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实习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解放日报 2023-07-21 07:31

本月上旬,王嘉宇开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这位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今春签约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车品牌——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正式入职,从事品牌体验创新设计。对王嘉宇而言,奠定其从事这份职业的基础除了课堂里积累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在于他此前的实习经历。

今年沪上20多万名应届毕业生中,大多数都有过毕业前的实习经历。在实习中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生们对未来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记者了解到,为共促青年就业,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正引导高校和企业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推动校企达成深度合作,建立起常态化职业发展互动渠道,打造专业人才“输送链”,助力毕业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

从实习到转正 如何找到被聘的理由

去年暑假,王嘉宇去了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意设计中心实习。之后的秋招,他与公司顺利签约,毕业后参与到公司的品牌视觉创意设计工作中。

看似水到渠成,其实他也曾迷茫,大三第二学期仍对未来发展没有清晰的目标。当暑假来临,王嘉宇发觉身边人或在忙着找实习或在准备考研,便也行动起来,在网上向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4天后他成功收获了3个实习机会,最终他选择去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实习是踏入社会前了解职场的重要窗口。”这是王嘉宇的体会。实习中,王嘉宇主动与同事交流,请教前辈在求职、深造及后续工作中如何做选择的经验,使自己快速了解求职流程、工作内容、公司情况等信息。同时,他也思考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正是这段实习经历让我走出了迷茫。”

然而,转正也不是一件易事。他所在的部门原来并没有招聘应届生的先例,同事们全都是已在职场奋斗多年的能手,平时的作品成熟度和质量都特别高。刚上岗时,他甚至有种“差生误入尖子班”的感觉。公司还对接许多负责设计外包的供应商,“他们的工作更加高效,软件用得也很好”。如何找到被聘的理由?王嘉宇坦言:“如果我只能做平面设计,那么对设计总监来说,直接找供应商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对于刚入职的实习生,公司通常不会安排特别有难度的任务。实习之初,王嘉宇接触的大多是类似打印材料、收集资料、传递文件等工作。由于这份实习是他接触的第一份工作,经验不足是必然的,他必须从工作态度、差异化竞争等方面去打动公司。一天,部门给王嘉宇安排了一项原计划1周完成的任务,而他仅花了2天就完成了。于是,接下来几天,他便开启自己找活儿干模式,不断向同事们“讨”工作。“这些努力,也让公司更进一步了解到我的技能覆盖面。”但仅有态度还不够,对一名希望转正的实习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能否跟上正式员工的步伐。因此,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王嘉宇虚心向同事求教,在大家讨论方案时在一旁仔细听讲,认真思考他们的设计方案。让他非常感激的是,面对自己的“骚扰”,同事们都十分耐心地传经送宝,让他在较短的时间学到了许多东西。

一次,部门安排王嘉宇找一款符合方案要求的字体,当他将筛选过的20余款字体摆在大家面前时,大家却在每个字体上都找出了一些不满之处。于是,王嘉宇改变方向、放弃寻找,通过改造,成功做出一个能直接被打印出来的字库。如今,这款字体已被用于公司的许多物料中。

相较于外包供应商的角色,王嘉宇努力展现自身优势,提高做事效率,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既然通过单纯的平面设计来超越供应商比较困难,那么我就努力展现比供应商更具优势的综合能力。”转正后,王嘉宇同时参与平面设计、内容策划、计算机动画(CG)渲染、视频剪辑等方面的内容,成为一位多面手。“重要的是,无论我们作出何种决定,都要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充满信心,并用敢于拼搏的勇气让青春一路生花。”王嘉宇说。

从云南到纽约“我在实习中找到了职业理想”

7月5日,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姜静宜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纽约总部实习的最后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走廊上贴的儿童们可爱脸庞的照片。“每次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我就更加坚定决心,未来要从事儿童保护与发展工作。”姜静宜告诉记者,她已经在这里实习了整整一年。

积极实习是她走向社会、明确职业和人生方向的重要一环,初心源于大一寒假的云南支教。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这一次,是姜静宜第二次在国际组织实习。早在复旦附中读高中时,她就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文化交流感兴趣,参加了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大一寒假时,她参加了复旦志德公益社团组织的云南支教活动。尽管只有短短两周时间,但这段经历,对姜静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开始思考城乡教育差异,也想在儿童发展方面做点什么。

一天,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国际救助儿童会”上海办公室在招聘实习生。这是姜静宜第一次接触到针对0至6岁儿童发展的社会实践项目,本来就喜欢和儿童互动的她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当时,她每周会挤出两个半天的时间去实习,主要参与了两个项目。一是观察亲子之间的互动,再辅助专家给予指导。“比如家长和孩子互动时不要看手机,要有肢体接触和眼神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要和孩子一起探索身边的世界,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第二个是儿童早期艺术教育项目。该项目下沉到外来务工子弟幼儿园,聘请专家对老师进行艺术培训。“我们并不是培训绘画技巧,而是传递激发儿童观察力和创造力的理念,比如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切勿从成人角度批判儿童的画作。”姜静宜对记者说,这次实习拓展了她的视野,她明显感受到自己对于儿童发展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对自我的认知一点点深化。

说起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实习,姜静宜用了“机缘巧合”这个词。她平时关注“复旦国协FDG2IO”微信公众号,这是由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及国际组织协会运营的国际组织职业发展和信息平台。一次,她看到了该公众号推送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实习岗位招聘通知,立即提交了申请。“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想着不要错过实习机会。”姜静宜说,一年来,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上,自己都成长了很多。去年6月,她第一次来到纽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办公地点在曼哈顿地区,那里人口密度特别大,从小见惯了行人脚步匆匆的她也感叹:“有不少曼哈顿街上的人会一路小跑,这么快的节奏,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

姜静宜被分配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公共伙伴关系团队,“同事们耐心地指导我,在我遇到问题时及时伸出援手”。她的日常工作是与各国外交官沟通联络,每逢大型会议,大家都非常忙碌,会自发地留下来加班。最让她有成就感的是,她参与了一项咨询性研究,探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公共伙伴关系策略,并形成报告,梳理了战略建议。她的好问和认真给这个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实习,相当于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我懂得了什么是公共伙伴关系,以及它对于儿童工作的意义。我在实习中找到了职业理想,接下来将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就业做准备。”姜静宜说。

从课本到实操 学以致用的感觉很好

今年暑假,刚刚完成大三学业的徐敏航在吴淞海事局开启了他的暑期实习。徐敏航目前就读于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航海203班。“马上面临毕业,但感觉自己缺乏社会经验,便一心想着找个实习的地方。”徐敏航看到学校团委转发的团市委2023年上海市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公告后,递交了简历。“我的专业是航海技术,吴淞海事局这个实习岗位的专业要求是‘航海或轮机’,与我的专业相关。”10天后,徐敏航收到了正式实习的通知,实习期一个多月。

学校在临港,实习地点却在吴淞。为了在8时准时到达实习单位,徐敏航每天要赶5时30分发车的早班公交,然后换乘地铁,最后步行或骑行,整个行程耗时两个多小时。虽然通勤辛苦,但实习期间令徐敏航获益匪浅。刚开始实习的那两周,徐敏航经历了两个岗位——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值班和做文字整理工作。根据海事相关规定,所有船舶要在规定的航道上行驶,吴淞口VTS的主要职能就是为所有经过辖区的船舶提供航行安全保障,并适时开展交通组织服务,当发生海上交通事故和污染事件时采取应急措施。在值班台上,徐敏航虽没有上机实操,但他坐在一旁默默观察带教老师的日常操作,学到了不少。

在值班室里,每个值班人员要盯4个屏幕,丝毫不能放松。“这4个屏幕包含了辖区多角度监控画面,还有整合了雷达等多种信息的电子海图。”徐敏航说,值班员同时还要通过专业对讲机“甚高频(VHF)”和船舶联系。吴淞交管是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值守,一个值班人员每天要上两个班次,比如0至4时、12至16时,每个班次虽只有4小时,但值班人员却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报告线、申请锚位、起锚、抛锚……辖区内船舶的各种动态,VTS值班员都需要全面掌握,忙碌起来时,值班人员都尽量少喝水,减少上厕所频率。为了克服疲惫,值班人员工作了一会儿就要把工作台升高一点,站起来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敏航说。

实习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操中,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徐敏航很是享受。“能看到这么多船只在自己的指引下安全通过,维护了水上交通秩序,保障了船舶、设施和人员的安全,我感觉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实习经历提高了徐敏航日后学习的针对性。“在实习期间,我有空就会翻看各类规章制度,深刻体会到船运是一个和国际高度接轨的行业,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从而灵活处置。”实习后,徐敏航对于船舶运输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比如长江口有很多外轮来往,他们和VTS沟通时都用英语呼叫。“一开始,很多呼叫都听不清或不理解,好在带教老师空下来时就会耐心地向我解释刚才的英文是什么意思。”徐敏航身边总带着一本《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他发现老师在操作台上对船只的指导都能在书上找到依据。“我们的专业课程内容和实际很贴近,如果上课时能听得更仔细一点,现在就能更快上手。”

徐敏航的暑期实习还在继续,每天观察、学习到的东西,他都记在心里。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就业观。

文/徐瑞哲 李蕾 黄海华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上海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24万人 大学生求职实习 真的要从大一开始?
解放日报 2024-05-31
港澳大学生暑期“闯海”:希望加入海南自贸港建设浪潮
中国新闻网 2023-08-14
约40位香港大学生将往深圳金融机构实习
中国新闻网 2023-06-06
广州举行“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实习招聘双选会
广州日报 2023-06-05
破解大学生“实习难”应有硬举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1
​如何让大学生迈好实习这一步?多方出力解决实习难
工人日报 2023-03-20
“全国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平台”启用并开始数据报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9
大学生实习亟需制度性保障
中国教育报 2022-11-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