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孩子调皮捣蛋、做事拖拉?这样做比责骂、唠叨更有用!
北京妇幼健康服务 2023-07-08 21:30

·您是否发现,孩子打游戏、玩玩具可以几个小时都很专注,一到上课写作业就分心走神不在状态?

·您是否因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坐不住,多次被老师提醒需要多加管教?

·您是否因孩子老是丢三落四,做作业拖拖拉拉而苦恼?

·您是否因孩子情绪问题,常常与孩子发生冲突?

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多家长看不懂孩子的成长需求,忽视了隐匿的“疾病”影响,只以为是孩子不乖、调皮捣蛋,指责孩子懒惰、态度不端正,而喋喋不休的唠叨往往会适得其反。

有的家长会觉得,这难道不是孩子态度问题吗,难道不是懒惰或者缺乏意志力吗?但您是否考虑过一种可能——孩子并非性格恶劣,而是正在受到一种疾病“多动症”的困扰。

孩子调皮不一定是多动症,但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注意力难以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明确诊断,减少疾病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今天,我们就跟家长们详细介绍一下“多动症”这个不能忽视的话题吧。

多少孩子患上“多动症”?

可能超出你想象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简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全球儿童发病率约为7.2%,其中60%-80%可持续至青少年期,50.9%持续为成人多动症。

据统计,我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6.26%(约2300万人),但只有10%的多动症儿童能够及时就诊。

多动症不仅损害儿童的学习功能,还存在其他多方面、涉及生命全周期的损害。早期识别、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多动症的预后。

(数据来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2020)

不要忽视不淘气、不“多动”的孩子

多动症属于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的病理改变是脑的抑制功能不足。它是一种综合征,其表现多种多样,但最为核心的症状为:过分活跃好动、注意力欠集中和行为冲动。

过分活跃好动,是指常常因为不合时宜的好动,引发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如在学校无法听从老师指挥,导致适应学校生活困难。

注意力欠集中表现在孩子进行一些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和活动,比如做作业,上课听讲等,而非看电视或玩手机。

但并不是每个患多动症的孩子都会有“多动”,女孩多动症更多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而不是过度活跃,因而常常被忽视,耽误诊断和治疗。

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导致多动症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研究显示约70%由于基因遗传因素导致,另有30%为环境因素导致,如母孕期、围产期危险因素、环境污染、不良教育方式等。研究显示,多动症儿童其大脑某些部分,尤其是大脑前部区域工作状态比较差。

我们可以将大脑想象为一个设计精密的电路,神经元连接大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不同的神经元通过“突触”进行连接,他们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

而多动症儿童神经元间隙中的化学物质缺少平衡,缺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这就意味着神经信号传递过程会发生错误,信号可能传递到大脑的错误部位。这导致孩子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千万别讳疾忌医

出现这些情况,带孩子去看看

目前多动症的诊断依靠有诊断资质的医生,收集相关信息,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正规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儿童心理科以及发育行为儿科医生都提供相关的诊疗服务。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之一,建议尽快带孩子就诊,明确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方面的困扰:

·老师反馈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常常需要老师额外去看管;

·老师反馈孩子在上课时经常走神,做事拖拖拉拉,常常不能按时提交作业。

早干预,多动症能治疗!

4-6岁多动症儿童首选非药物治疗,6岁以后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帮助儿童以较低用药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非药物治疗,包括行为管理培训、儿童注意力训练、运动干预、饮食疗法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2020)

针对父母(或主要照养者)的行为管理培训和基于教室的行为管理是学龄前多动症的一线治疗方法。

现有研究及临床实践均已证实,对学龄前多动症儿童实施行为管理能够缓解多动症核心症状,改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生活质量,并减少共患病的发生。(《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实施行为管理的专家共识》2022)。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你的孩子是调皮还是多动症?快来测一测!
北京妇幼健康服务 2024-03-11
“学习困难”门诊一号难求 有研究生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来问诊
成都商报 2023-12-13
很多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它
健康中国 2023-09-15
多动症在人生的各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 2023-03-23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小心是多动症!家长该怎么办
科普中国 2022-1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