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相隔千里的笔友20年通信300余封 两位女孩“见字如面”相伴成长
武汉晚报 2023-06-21 12:36

20年前,在武汉读初中的胡思帆给远在黑龙江省密山市读初中的邱毓写了一封交友信,两人成为笔友至今,互通书信300多封。

父母下岗后四处打工,处于青春期的胡思帆迷上了武侠小说,渴望认识满身侠气的朋友。“几根傲骨头撑天撑地,一腔赤诚血为国为民。”胡思帆在一本杂志上看到邱毓的交友信息,试着给她写了一封信。

那封信是2003年6月1日写的,半个月后,胡思帆收到了回信。邱毓在信中爽快地答应做胡思帆的笔友,讲了自己的爱好,还提醒胡思帆注意防范“非典”,回信的落款时间是6月7日。

“当时我也没想到,我们会成为彼此唯一的笔友,而且一写就是20年。”现在北京工作的邱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最开始,两人一个月要写好几封信,相互推荐喜欢的电影、书籍和音乐,分享生活中的开心和幸福。上完课回家,胡思帆翻看一下邱毓的信,“满身的疲惫感一扫而空”。一次,邱毓在信中说她要竞选学生会干部,受到鼓励的胡思帆后来也参加了学生会干部竞选。

工作后,胡思帆工作忙,没时间看电影、电视,邱毓会将时下热门的影视剧写给她“看”。

相隔千里,胡思帆也会帮邱毓排忧解难。一次,邱毓接到任务给领导选一款钢笔,烦恼时她首先想到了爱好书法的胡思帆。还有一次,朋友新婚,邱毓想送一份特别的礼物,胡思帆知道后抽空手写了一封信给她寄了过去。

通信多年,让她们对彼此都多了一份牵挂。2018年,邱毓做手术,胡思帆无法去现场,就不停地发信息安慰邱毓的父母,直到手术结束。

一次,邱毓在信中开玩笑说,希望自己在地球存活10000天时能庆祝下。27岁生日后的一天,邱毓意外收到了一个快递小哥送来的蛋糕,上面放着她喜欢的芒果和青苹果。疑惑时,邱毓收到信息,没想到订蛋糕的人是胡思帆。时隔多年,她一直记得这件事。

两人都忘不了30岁那年的相见。2019年5月,创业中的胡思帆在北京学习期间,与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的邱毓见面了,这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在写了16年信后的第一次见面。

那天,工作繁忙的邱毓让母亲去车站接胡思帆。邱毓将胡思帆安排在家里住了半个月,一有空,两人就一起出去玩。一个直爽、细心,一个稳重、礼貌,半个月的相处,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美好印象。几个月后,觉得投缘的两人又相约去重庆玩了一次。

胡思帆的父亲知道女儿交了一位远方的笔友,最初他还有些紧张。他没有见过邱毓,但逢年过节都会收到邱毓的问候。他感慨说:“这是一个好孩子啊!”

两人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目前也都是老师,手写书信已经成为她们生活的一部分。

读大学期间,两人每年写一封信,工作后三个月左右写一封。今年2月28日,邱毓写信告诉胡思帆,她最近一直在坚持学韩语。

除了写信,邱毓还给胡思帆寄了不少明信片。自2018年12月1日开始,每次寄明信片,她还会写上编号。今年3月8日,邱毓给胡思帆寄的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明信片上的编号是490。

两人早在2004年就加了QQ,也有彼此的电话、微信,但至今仍书信不断。两人都是家中的独生女,遇到不开心的事,她们会打电话、发微信进行吐槽,但不愿意将这些写在信中。

“相比电话、微信,笔的沟通是有温度的,我们也愿意坚持下去。”邱毓说,身边的同龄人早就不接受书信这种方式了,唯独胡思帆一直愿意陪伴,这份情谊让她铭记。

20年来,胡思帆一直珍藏着邱毓写给自己的信。这些信,她按时间顺序装订成5大本,放在了家中书房的书架上。 

文并摄/史强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我的藏族朋友来信了!350对京藏学生以信为媒共话成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5
安徒生、雨果等20多位世界文豪手稿杭州展出
中国新闻网 2023-11-27
见字如面 京藏青少年以信为媒搭起连心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3
叶麒圣蒋倩如惊喜回归《爱乐之都》 “一步之遥”舞美创意如梦似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6
见字如面,北京市中小学生对话冬奥冠军谷爱凌
北京新闻 2022-0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