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人”考古公布最新成果:同时发掘出两个原生文化层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17 22:19

1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萨拉乌苏遗址第三次正式考古发掘,公布了最新成果。

100年前,著名的“河套人”在这里发掘,此后该地点就被掩埋在黄沙之下,近百年来虽经多年考察寻找,却并未有人找到其确切的位置,此次发掘找到了萨拉乌苏遗址原始地点。同时发掘出两个原生文化层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两个原生文化层位说明萨拉乌苏不是单一、短时的古人类遗址,它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人群利用过,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通过精细的考古发掘,从文化层中发掘出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另外,专家利用技术测出古人类在该遗址生存的年代大约距今5万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这次测年是在新的发掘清楚的地层里面取样,有序地取样,位置特别精准,与人类的文化遗存共生关系特别明确。用光释光的方法进行取样,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最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甄别之后得出河套人是在5万年前左右生活在这个地区,留下他们文化遗物和遗迹,这应该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迄今为止,位于乌审旗的萨拉乌苏遗址发现了人类化石出土地点1处,旧石器文化遗址2处,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出土地点22处,哺乳动物及鸟类化石47种。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苏州金城新村遗址这一发现 为确定秦会稽郡治提供确切考古证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8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9 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还有这些新进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8
四角坪遗址进入延伸性发掘阶段 对历史研究有哪些价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2
中埃联合考古队重启考古发掘工作 成果丰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6
探寻古人类演化模式 这个遗址正在第四次大规模发掘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