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诉 | 扫码服务乱象背后 莫让便民科技变成“过街老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7 16:42

要点餐?先扫码;停车场缴费?请先扫码;要开发票?对不起,还得请先扫码……强制扫码关注才能点餐或者缴费、开发票的事屡见不鲜,也正是如此,近日北京青年报策划的《想开发票先关注公号?“强制扫码关注”为何屡禁不止》《先扫码再关注还得被迫看广告 停车自助缴费套路多》《“强制扫码服务”乱象背后,谁是真正的受益者》等有关“强制扫码”系列报道受到了广泛关注,一时间强制扫码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连《人民日报》也在4月27日针对本报报道发出了《“扫码关注”不能成为霸王条款》的评论,而北京市消协更是在第一时间与本报联动调研,就扫码乱象进行了专题研讨。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应用和电子支付的推广普及,自助扫码点餐、自助扫码缴费,已成了很多餐厅、停车场新选择,新消费方式的出现,既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便捷的追逐,也节省了商家的人力成本支出,让买卖双方均受益匪浅。无疑科技的进步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红利,应该点赞和推广,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这些科技便利背后,随着附加条件的加入,开始慢慢变了味——扫二维码的同时,消费者往往会被要求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甚至绑定手机,一系列繁琐流程走下来,不仅更加费时费力,还要和随时弹出的广告和所谓的“优惠活动”斗智斗勇,让本来为方便而设的“扫码服务”硬生生变成了商家收集会员,强推广告和诱导消费的“陷阱”。

上述这些变味儿操作,带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体验糟糕、操作麻烦,更有隐私泄露以及“被薅羊毛”等隐藏风险,比如要绑定个人信息,要允许获取地址位置,绑定后不断被推送各种广告,包括很多虚假和色情广告。拨开现象看本质,北青报记者的深入调查也证实,商家如此煞费苦心“求关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真正的受益者是这些商家。在他们的眼里,公众号粉丝就是财富“敲门砖”,粉丝量越大在广告流量市场的筹码会越高,不管是发送广告还是推送商品链接,都能从中赚得盆满钵满;而被大众日常忽略的个人信息,在他们眼中也蕴含着巨大的财富,透过这些大数据,他们不仅能充分了解顾客的消费习惯,进行精准营销;而且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不良商家还会与第三方平台交换利益,二次出卖个人信息数据等获利。

事实上,对于上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行为,监管部门早有约束,2021年2月2日,《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明确,要求各信息服务平台应当规范公众账号推荐订阅关注机制,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在履行法定义务基础上,不该再去设定其他门槛或者限制性条件。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总有“无畏者”铤而走险。此次,随着媒体的介入曝光,这些“便捷背后的陷阱”再一次进入监管视线,各级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尤其是北京市消协积极与本报联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和法律界人士进行专题研讨,对扫码服务背后的隐患以及法律风险进行研判,为后续提供消费提示,对行业敲响警钟提供专业支持。

不可否认,人类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必将回馈人类更便捷的生活,从在线购物到移动支付,从网上银行到数字化货币,就连眼下正火的以chatGPT为首的AI科技,未来也肉眼可见地将对我们的职场和生活产生颠覆性的改变。我们享受着科技迭代带来的红利,我们也乐于看见科技进步在阳光下运转。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先进科技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真正便利而不是成为新的门槛甚至作恶的工具?这也许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监管机构以及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来思考和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余美英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强制关注公众号、自动跳转广告,扫码支付怎么越来越复杂
法治日报 2024-08-31
法治日报:对强制扫码说“不”
法治日报 2023-11-26
北青快评 | 扫码点餐维权还需公益诉讼接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1
提升扫码消费的服务体验
人民日报 2023-10-09
扫码消费岂能“强制关注”
经济日报 2023-09-17
扫码消费岂能强制关注
经济日报 2023-09-17
半两财经|“扫码才能消费”将杜绝!北京出新规:不得强迫或诱导消费者关注经营者公众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半两财经|“强制扫码”系列报道最新:中消协将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