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文件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聚焦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目标任务,日前,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在京启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指出,此举意在“重点培养一批中小学卓越教师,为教育家型名师队伍培养后备军和预备队”。
锚定“培养卓越教师”这一目标,我们可以怎么做?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科学技术无论如何发展,教师也不能被代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表示。
近年来,我国教师学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81.02%。
但与此同时,城乡之间、中西部之间教师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如何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发展?顾明远建议,将教育改革真正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具体而言,就是要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什么叫一节好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把现成的教材给学生念一遍、解释一遍,而是要让学生思考。”顾明远表示,聚焦学科领军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要,“讲课不能讲宏观、一般的道理,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归每个学科怎么讲好。”
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大单元”“大概念”“跨学科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新课标强调的不是教一节课,而是讲整个单元,这就要求教师将整个学科的逻辑体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讲清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顾明远说。
在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看来,“把课上好”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
“要把学科教学提高到学科教育的高度,即课堂上要以培育人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窦桂梅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往往取决于教师学养的深厚程度。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从课堂操作者变为课程创生者,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同样表示,教师首先是一名学科教师,“所以学科知识必须非常过硬”。
“你的过硬表现在哪里?首先你得是一个好老师,能把知识教明白。其次,你还要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比如关于学科基础性问题、课标中要求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等,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得非常透彻。”李百艳说。
同时,李百艳还主张,教师应把公开课当家常课来上,要“求真”。把家常课当成公开课来上,要有敬畏之心。
若干年前,李百艳在备战公开课时曾一度十分焦虑,后来儿子跟她说,其实你没必要那么卖力,就是“那么一回事”。李百艳好奇地问“是怎么一回事”?儿子的回答是“所有老师都是同一个套路,明知故问”。这句话让李百艳哑然失笑。
李百艳开始反思,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课堂上不能让教师明知故问,也不要让学生再明知故答,“我们要建设有生命力、有深度思考的课堂”。
当然,教师的角色还不仅仅在一名学科教师。正如窦桂梅所说,教师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顾明远同样表示,教育不仅仅是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培养人的心灵。
当“双减”政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学校落地时,教师应如何应对?窦桂梅的回答是,回到“班级”,寻找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在班级中“育人”。
未来学校无论怎么改变,学生80%的时间仍在班级里学习生活。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窦桂梅曾连续16年担任班主任,年年“带班”。成为校长后,她常常思考,清华附小自1915年就有了班级,今天我们将怎样聚焦到学校的班级,让孩子过好每一日的学校生活?窦桂梅认为,一个校长应把教师的成长当作学校的最高荣誉,让教师站在学校正中央。
为此她呼吁,教师应“回到你的班级,让新课程方案与你过去的经验产生化学反应,一起在‘双减’的背景下好好研究我们如何为学生做减法,增量又是什么?最终实现课内与课后育人的双重功能”。
“班级就是星辰大海,教育工作者只有回到班级现场,才能找到学科育人的意义和价值。”窦桂梅说。
文/记者 黄浩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