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疏忽的代价!司机疲劳驾驶乘客未系安全带 车祸怎么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9 07:41

驾驶员切忌疲劳驾驶,乘客上车后要先系好安全带,对于这些出行安全提示大家并不陌生。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一旦忽视,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纠纷案:网约车司机疲劳驾驶,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身亡,这起车祸,该怎么划分赔偿责任呢?

这是一段案涉车辆的行车记录仪视频,当时天色已晚,路上十分空旷,这辆车正平稳行驶在一处高架路段的机动车道内。然而,当车辆行驶至某出口处、前方出现隔离带及门架时,它却径直撞了过去。

驾驶员为什么对路况毫无反应以致发生了事故呢?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许某从事网约车司机的时间不是很长,按照许某自己的陈述,他的工作时间比较长,有时候可能要到凌晨。

本案中的当事人许某,是一名网约车司机。2022年1月的一天深夜,他接到了一名乘客的订单。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本案的受害人通过叫车平台,叫到了许某驾驶的这辆网约车。在行驶过程当中,由于许某本身存在疲劳驾驶的情况,没有观察路面安全,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绿化带发生碰撞,又与高架上的门架发生碰撞,车辆损毁比较严重。

事故发生前的车内视频可以看到,乘客坐在后排座位上,许某正驾驶着车辆,但他看上去十分困倦,眼睛时不时地闭上像是在打瞌睡。之后,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车辆发生了事故。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驾驶员本人由于系好了安全带,所以受伤情况比较轻。乘客由于坐在后排,没有使用安全带,导致受伤严重。

事故发生后,慢慢缓过劲儿的驾驶员许某拍了拍后座的乘客,询问他的状况,但没有得到回应。很快,也有其他群众注意到了这起车祸,连忙围过来查看情况,并帮忙拨打了报警电话。

送医后,驾驶员许某并无大碍,然而不幸的是,后座的乘客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交警到达现场以后,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以及相关的证据,最终认定驾驶员在行驶过程当中,有疲劳驾驶的情形,导致事故发生存在直接原因,所以交警部门认定驾驶员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在交警开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对于“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是这样写的:许某在疲劳状态下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时,未确保安全,其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认定书中也载明:乘客事发时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 :事故发生之后,许某和乘客的家属进行过沟通,也谈到过赔偿事宜,但是双方由于对于赔偿金额以及这个责任等,都存在分歧,所以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乘客的家属就起诉到法院来,要求驾驶员,车辆的所有人,平台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司机 租赁公司 平台 三方均成为被告

乘客的家属认为,驾驶员许某没能将乘客安全送至目的地,许某、车辆所属的汽车租赁公司,以及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共同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于是将这三方诉至法院,索赔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150余万元。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 方玉宝:原告方在本案当中主张的违约责任,也就是要求承运人对于乘客没有安全到达目的地,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

原告方认为,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认定的事实清楚,许某疲劳驾驶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而乘客是不负事故责任的。

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乘客虽然未系安全带,但其行为与本事故的发生是没有关系的。乘客通过平台预约车辆,被告一通过该平台接单。该平台的运营方系被告三,由于被告三及被告一,均未将乘客安全地送达目的地,故被告一、被告三均应承担责任,故负连带责任。

审判长:还有吗?

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对于被告二系本车的所有权主体,其对被告一的行为,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原告方认为,由于被告一,也就是驾驶员许某,以及被告三网约车平台公司未能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构成违约,因此他们应当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同时,许某驾驶的车辆是租用的,因此作为被告二的汽车租赁公司是案涉车辆所有人,也应承担连带责任。对此,三方被告如何看待呢?

许某委托诉讼代理人:我们对交警认定的事故责任没有异议,但是乘客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没有系安全带,其本身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是造成其死亡结果的原因之一,对事故结果有过错,我们认为可以适当地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审判长:第二、第三被告呢?

网约车平台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同意被告一之前,有关乘车人的未系安全带的意见,应当适当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责任。

庭审中,三被告均主张,乘客没有按规定系安全带,自身存在过错,应当减轻被告的赔偿责任。但原告方认为,乘客没有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驾驶员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

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驾驶员在让乘客坐他车的时候,他是有这个义务来提醒和监督义务的。

驾驶员疲劳驾驶,乘客未系安全带,这起有些特殊的纠纷应该由谁来担责呢?法官解释,首先,要从多名被告中确定哪一方是赔偿主体。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六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三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原告选择(主张)的是违约责任,那么与乘客相对应的这份运输合同人的承运人就应当进行明确,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我们本案当中的承运人应当由网约车运营平台公司来承担承运人责任。

法官解释,在本案中驾驶员许某以及汽车租赁公司不属于“承运人”,因此依照相关法律,不需要承担承运人责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被告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呢?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根据我们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驾驶人员、乘坐人员,都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所以本案当中乘客没有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他是需要自己承担部分的责任的,这个责任指的是民事赔偿的责任,不是事故的责任,虽然他对事故发生本身没有过错,但是他对这个损害结果的扩大,他是有责任的。

法院审理认为,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

但乘客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导致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损害后果扩大,酌情减少网约车平台公司10%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认定损失金额总计120余万元,由网约车平台公司向原告方赔偿110余万元。同时,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后,可依据其与驾驶员许某之间的协议,决定是否追偿并另行主张权利。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方玉宝:我们本案当中,虽然判决他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因为他在本起事故当中,承担全部的事故责任,并且造成乘客死亡的损害后果。所以许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公诉机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许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负事故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许某能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予以从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予以从宽处理;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2023年1月13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被告人许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网约车发生事故后 如何判断事故责任主体

网约车出行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而网约车在道路上行驶,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路人、乘客以及驾驶员自身的受伤及财产损失。那么,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到底是哪一方呢?

现在,网约车平台上有多种业务类型,常见的有顺风车、快车、专车等。专家解释,在不同的业务模式中,判断事故后的责任主体也有所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谢鸿飞:比如说一个平台,我提供的是顺风车的服务,网络平台只是起到撮合乘客和司机签约的一个作用,所以它只是一个中介、一个平台的这样一个角色,相当于这个(客运)合同它是在乘客和司机之间签订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乘客在交通过程中间遇到了人身损害,乘客应当请求司机承担。

专家解释,专车、快车的业务模式则有别于顺风车,平台通常是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谢鸿飞: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个网约车它的运营的模式,司机和网约车平台公司之间有一个劳动合同关系,乘客在打车的时候,他坐的车其实相当于是网约车平台公司派司机为他提供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乘客是直接和网约车公司发生法律关系,如果乘客在交通过程中间遇到了人身损害,他应当起诉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责任,而不是来开车的司机承担责任。

专家提醒,这并不意味着驾驶员可以完全免责。首先,网约车平台可以依法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驾驶员进行追偿。此外,如果驾驶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还涉嫌犯交通肇事罪,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乘客并无关系,但由于其坐在后排未系安全带,自身存在一定过错,导致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损害后果扩大。通常,乘客乘坐网约车时,驾驶员都会提醒其系好安全带,有的网约车App也会有类似的语音提醒,但也会有一些乘客,尤其是坐在后排的乘客忽视了安全带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谢鸿飞:从目前的网约车的这种规则来看,司机只是提醒,因为乘客如果他不系安全带的话司机不可能强制乘客系好安全带他才出行,无论司机有没有提醒他,乘客因为自己没有系安全带这个过错造成了损害或者扩大了损害都应当由乘客来承担,只是说这样一个过错和司机的过错相比要轻微很多,所以在本案中间法院判决了乘客就分摊了10%,我个人觉得这个比例是比较恰当的。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暴雨过后,车辆泡水保险赔不赔?一文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分心一秒可能酿惨剧 驾驶人这些行为要不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1
“隔顿”“隔夜”仍可能被查出酒驾!关于酒驾你应该了解的都在这
央视新闻 2024-03-02
乘自动扶梯时遇险怎么办?收好这些自救知识
央视新闻 2024-01-06
保障乘客出行 风雪天公交司机全力守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