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一把洛阳铲挖出“四室两厅” 考古学家解密曹操墓发掘背后的故事
广州日报 2023-07-24 11:06

前不久,河南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曹操高陵出土的400余件(套)精美文物首度集中亮相,带着人们穿破历史的云烟,“触摸”千年前的记忆。据了解,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馆仅一个月就已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暑假期间更加火爆。

与曹操高陵博物馆开放遥相呼应,著名考古学家、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唐际根教授的新书《此处葬曹操》也于近期正式出版。唐际根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考古队队长,见证了曹操高陵发掘的全过程。他在近日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破解曹操高陵“密码”的故事。

一篇墓志成“藏宝图”取土坑下发现高规格砖室墓

长年在安阳从事考古工作,唐际根早就听过关于曹操墓的传说。1998年鲁潜墓志出土,墓志上记载的简短文字似乎隐藏着历史的秘密。“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二十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而“魏武帝”指的正是曹操,那意味着鲁潜墓志记载的古迹很有可能便是人们追寻已久的曹操墓葬所在位置。“鲁潜墓志犹如一份古老的‘藏宝图’,让曹操墓重见天日。”

2006年的一天,安阳县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找到当时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岸墓地考古队的潘伟斌,告知安丰乡西高穴村最近有一座大墓被盗。潘伟斌派去的两名队员拍回了照片,潘伟斌凭直觉感到这座墓气势非凡,墓主绝非等闲之辈,他决定也去现场看看。

当时,一行人在西高穴村西头一处山岗发现一处南北长超过200 米、东西宽接近100米,深达5米以上的大坑。这个大坑是村民早年烧制砖瓦时取土形成的。2005年开始,当地已经禁止砖窑继续烧砖,但早已有不法分子注意到了这个深陷的取土坑地下的异样。

在靠近大坑内的东部断崖处, 考古队员们留意到地下有一个又黑又暗的深洞。潘伟斌低头望去,这个洞约有一米见方,里面黑乎乎的,他决定顺着洞下去看个究竟,让人找来绳索,将一端拴在自己腰间,顺着洞向下坠,滑行了四米左右,他隐约感觉脚下碰到了什么东西,以为到了底,于是松开抓绳子的手,没想到却滚到了一个很深的土坑里。顾不上疼痛,潘伟斌拿起手电筒在墓室内查看,那时他看清楚了:这是一座规模超大、规格极高的砖室墓。

潘伟斌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队长的唐际根。唐际根到现场一看,墓室内淤泥很多,许多地方有被翻动过的痕迹,他的心情无比复杂。“这座墓葬具备了王侯甚至帝王级规格,说不定就是曹操墓。但没想到被盗墓贼捷足先登。”更让他担忧的是,墓顶暴露在外且盗洞敞开,时间久了不仅墓内文物荡然无存,甚至墓葬结构也会遭到破坏。

抢救性发掘开启 山岗南北侧均发现墓葬

2008年初秋,安丰乡派出所抓获了一批盗墓贼,追缴到一块比较完整的画像石。经鉴定,这是一块典型的东汉画像石。“如果它真来自西高穴大墓,说明该墓葬已经岌岌可危。如果听任不法分子继续盗掘,随着雨水进入墓室,墓室很快就会坍塌。”唐际根介绍,考古队随后向河南省文物局汇报了这一情况,河南省文物局随后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该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11月同意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西高穴大墓的请求,一场震动全国的考古发掘正式拉开序幕。

唐际根回忆,当时曹操墓的钻探工作并没有采用诸如透地雷达等科技手段,而是使用盗墓贼常用的“洛阳铲”。而钻探开始不久便有重要发现:山岗南侧的墓葬与北侧的“菜刀形”墓平行,相距仅30米,但墓葬规模比“菜刀形”墓葬大得多。该墓的墓道朝东,墓室的一部分同样延伸到岗西的大型取土坑内,整体平面形如汉字中的“甲”字。为了发掘方便,考古队将两座墓葬分别编号为一号墓和二号墓。唐际根将二号墓室的结构生动形象地归纳为“四室两厅”。

对于“甲”字形墓,唐际根再熟悉不过。“甲字形墓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高规格墓葬。在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遗址中,便发现过数十座甲字形墓。”

经过考古队员仔细地铲,耐心地刮,两座大墓的神秘面纱逐渐显露。考古队员运来几百斤石灰,让工人按程序铲平已经挖开的工作面,凡见土质、土色有异常者,都用石灰标记出来。当工人们将整个工作面的各种异常现象标记出来后,诸多有趣的“遗迹现象”被清晰呈现在眼前。原来,这些“遗迹现象”南北对称,且两两相对。

唐际根介绍,当时考虑到二号墓已经多次被盗,他们事先也已进入该墓室调查,而一号墓的墓室情况不明,因此应该先发掘二号墓。“发掘过程单调而漫长,墓道填土致密坚硬,经太阳一晒更是坚固异常,工人们拿出小钢钎使劲敲一下,在地面上只产生一个小白点,但手却震得发麻。”

发掘过程险象环生 惊喜发现“魏武王”石牌

让唐际根难忘的,还有发掘曹操墓过程中的那些惊险时刻。

2009年5月,大部分墓道已经被清理出来,发掘进入到新的阶段。有一天,考古队像往常一样,在墓门前清理墓道填土。突然有队员感觉脚下有踏空的“咚咚”声,用铁锹向下用力一捅,一块泥土霎时掉了下去,—个幽黑的洞口出现在面前。通过大洞向内望去,只见墓门的封门砖已经被打开了,门前空空如也。“根据以往的经验,尽管墓葬被盗空,但墓门外的墓道里往往会有一些随葬品。当时看来,墓道部位找到劫余文物的希望也没了。”唐际根心里很不是滋味。“曹操当时提倡薄葬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墓地不被盗,谁能想到最终还是被盗墓分子‘光顾’。”他感慨地说。

为了准确掌握盗洞的情况,考古队员穿过墓门直接进入盗洞内。但其实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上部的土层已经很薄, 悬在头顶,随时会坍塌下来。“现在回想起来,考古队当时真的是拿生命在做墓地考古。”

2009年11月6日,对考古队和唐际根来说都是个难忘的日子。一名考古队员在前室清理淤土时发现一块残断的小石牌,上面残存有半个字,仔细一看,像半个“魏”字。“难道是魏武王曹操?”唐际根想起自己见过的流落安阳民间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的青石牌,感觉二者材质很像。难道传说中盗墓贼盗掘的石牌真的是从这座墓中出土的?

2009年11月11日下午,考古队员尚金山在前室的甬道门处清理出一块断裂的石牌。60多岁的他兴奋地高声喊道:“大家快来看,这里有‘魏武王’!”考古队员们将前几天发现的那块石牌往这块残石牌的断茬上一接,居然严丝合缝,第一块完整的石牌呈现在大家面前。石牌上的文字,自上而下逐字为“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在随后的十几天里,总共有59块石牌相继出土。

唐际根解释,从学术上来说,石牌被漆器、陶器和铁器叠压,形成了极好的“地层关系”。“漆器本是用易于腐烂的竹、木等有机质作胎。它们很可能原本就压在石牌之上,历经千年,腐烂的漆器与土黏在一起,将石牌掩盖了起来。石牌出土于漆器之下,完全排除了石牌是后人造假后放置于墓中的可能。”而随着2015年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的发现,出土了更多铭文石牌,其制式、内容、书写和语言风格等都与曹操墓出土的石牌非常相似。“专家认为,这种石牌或是随葬品的‘标签’,可能是曹魏皇室特有的一种丧葬制度。”

墓主是曹操已无争议  博物馆将还原其真实一面

唐际根表示,在曹操高陵发掘的前几年,社会各界对于墓主是否为曹操本人还存在一定争议或疑虑。“有些人认为,大墓一旦掘开首先应该去查找文献,如果与文献中的某条记载不合,则墓主无法确认。但这种‘证史倾向’不可取,应让考古材料先‘自己发表意见’,然后再将所得出的结论与文献记载相联系。经过14年的发掘研究,关于曹操高陵的争议已彻底消除。大量考古‘铁证’证实,墓主就是曹操。”

“曹操在中国是个妇孺皆知的名字,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受欢迎我一点也不意外,将来还会越来越火。”唐际根表示,曹操高陵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实物资料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曹操。“曹操的形象在文学中存在太久,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奸雄’。而墓葬揭示了历史真相,如:曹操没有篡汉,没有设疑冢;曹操是位胸怀大志、敢破敢立的人,也是位勤奋节俭的人。”他表示,随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七十二疑冢”之说不攻自破,摘下“标签”的曹操,其真实一面也将展现在世人眼前。“说实话,曹操高陵经历这么多次盗墓,还能发掘出这么多文物,真是一个奇迹。我们今天还能见到这么多珍贵的与曹操相关的文物,何其幸运。”

文/肖欢欢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山西公布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资料 1033号墓主为霸国中等贵族夫人
中国新闻网 2024-04-08
妇好墓发现者、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去世,享年95岁
红星新闻 2024-03-16
人物|我们曾误解了曹操墓,也误解了曹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发现关中地区开元前期壁画墓
西安晚报 2023-06-27
历史|高陵博物馆近日对外开放 宋代起始有传言——真的有曹操“七十二疑冢”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