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6月1日起施行 检察院向小学生宣讲条例五大亮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9 10:44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3年5月26日通过,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6月1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近日,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第七检察部检察人员来到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古城小学,向全校师生宣讲《条例》的五大修订亮点,包括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写入条例,规定了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受到监护人侵犯的保护职责及具体履职方式,规定网络培训不得对未成年人推送无关信息,在剧本杀、医美等新型消费领域对未成年人作出特殊保护规定,设立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6月1日起施行 检察院走进古城小学宣讲条例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3年5月26日通过,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据市检一分院介绍,6月13日,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第七检察部检察人员来到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古城小学,向全校师生宣讲《条例》的修法背景、修订五大亮点和特色。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0年10月修订通过、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同时修订生效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同时发力,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上位法的大修,成为北京市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重要背景。北京市于1988年制定《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未成年人保护立法走在全国前列,为依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提供过北京经验。

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写入条例 对校车服务予以立法支持

在此次修法中,北京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上位法的规定进行补充细化,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固化实践经验。《条例》的第一个亮点在于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写入条例,明确提出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提升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运行水平。为政府保护赋予新内容,要求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支持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运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加强管理。

此外,《条例》将校车这类与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小事予以立法支持,规定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统筹规划学校、幼儿园校车的配备和管理工作,组织有关部门为在校、在园未成年人提供安全、便利的校车服务。

未成年人受监护人侵犯 条例规定了公安机关的保护职责及具体履职方式

第二个亮点在于重申公安机关的保护职责。《条例》对于在未成年人受到其监护人侵犯的情况,规定了公安机关的保护职责和具体履职方式。

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或者接受报告后,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重伤害未成年人或者实施其他严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致使未成年人面临人身安全威胁、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况的,应当立即制止,将面临紧急危险的未成年人带离危险环境,并通知住所地民政部门、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法进行安置;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条例规定网络培训不得对未成年人推送无关信息

第三个亮点在于《条例》规定,网络培训不得推送无关信息。为了让未成年人安全健康触网,新修订的《条例》设网络保护专章,对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网络权益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条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了网络保护的主体责任。考虑到网络培训、人工智能等新兴事物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条例》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培训应当严格审核内容,不得推送无关信息;而人工智能和算法服务应当便于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不得推送可能引发模仿不安全行为、诱导不良嗜好等信息。

对密室逃脱、剧本杀、医美等新型消费领域 条例对未成年人作出特殊保护规定

《条例》的第四个亮点在于在密室逃脱、医美等新型消费领域对未成年人作出特殊保护规定。《条例》对近年来颇受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进行了一定限制,避免其成为侵害未成年人的“隐秘角落”。针对目前部分剧本、场景不适合未成年人而造成其身心受伤的情况,《条例》明确,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不得允许其进入。将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的时间也限定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

同时,《条例》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必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紧急救治情况下无法取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同时,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

设立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

《条例》的第五个亮点在于设立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条例》就救济途径专门规定,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体系接轨,设置专席人员,负责受理、转接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诉求,收集意见建议,提供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咨询、帮助。

检察人员在介绍热线的同时,通过播放微动漫和讲解,着重介绍了由市检一分院研发推出的“彩虹桥进校园”小程序。市检一分院通过“彩虹桥进校园”小程序,着力打造未成年人身边的线上检察官,做实未检版接诉即办工作机制。

此次法治课面向全校师生举行,也是市检一分院在《条例》施行后的首场讲座。市检一分院表示,还将继续开展《条例》的学习和宣传,深入掌握《条例》的精神内涵,立足检察职能,以首善标准发挥检察之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倪家宁
校对/葛冬春

相关阅读
上海:呵护未成年人 检察院“三大员”成新标配
中国青年报 2024-01-03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元旦起施行 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体“安全网”
新华社 2024-01-02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年1月1日施行!这些全有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6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四大立法亮点
新华社 2023-10-30
禁止对未成年人网络欺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年起施行
首都教育 2023-10-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