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协同更好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6 07:15
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产业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区域发展的质量与成效。从“轨道上的京津冀”,到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再到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特别是以区域产业协同牵引区域发展协同,不仅是把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而且是检验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方面。

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近日共同编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京津冀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协同机制更加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对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产业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区域发展的质量与成效。从“轨道上的京津冀”,到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再到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特别是以区域产业协同牵引区域发展协同,不仅是把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而且是检验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方面。

产业协同看北京,2014年以来北京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位推进;产业协同看天津,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构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77家,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3名;产业协同看河北,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制造业单位数区域占比由协同前的54.6%提升至2021年的79.3%。

协同发展看三地,2022年,京津冀地区工业增加值实现25114.4亿元,是2013年的1.5倍,年均增长4.5%,占全国比重为6.3%,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00多家,分别占全国比重达到12%和9%。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深刻调整,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发展高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任务也更加迫切。推进京津冀产业优化分工布局、协同创新、高端智能绿色化发展、优质企业群体培育、高水平开放合作等,将京津冀打造成为立足区域、服务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增长极和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任务更加迫切。

让产业协同更好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产业分工定位,把握区域差异,着力推动优势互补,既补各自的短板,又锻造共同的长板,把发展落差的势能变成协同发展的动能。不仅要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理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也要着力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力装备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让产业协同更好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就要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推动京津冀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打造产学研结合的跨京津冀科技创新生态,联合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通过加快创新成果协同转化应用,形成科技创新协作紧密、科创成果高效转化的区域产业创新体系。

让产业协同更好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就要探索建立跨区域重大项目、园区共建的协同招商、落地实施、利益分享机制。推进资质互认、信息互通,加快政务服务一体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从而更好更快形成产业分工定位更清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更深入,对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探索产业协同的新路子,合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更需着眼破解产业协作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靠根本性、突破性改革举措提供助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京津冀谋划部署协同发展重点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经济日报 2024-03-19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阶段
北京日报 2024-02-28
人相融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一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光明日报 2024-0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