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科普预防提示,一文带你了解。猴痘是什么?如何预防?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07-14 11:30

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但近日,随着国内两地相继发现猴痘病例,这位“过气明星”,又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

别慌,一起来了解有关猴痘的核心内容。

猴痘病毒其实并不陌生?

1958年,人类首次发现猴痘病毒,1978年猴痘病毒被列为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正痘病毒属的正式成员。

猴痘的病原体是猴痘病毒,猴痘病毒可不简单,它来自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痘病毒是病毒粒最大的一类DNA病毒,结构复杂,正痘病毒属有四个“兄弟”,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抗原性质,对人类均有致病性。

而这些正痘病毒属的家族我们也并非陌生,其中就包括了最早被彻底消灭的人类传染病天花的天花病毒,以及用于制作天花疫苗的牛痘病毒。

猴痘真的是来源于猴吗?

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从人工饲养的患病猴子体内分离获得,因此称其为“猴痘”。猴痘病人、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是猴痘的主要传染源。目前认为猴并不是猴痘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非洲的啮齿类动物可能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01

什么是猴痘?

猴痘(Mpox)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散发的、天花样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02

猴痘的传染源有哪些?

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灵长类偶可感染。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03

猴痘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近期疫情显示,来自多国报告的病例主要是男男性接触者、有多个性伴侣的人或无保护性行为的人群。

一、猴痘病原体“不简单”

,猴痘病毒您可能没听说过,但他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大哥”,您一定听说过,那就是同属正痘病毒属的天花病毒,天花病毒导致的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曾对人类健康带来了重大危害,有这样一位“厉害”的大哥,您可不能小瞧天花病毒的近亲猴痘病毒了吧!

尤其是1980年消灭天花后,猴痘病毒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正痘病毒。猴痘病毒分为西非和刚果盆地分支两个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

(猴痘病毒,图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三、猴痘传播途径“很多种”

猴痘是人畜共患疾病,这就注定猴痘传播途径“不简单”。人畜共患疾病,换句话说,就是某种传染病,动物可以传给人,人可以传给动物,动物之间和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播,怎么样,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复杂呢?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经动物可以传给人,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04

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猴痘会形成大流行吗?

并不会。

来看看现成的数据:

《柳叶刀》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研究了从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110个国家中确诊的82807例猴痘病例的数据。

82807例是个什么概念呢?大约就是每十万人中才发现一例猴痘患者。

下图展示了全球各个地区猴痘的流行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2022年7-8月是猴痘病例是最多的,此后逐渐下降,一直持续到统计结束的时间点,都没有再出现爆发性增长的情况。

在包含个人性别信息的76293例患者中,绝大多数(96.4%)猴痘病例为男性。

在有可用数据报告的病例中,86.9%的男性患者因为男男性行为传播。

这里需要声明一点:多个伴侣等高危性行为是罪魁祸首。

三万五千多名猴痘患者提供了HIV感染相关的信息,其中48.0%的病人HIV呈阳性,免疫低下者更容易被感染。

总结一下上文的关键信息:

1、猴痘的发病率较低,大约为十万分之一。

2、在患病人群中,男性占据压倒性的比例。

3、猴痘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为男男高危性行为。

4、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

05

病死率高吗?

猴痘病毒存在西非和刚果盆地两个分支,两者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转归差异,西非分支猴痘患者的病死率(因患此病死亡人数/患此病总人数)约为3.6%,刚果盆地支猴痘患者病死率可达10.6%。

2022年5月以来的猴痘疫情经测序分析,病毒属于西非分支。2022年以来全球报告的病例病死率,远低于往年的病死率。

06

猴痘的潜伏期有多久?

潜伏期5至21天,多为6至13天。

07

感染猴痘后有哪些临床症状?

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发病后1至3天出现皮疹。病程约2至4周。皮疹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2022年后发现的病例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且不典型。

08

猴痘治疗和预后怎么样?

目前国内尚无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株、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09

个人如何防控猴痘?

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

二是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三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本文内容来源于:长春疾控、雅安疾控、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猴痘防控有法可依
科技日报 2023-09-21
开学季!关于猴痘,大学生要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
江苏疾控 2023-08-30
猴痘悄然来袭,什么是猴痘?如何预防?
疾控U健康 2023-08-10
权威解答|“猴痘”是什么?有哪些传播途径?如何科学应对猴痘病毒?
健康中国 2023-07-17
关于猴痘,这些知识请了解!
健康中国 2023-06-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