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朱自清文学奖里的青年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6 13:00

近日, “2022年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蒙民伟人文楼413多功能厅举办。本届文学奖由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中文系、日新书院共同主办。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清华大学文科处副处长刘晗、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沈卫荣、日新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王中忱、中文系教授解志熙、中文系教授、文学创作中心主任格非等嘉宾出席,活动由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文系副教授贾立元主持。现场共有20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

活动开场,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沈卫荣回顾了自己与文学的故事,他提到自己年少时也曾有一个文学梦,高考考入历史系后又阴差阳错来到中文系工作。作为一名语文学学者,沈卫荣始终对文学充满敬意,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可以为自己、为别人创造不一样的世界的艺术,是想象之外的另外一重现实,文学是伟大的、崇高的。他谈到朱自清先生也曾在日记里提及自己常做担心自己课讲得不好的噩梦,这种诚惶诚恐的敬业精神值得钦佩,最后,沈卫荣也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希望获奖同学能继续追求文学的梦想,成为专业的作家。

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贾立元对本届朱自清文学奖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他表示,本届活动收到的作品,或关注凝重的现实,或书写青春的痛楚,或礼赞生命的坚韧,有的以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取胜,有的则以温厚的人性之光动人,彰显了清华学子的人文关怀、精神风貌和引人注目的才华。

颁奖环节,由梁晓声先生、解志熙教授、沈卫荣教授、王中忱教授分别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获奖代表郑彭畅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与生命体验,讨论了自己的获奖作品《台风天》是如何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之中生长出来的。青年作者将乡村城市化的阵痛、城乡夹缝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家乡的祭拜文化、割裂的乡愁等对生活的观察、经验与发问,写入了小说之中,使得小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引发了现场同龄人的共鸣。她提到,自己永远是家乡的过客,但总是要经过它。

梁晓声先生对郑彭畅的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也对郑彭畅提到的问题予以了回应,并期待其小说的影视化。梁晓声对比了郑彭畅的小说与自己之前的短篇作品《西郊一条街》,对当时中国的城乡问题与户籍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郑彭畅谈及的农村祭祀的意义问题,梁晓声谈到,在整个宇宙之中,星星碰撞、互相吞噬,只有地球幸存,我们已然进化成为人类,但仍保留着许多生命的本能,狐死当首丘,叶落必归根,因此古老的祭拜现象也并非无意义,而是一种人类的本能。最后,梁晓声用浓重的文字表达了对朱自清先生的敬意,他为朱自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深沉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并希望清华学子能够纪念朱自清,为中国的现在和将来努力加油奋斗。

最后,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格非教授总结发言。格非教授抛出了文学功能的问题以及在当今社会为何“非写不可”的问题。格非指出,首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写作能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空间,容纳更多的不同思想;其次,写作是一种对话,我们能在写作之中找到现实中难觅的知音与潜在读者;其三,写作也是与自我的对话,也是人的权利,即便有一天ChatGPT可以比人类写的更好,也不能阻止我们对于写作的热爱。我们需要写作,这便是意义所在。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21篇作品获第四届谢璞儿童文学奖
中国新闻网 2023-11-24
​2023茅盾文学奖之夜举行,五位获奖作家讲述笔下的“中国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0
文学|2023年第六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揭晓 青年作家杨知寒摘得首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7
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在即,会是中国作家残雪吗?
紫牛新闻 2023-10-05
ChatGPT对创作科幻文学影响几何?
中国新闻网 2023-0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