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排偷放、弄虚作假……企业治污问题频现 改善空气质量有何新举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01 23:42

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做到既提振经济,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摆在生态环境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今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部统筹全国执法骨干,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城市组织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拉条挂账,交办给地方党委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督促落实整改。

治污设施不正常 一批典型问题现身

在东部沿海的一家木材加工企业,一进厂区,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带有刺激性的呛鼻气味。

监督帮扶工作人员陈俊伟:整个车间的VOC(挥发性有机物)收集效率不行,都是敞开式的,用排风扇在里面吹,实际上都要用负压来进行收集。

工作人员发现,这家企业在生产人造板的过程中,没有对生产环节进行全密闭,打胶、冷压、热压等工序中产生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被大量扩散出来。

工作人员用快速检测仪挨近热压机器进行检测,很快,检测仪上显示的挥发性有机物数值上升到了140以上,这比120的有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都高。

监督帮扶工作人员陈俊伟:眼睛都呛得睁不开,最高已经170多ppm(百万分比浓度),废气溢散出来,影响空气环境质量。

另一家铸造企业熔炼废铁生产模具。按照环评要求,熔炼废气要经过布袋除尘和碱液喷淋,脱硫治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但工作人员检查时发现,熔铁炉上的两个炉门已被打开,大量的熔炼废气正处在直排状态。

监督帮扶工作人员梁卫斌:第一道工序废气就出去了,后面处理设施虽然是打开的,但是主要的烟气都从炉门这里出来,脱硫塔下面的水泵没开启,属于治污设施停运、旁路偷排。

工作人员发现,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直排、偷排现象仍未杜绝。中部地区一家涂装、喷漆企业,甚至还私设暗管、绕过治污设施直排废气。

监督帮扶工作人员谷威:面板的电流都是零,处于未启动状态。安装了一根非设计的管路,生产车间里面产生的有机废气,未经处理通过烟囱直接排放。

部分企业在线监测弄虚作假 企图逃避监管

在检查中,工作人员还发现,为获取最大利益,部分企业不从治污上下功夫,反而在在线监测设备上动起了歪脑筋,企图以虚假的监测数据蒙混过关,逃避监管。

在中部某地,工作人员对一家玻璃回收企业的烟气排放监测系统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本应直接连接监测系统的采样管被人为截断,中间加上了两只黄色的所谓“雾吸收器”。

监督帮扶工作人员曾宏:是剪掉的,然后接到这两个位置上,烟道采集的污染物,进入这个“雾吸收器”,再进入数据采集。

检测显示,本应直接通到采样管里的烟气,在经过“雾吸收器”后,二氧化硫的数值大多为20毫克每立方米左右,但如果拆除了“雾吸收器”,二氧化硫的数值很快就飙升到了900毫克每立方米以上,已远远超过了400毫克每立方米的标准。很显然,这个所谓的“雾吸收器”,其实就是一个中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降低监测数值的作弊装置。

监督帮扶工作人员曾宏:企业其实是想规避监管部门的监管,起到逃避监管的作用。

在另一家塑料企业,工作人员在锅炉排口的烟气在线监测设备上,还发现有修改参数的记录。而且,企业用于测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也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监督帮扶工作人员张兵:分析仪表都坏了,通标气的时候也通不上去,误差已经特别大了。

线上线下齐发力 精准开展监督帮扶

生态环境部紧盯发现的问题,逐一跟踪问题整改的进展和效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今年上半年,监督帮扶共派出8批次专业工作组,向地方交办3.2万个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2.6万个。其中科技力量的充分发挥,使得监督帮扶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为更好服务于一线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技术团队,成立在线监督帮扶工作专班,利用卫星遥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自动监测、用电监控等技术手段,综合分析研判,开展大气污染溯源分析和精准识别,便于及时推送环境违法问题和线索。

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监督执法二处白飞:通过这个技术方法,可以在工作组到达现场之前,就能够锁定一些问题线索的企业。密密麻麻的红色的点,是我们通过卫星遥感反演的手段识别出来的PM2.5高值区,高值区里的黄色的点,就是我们通过排污许可信息识别出来的可能会造成污染高值浓度的企业。现在可以实现问题发现率达到80%以上。

除了专业工作组,生态环境部还指导地方建立常规工作组,围绕线索开展排查,并探索大数据分析手段的应用,精准发现解决现场问题。

河北省唐山市生态环境部门针对辖区工业企业多、监管难度大的困难,建成了“智慧执法监管平台”,通过在线监测、分表计电、工况监控等,将全市2万多家企业全部纳入平台进行监管。现在,监督帮扶工作人员不用进入企业,就能够随时查看企业的生产和排污情况。如果企业出现排放超标或者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状况,监督帮扶工作人员就能在第一时间下达整改清单,甚至还会提前推送预警信息。

唐山瑞丰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么占坤:点对点精准推送,让我们更能及时准确找到事故原因,及时整改。比如加热炉脱硝工程上马,彻底解决了加热炉烟气氮氧化物排放达标问题。

今年以来,唐山市生态环境部门进企业检查次数减少了60%,但解决问题的数量反而增加了14%,排放超标和数据异常问题已比去年同期下降90%和81.8%。

江苏淮安今年一国控站点PM2.5浓度居高不下,在技术团队的指导下,监督帮扶工作人员通过查看监测信息、雷达扫描和风场地图分析,并组织走航车、单颗粒质谱车进行溯源监测,最终找到了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

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副经理温学桂:我们过去设计过程中,清钙液是露天存放的,存放过程中清钙液里面有少量的氨排放到大气中。工作组对我们进行执法帮扶,我们对现有的工艺进行改造,把池子改成了完全密闭的管中筒,不再溢到大气里面去。

在生态环境部门的帮扶下,企业对现有装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还减少了氨水消耗,每年可节约30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

淮安市淮安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崔强明:以前我们执法部门执法可能更加注重对环境违法问题本身的处理,而忽视了对企业的帮扶,就是要帮助企业走绿色低碳生产的路线,要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度”发力 打赢蓝天保卫战

通过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大量“散乱污”企业被取缔,违法排污企业得到整治,有力推动了地方产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在经济快速恢复的形势下,一些企业不顾生态环境保护,使环境违法问题表现得更加隐蔽。生态环境部门今后将保持力度、提高精度、体现温度,三“度”发力,做好监督帮扶工作。

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赵群英:保持力度,继续坚持执法严的基调,严厉打击超标排污、偷排偷放以及弄虚作假行为,发现一起、惩处一起,绝不手软。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提升治理工艺、完善治污设施。

生态环境部通过实战练兵、案例教学等方式,加快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能力水平,同时还要提高精度,发挥出科技手段的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识别企业违法排污问题,另外还将体现温度,生态环境人员带着问题和线索开展工作,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切实帮助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文/记者 蒋晓平 李兵 邓文辉 周恬早阳 娄超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往煤里掺灰!煤炭大盗一年多偷煤3000多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3
人流、车流均创新高 海南公安多举措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央视新闻 2024-02-19
人流、车流均创新高 海南公安多举措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19
大熊猫萌化外国代表团的心 繁育研究基地成热门打卡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01
“水下去了,交通也通畅了!” 他们是雨夜里的“排涝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