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争议落定,国产可乐在配料表上“先行一步”或将弯道超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14:10

传闻将近半个月之久的“阿斯巴甜致癌”争议,最终以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将其列为可能致癌物而迎来阶段性“结论”。 回顾阿斯巴甜自面世以来的种种争议,也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热议:“无糖饮料真的百分百安全吗?”“阿斯巴甜为何争议不断,人工代糖真的不一定安全”。 与此同时,在大众追求甜蜜无负担,无糖可乐、无糖饮料走俏的当下,阿斯巴甜争议将带来哪些影响?大众愈发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趋势下,无糖可乐在面临利益与公众健康这一道选择题时,又该如何解答?

提到阿斯巴甜,很多人或许并不陌生,不少口香糖、饮料中都会有它的身影。据了解,早在1965年的时候,阿斯巴甜在一次医学实验室中被意外发现,属于人工高倍代糖,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和蔗糖差不多,但降低了产品热量。

凭借高甜度、低热量的自身优势,阿斯巴甜自1981年被获准成为合法食品添加剂后,就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等领域。次年,可口可乐推出了无糖版可乐,便使用了阿斯巴甜。不过,在被市场高度接受的同时,阿斯巴甜作为一种人工合成代糖,其安全性40多年间也一直存在争议。正是在持续不断的争议中,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罗汉果甜苷,以及糖醇等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膳食纤维,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甜味添加剂正在市场中成长。数据显示,2010至2020年间,天然代糖在代糖产品的应用占比由 8.16%迅速增长至 29.41%。目前市场上的国产新锐品牌,元气森林全线产品、奈雪的茶等均采用了赤藓糖醇或罗汉果糖等天然代糖。国外老品牌可口可乐公司四月份也对款健怡可乐进行了有限的市场测试,该可乐用又果和甜叶菊等植物性甜味剂取代了阿斯巴甜。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华霄称,“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来使用,可以认为都没有安全问题。但如果在长期摄入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天然甜味剂更健康,因为天然甜味剂已经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结构更容易在各种代谢途径中被代谢掉,不会累积在人体内。”但很多饮料企业出于成本考量仍无法放弃“性价比”极高的阿斯巴甜。

老牌可乐为首的无糖可乐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虽然阿斯巴甜一直混迹其中。不过近年来,两大老牌可乐在一些发达市场也开始放弃阿斯巴甜,比如在碳酸饮料竞争激烈的日本市场,两大可乐已经放弃阿斯巴甜。2015年,百事公司也宣布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轻怡可乐放弃阿斯巴甜。不过,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可口可乐零度”“百事可乐零度”的配料表中依然添加有阿斯巴甜、安赛蜜两种人工代糖。

相比之下,国产可乐似乎更紧随天然代糖逐渐成为无糖饮料中代糖主流的趋势,率先完成了弯道超车。去年,走向市场的“新锐”元气森林可乐没有使用市面无糖可乐应用最广泛的阿斯巴甜,而是使用赤藓糖醇等天然代糖,同时还采取“0苯甲酸钠、0山梨酸钾”,去掉了防腐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元气森林等为代表的中国饮品品牌早已有着更长远的考量,选择更健康的成分以及研发先进工艺技术,为消费者创造更多新选择。也许这一次,可乐弯道超车拐点已到来,国产可乐将华丽转身。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相关阅读
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物还能吃吗
科技日报 2023-07-19
健康成升级主旋律 配料表变短成升级主路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1天喝无糖饮料不能超9罐?阿斯巴甜被列为2B类致癌物,世卫定调“可能”
澎湃新闻 2023-07-14
半两财经|阿斯巴甜上热搜的背后:代糖争议从未停止 无糖饮料大市场又有新宠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8
阿斯巴甜“致癌”风波背后
中国新闻周刊 2023-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