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辟谣平台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调查了社交平台上“医学科普”“养生秘方”等热门内容。记者发现,这些信息鱼龙混杂,发布者身份也非常多样。其中,既有养生机构或商家通过移花接木、后期编辑炮制的“老中医”“医护人员”,也有已经通过社交平台身份认证的医护人员在介绍医疗知识。他们说的内容都靠谱吗?
“医疗科普”变消费导流
“不管你是中医馆、牙科或养生馆,只要是与医疗相关,不用认证可直接利用平台做推广。”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主播发布了这方面内容。
“这一点都不意外,没有医疗资格的机构或个人学习MCN(俗称‘网红孵化机构’)的经验,有些通过认证的个人和机构账号,也是由MCN代运作的。”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曾勇(化名)说,行业里确实有不少医护人员在社交平台开设账号,运营目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具体来看,社交平台的“医疗科普”主要有两大类主题:一类是严肃科普,另一类是医疗消费科普。在那些推广“医疗消费”的账号中,很多内容经不起推敲。比如,有的医美项目使用的案例来自海外医疗机构的官网;还有的内容违反了医学常识,涉嫌夸大治疗效果或将不可同时进行的治疗项目叠加,观看者若相信,很可能被误诊误治。曾勇还观察到,很多涉医账户的最终目的是推动观看者选购服务,就算是有执业资质的“真医生”,他们在介绍内容时也存在“导医”“导药”倾向。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注意到这一情况。今年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该规章自5月1日起执行,为“假科普、真带货”的直播形式戴上紧箍。
部分平台也注意到MCN机构对涉医账号的影响,出台了限制规范。但从实际调查看,仍有MCN通过不同方式支持涉医账号引流导诊,平台的自律规范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公众有必要对社交平台上“白大褂”留个心眼。
涉医科普内容需严把关
今年2月,热门健康医疗博主“烧伤超人阿宝”通过认证微博吐槽:“没有吹不了的牛皮,只有无底线的骗子。”内容直指社交平台那些低质量医疗科普短视频。
在上海另一家三甲医院工作的范明明(化名)也有同感:“有些白大褂看似在做严肃类的医疗科普,但说的内容不可全信。”她觉得,社交平台上的“真医生”可分为知名医生、普通医生、推广医疗消费的医生等,“即便是前两种医生做严肃科普,内容质量也与个人水平密切相关。有的医生所在的医院不太知名,医生为了打造个人IP,热衷于通过社交平台做视频,但受制于从业经历,有些内容水分很大”。范明明说,不同医生各有专攻,虽有全科医生,但总体仍是“隔行如隔山”。所以,如果视频中的妇产科医生在介绍精神科内容、呼吸科医生在科普外科知识时,那可信度更低。
一方面,平台要承担审核责任,既要杜绝“假医生”登场,也要审核“真医生”介绍的内容。比如,通过设立专业人士联盟、加强平台审核等方式,减少“导医”或误导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对有志于短视频科普的“真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来说,要对科普内容负责,用心做。
最后,观看者要牢记,在社交平台上,哪怕是“真医生”分享的内容也只能作为参考,求医问诊仍应前往正规机构。
文/任翀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