娃舱”,让服务作风更人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北青快评|保护孩子安全上网也需父母“持证上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北青快评|家庭教育从领结婚证开始也是“治未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7
北青快评|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玩益智游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带孩子被提醒?高铁上孩子不该被过度“关照”
北京晚报 2023-07-27
北青快评 | 不妨以灵活思维应对中小学入学“红色预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