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马蒂斯的马蒂斯,色彩大师的“色”胆
将行
2023-07-21

2023年7月15日,20世纪重要艺术流派“野兽派”的创始人亨利·马蒂斯的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是马蒂斯这位西方现代艺术巨匠于中国内地的首次个展,也是其完整艺术生涯于中国的首次呈现。不过,单看标题“马蒂斯的马蒂斯”,不免令观众一头雾水。其实起这个名字,是想刻意强调马蒂斯“亲自”参与了本次展览的策划。

马蒂斯早已于1954年11月去世,怎么可能亲自策划这个展览?答案要从他老家说起。亨利·马蒂斯1869年12月31日出生在法国北部临近比利时的一个小村庄——勒卡托-康布雷齐。出生之前,他的家族在该地区已经生活了300多年,世世代代从事纺织业。马蒂斯晚年虽然生活在法国南部的尼斯附近,却惦记着北方的家乡。在去世前两年,他特地在家乡创建了马蒂斯美术馆,同时捐赠了一批自己的珍贵作品和收藏,并亲自参与展陈策划。本次展览就是依托马蒂斯当年在家乡美术馆的展陈为线索,将他的人生与创作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回顾。

转行与发现

虽然家族世代从事纺织业,年轻的马蒂斯却没有选择继承家族事业。由于父亲经营谷物生意,他预备协助父亲工作。然而体弱多病的他时常需要连续一两个月卧床休息,最后在父亲的安排下赴巴黎学习法律,于1888年获得了法律资格证书,随后进入一家事务所工作。第二年,他因病情复发,被迫入院静养,闲来无事,以画画自娱。正是这次住院使他得以静静地思考人生,出院后,他决定投身艺术。

伊莲·亚当

《马蒂斯在蕾佳娜皇宮酒店,尼斯,1953》

1953

钡地相纸上明胶银盐冲印

15.9×17.9cm

马蒂斯美术馆

勒卡托-康布雷齐

1986年吉恩·皮埃尔·恩布登托克捐赠

图片由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提供

1891年,马蒂斯进入朱利安学院,后又转投古斯塔夫·莫罗门下,进入巴黎美院学习。这一段学徒生活将近十年,为马蒂斯打下了西方古典绘画基础。他经常去卢浮宫,拉斐尔、普桑、委拉斯开兹、夏尔丹等一系列不同时代与风格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都成为他攻坚的对象。他希望掌握和领会古代大师们的核心技法与创作理念。其中,18世纪法国的杰出画家夏尔丹以细腻的静物画和风俗画著称,是马蒂斯投入精力钻研最多的一位大师。展陈中有他临摹夏尔丹的代表作《冷餐台》《鳐鱼》和《市场归来》。其中的《鳐鱼》花费了他六年半的时间,体现出青年马蒂斯的严谨、执拗与雄心。

展览还有大量马蒂斯在早期艺术训练时期的作品。墙上一字排开的八幅素描可以看出马蒂斯的勤奋与严格。有一件《画室裸像》大约创作于1899年,是马蒂斯从素描过渡到油彩的一个阶段性总结。1898年,马蒂斯的老师莫罗去世,画室随之关闭,他只好搬到朋友亨利·芒更的临时画室去画画。这幅作品中,马蒂斯描绘了与伙伴对着模特作画的场景。一名男性裸体模特背朝画面,位于构图中心位置,对着临摹者站稳姿势。可以看出,马蒂斯力图摆脱对人体单纯的描绘,竭力用色彩去呈现室内真实的光线效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互补色调探索墙壁、皮肤、服饰等不同材质的质感。

在前往卢浮宫和画室的路上,马蒂斯也常常停住脚步,打开画夹,将眼前的巴黎街景记录下来。展厅也陈列了数件街头写生和速写作品。

开启野兽派之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放之四海的真理。1896年的布列塔尼之行成为马蒂斯绘画生涯的转折点。他前往海岸附近的贝勒岛,拜访了澳大利亚画家约翰·罗素。在罗素推荐下,他开始研究印象派和凡·高,进而引发了他在绘画风格上的变化。

1898年,新婚不久的马蒂斯与妻子旅居到图卢兹和科西嘉附近。他用了将近六个月时间,完成了一系列风景画。当地的明媚阳光激发了他对色彩的敏感度,画面逐渐明亮起来。他开始专注于用色彩作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色彩的力量,由此完成了《第一幅静物橘子》。呈对角线的餐桌上放着橙色、绿色的水果和一只玻璃杯,阴影中有一个水罐和盘子。马蒂斯运用了蓝色、绿色和粉色的细腻笔触反射和笼罩住黄色光线,墙壁以橙色为主,混有不同颜色的点彩。毫无疑问,明媚的光线与色彩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马蒂斯共创作了六幅相同主题的画作,标志着他从表现主义逐渐转变到以色彩为主导的绘画风格。

亨利·马蒂斯

《第一幅静物橙子》

1899

布面油彩,56.2×73 cm

巴黎蓬皮杜

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

勒卡托-康布雷齐

2002年 Inv. AM 1972-5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完成于1905年夏天的《科利尤尔,太阳街》是马蒂斯与家人到地中海沿岸的小渔村度假时的收获。这里离西班牙边境不远,明媚的阳光和鲜艳的色彩极大地释放了马蒂斯的色彩天赋。那年夏天他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十几幅油画和素描。马蒂斯通过色彩构建风景,展现了科利尤尔在夏季阳光与炎热下的饱和色彩。由于此前已对点彩派风格进行过尝试,马蒂斯意识到留白可以使纯色并置,创造空间,并将它们组织起来。色彩而非线条构建了整幅画作,笔触之间的大量空白提供了幻想的空间。

不久之后,好友安德烈·德朗在马蒂斯的邀请下也来到了科利尤尔,两个人一起作画,共同讨论,最后将创作送到了当年的秋季沙龙展。没想到,大胆的用色和飞扬的笔触引起轩然大波,有评论家比喻这些作品像一群野兽正在吞食温文尔雅的学院派美术。从此,“野兽派”之名便流传开来。

自我之像

马蒂斯一生共创作了四幅油画自画像,其中两幅画于1900年;另一幅是广为人知的1906年野兽派风格的自画像;最后一幅完成于1918年,也就是本展这一幅。这四幅自画像均代表了他在创作转变期的思考。

创作自画像是一种认识自我的内省方式。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49岁的马蒂斯已是一位知名艺术家,却正处在选择下一步创作方向的岔路口。过去几年间,他一度受立体主义影响,一系列作品呈现几何化的线条和空间感。与此同时,他也热衷于探索曲线与装饰性的融合。这幅自画像反映了马蒂斯当时那种踌躇满志的心境。

亨利·马蒂斯

《自画像》

1918年1月1日-16日于尼斯市

布面油彩,65.5×54.3 cm

玛丽·马蒂斯捐赠国家

奥赛博物馆,巴黎

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

勒卡托-康布雷齐

1978年,Inv. RF 1978-33。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 

马蒂斯借助尼斯旅馆中衣柜镜子的反射来创作肖像,因此画中的他是左手拿画笔,实际上他惯用右手。调色盘上有一块明显的黑色颜料,这与他这一时期在黑色上的独到运用有关。为此,他还得到了前辈雷诺阿的赞赏。旅行箱就放在两腿之间,似乎暗示着不安定的状态。艺术家神情严肃,面露踌躇之色。展览中,随同马蒂斯一起来展的还有他用过的调色板、戴过的草帽和拉过的小提琴等实物。

马蒂斯画自己,更迷恋于画别人,而且还喜欢用单纯的线条去刻画。这一点体现在他45岁之后的众多作品中。本展有280多件作品和藏品,速写人像、头像和简易素描的版画占据了一半江山。尽管展览按照艺术家的人生和创作发展轨迹划分出了11个章节,但观众仍不免迷失在如此众多的线描作品之中。

装饰是艺术之魂

马蒂斯虽然没有从事家族产业,但他继承了对纺织面料和技能的热爱。接触油画前,青年时期的马蒂斯从奢华精美的面料里获得的视觉美学体验深埋在他的记忆之中,成为后期创作的灵感来源。

马蒂斯十分熟悉纺织品的制作过程,掌握缝纫、剪裁和拼接技术,这促使他后来将创作延伸到了服饰、挂毯、地毯、丝绸方巾等织物的设计上。此次展出的《弹鲁特琴的女子》是马蒂斯1946年受国家家具制造局邀请而设计的挂毯,极具马蒂斯式的装饰特征。画面人物造型简洁、色彩活泼热烈,交织线条的边框与丰富的植物元素都让人联想起中世纪传统的法国挂毯。由于马蒂斯对于工艺的严格要求,这件挂毯直到1948年才完成,随后被法国国家家具局收藏,其副本则归马蒂斯所有。

亨利·马蒂斯

《弹鲁特琴的女子》

1949年5月14日-1950年10月23日

羊毛、哥白兰制造厂根据马蒂斯的设计图稿采用直立式经纱织造而成

158.5×212cm

艺术家自留版2/2

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 勒卡托-康布雷齐

亨利·马蒂斯捐赠

1952年,Inv. 1952-64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佛洛里安·克莱奈芬提供

马蒂斯还拥有丰富的纺织品收藏,藏品来源多元化,不仅有法国本地的纺织品,还有非洲和埃及的挂毯、精美的阿拉伯刺绣、摩洛哥长袍和帽子及中国的壁挂与绒布等。马蒂斯将这些布料制作成一捆素材随身携带,他称之为自己的“工作图书馆”,以便创作时随时参考。他的油画作品中大量的背景图案和人物身上的穿着都得益于此。展厅中央放置的两件长袍便来自艺术家的收藏。1945年,在一次采访中,马蒂斯说:“艺术作品的装饰性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东西。它是一种基本的品质。”马蒂斯一生都在以自己的艺术装点人们的生活。

剪出一个新境界

晚年的马蒂斯开启了剪纸创作的疯狂模式。他在裁剪造型、构图与定稿过程中精益求精,要求严格。这时的马蒂斯虽年事已高,饱受病痛折磨,但并非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作画才开始将剪纸作为替代方法。他是深切地意识到剪纸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性之后才开始了这段新的创作历程。用他的话说:“剪纸使我能够用色彩作画,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简化。我不必画出轮廓然后再上色,用一个来修饰另一个,而是直接运用色彩。这样不仅更加细致,而且不会本末倒置。”

对于马蒂斯而言,不透明水彩剪纸这一创作技法的发明可以跻身20世纪最重要的一次艺术革命。这是他试图解决线条与色彩关系问题而长期尝试的结果。马蒂斯认为剪纸将绘画和雕塑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亨利·马蒂斯

《Verve》第四卷第13期封面“从颜色中来”

巴黎Verve出版社

1945年11月杂志

36×26.8 cm

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

爱丽丝·特里亚德捐赠

2000年,Inv.2000-2-35 (12-2)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1943年,在著名出版人特利亚德的鼓励下,马蒂斯接手艺术书籍《爵士》的创作。这本包含20幅图版的书,均以不透明水彩剪纸的技法构图,再以镂花版印刷,出版后大获成功。从本展的展出中可以看到每一幅图版都有着大胆的配色,充满了生命的韵律。马蒂斯称之为“色彩与节奏的即兴,它们来自于马戏团、民间故事以及我旅行记忆的结晶”。

艺术即信仰

位于法国尼斯的旺斯礼拜堂是马蒂斯最后的创作高峰。他自己说过:“我希望设计一座如鲜花般的礼拜堂,让它成为我的代表作。”他做到了,但这不是为神设计的,而是为人。

1942年,年逾古稀的马蒂斯经历了一场手术,康复后回到尼斯的寓所静养。仅过了一年,被德军占领下的尼斯遭受盟军部队的大规模轰炸,马蒂斯不得不搬到依山近水的旺斯居住。在这里,他偶遇了曾在手术后照料过他的护士莫妮克,现在已成为修女。莫妮克希望马蒂斯能为破旧不堪的修道院重新设计,老马欣然从命。

“马蒂斯的马蒂斯”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供图|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从1948年开始,将近80岁的马蒂斯着手旺斯礼拜堂的设计。经过四年时间,从建筑、壁画到玻璃花窗、服饰再到礼拜用具,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体现了他所致力于追求的线条与色彩的完美平衡。在教堂北侧和东侧的白色瓷器砖墙面上,马蒂斯以简约的黑色线条勾勒出圣母子和圣多明我的形象。另外两侧墙面上,马蒂斯仅使用黄、蓝、绿三种颜色,借助剪纸技巧,设计了彩绘玻璃花窗,花窗上的纹样取材自地中海的植被与塔希提之旅的记忆。礼拜堂中的瓷砖画一般用来说明教义和思想,彩绘玻璃则可以为朝圣者的情感提供音乐性的升华。为了让这两个部分构成和谐的整体,马蒂斯充分运用光线的作用,一方面让穿透彩绘玻璃的“缤纷光线带来色彩与温暖,让整个空间变得生动”,另一方面利用镜面效应,让白色的墙壁、瓷砖及大理石地板反射光线,使堂内更加明亮。

马蒂斯全身心地投入到旺斯礼拜堂的项目之中,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关。对马蒂斯而言,旺斯礼拜堂并不是一件宗教作品,而是一个整体的艺术现场。他曾多次明确表示自己不信教,但希望“礼拜堂的参观者,即便不是教徒,在这里也能体会到心灵的升华、思想的净化和情感上的释然”。

结尾

如果说自14世纪的乔托开始,西方的艺术家是宗教的艺术家,是王权的粉饰者,是历史的阐述者,那么从毕加索和马蒂斯开始,生活的艺术家诞生了。两位把毕生的艺术创作奉献给了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人,而非宗教与权贵。尤其是马蒂斯,他曾说:“我的艺术理想是创造一种美的艺术,它如同一座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花园,让人们感到愉悦,感到轻松,又像舒适的安乐椅,使疲倦的身体得到休息。”

文/王建南

编辑/史祎

相关阅读
毕加索、塞尚、马蒂斯……这场展览,可以称作一部现代主义“老友记”
将行 2023-11-26
400本藏书里的摄影小史:不断定格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瞬间
叁叁 2023-10-28
十多年画同一个人……毛焰肖像画尚未完成的探求
叁叁 2023-10-26
斯宾塞·芬奇的色彩:手法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透彻
恺蒂 2023-10-20
马蒂斯:如野兽般狂野,也如孩童般疗愈
余木匀 2023-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