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并发症的治疗费用相当高,糖友应重视预防!
糖尿病网 2023-07-09 08:30

许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事实上,它带来的危害可能比您想象的,更加触目惊心。

早期干预可延缓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若到疾病后期才进行干预,往往医疗花费巨大,且治疗效果甚微,还严重降低了糖友的生活质量,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数据显示,伴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患者的3.18倍。因此,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是2型糖尿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多久筛查1次,做哪些筛查项目?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病程和高血糖。资料显示:

糖尿病病程<5年者眼底病变患病率为38.0%-39.0%;

病程5-10年者眼底病变患病率为50.0%-56.7%;

病程>10年者眼底病变患病率增至69.0%-90.0%。

糖尿病诊断后,病程3年、10年、15年、20年、25年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累计患病率分别为3%、6%、10%、28%、56%。

可见,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显著升高。唯有防微杜渐,做到并发症的早筛、早治,方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筛查项目与随访频率推荐见下表。

如何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基础,基本原则包括纠正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

1)血糖控制: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是<7%。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使HbA1c<6.5%,可以更好地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血糖仍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此外,具有降糖之外微血管病变防治效应的降糖药应优先选择。目前,国内外指南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的降糖药物并无特别推荐,但有研究显示,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瘤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2)血压控制:

2型糖尿病患者每次随访均需监测血压。当收缩压在130~139mmHg或舒张压在80~89mmHg水平时,推荐非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以上,如果血压仍不能达标,应开始药物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以及时达到血压控制目标。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降压目标应<130/80 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

3)血脂控制: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血脂检查。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根据评估疗效的需要可增加检查次数。2型糖尿病合并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调脂的主要目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次要目标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3.4mmol/L,其他目标为甘油三酯(TG)<1.7 mmol/L;极高危人群调脂的主要目标为LDL-C<1.8mmol/L,次要目标为非HDL-C<2.6mmol/L,其他目标为TG<1.7mmol/L。

新型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除了降糖作用外,还具有调节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特别适合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的糖友。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除了测血糖,这4个指标千万别忽视!
糖尿病网 2024-05-10
降血糖,关键一个字,做到了糖尿病并发症远离你
糖尿病网 2024-02-22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糖友该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网 2023-12-30
“0伤害”助力糖尿病并发症防控 “蓝手环”公益行动迈入新阶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9
中国首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并发症调研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