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I大师班杨凡开讲:不喜欢“唯美”两字 人生不可以贪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6 18:45

4月25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迎来了第二场电影大师班,中国香港摄影师、导演、作家杨凡与嘉宾主持林文淇教授展开对谈。两人以“戏里戏外的流金岁月”为主题,追忆与探讨杨凡的艺术人生,鼓舞青年创作者们继续求索于至简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之路。

讨厌“唯美”两个字 从来都是过很简单的生活

杨凡的艺术生涯堪称传奇。十六岁开始做摄影师,给梅艳芳、林子祥、刘德华、叶蒨文、张国荣等人都拍过照片。1984年,杨凡转型成为导演,不但拍摄了很多经典影片,如《海上花》《流金岁月》《游园惊梦》等,还挖掘了很多日后成名的演员。

1995年,杨凡将镜头转向更具挑战性的题材,拍摄了电影《妖街皇后》,并凭借该片入围了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1998年,他自编自导的电影《美少年之恋》获得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提名。2001年,他的长片《游园惊梦》被《时代周刊》特选为世界十大最佳影片,并荣获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2003年,纪录片《凤冠情事》在第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2009年,剧情片《泪王子》入围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除此之外,杨凡还深耕于写作领域,先后出版了《杨凡时间》《花乐月眠》《杨凡电影时间》《浮花》《流金》《罗曼蒂卡》等。他的散文、短篇小说集和世界电影回忆录等也以中文、英文和日文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这样一位涉足多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拥有如玫瑰般耀眼璀璨的人生,但杨凡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普通、很简单的人:“我生活在一个虚构的‘杨凡’的生活下面,大家觉得‘杨凡’很唯美,吃最好的,住最好的,开最漂亮的车子,但我从不是这样,我从来都是过很简单的生活。我出去的时候也没有要很多人拥着我,我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人。”

杨凡笑说自己最讨厌“唯美”这两个字。“其实我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人,我想这可能是我天生有挑战性。还有我受的教育,母亲和父亲给我的教育是一定要自食其力。所以我有很多自我的反省,你怎么才可以做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些贡献,我从小都是这样的想法。”

杨凡觉得很幸运,上天给了他很多机会,让他做一些东西出来,传递给人家,“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我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我总是觉得上天给了很多东西给我,那个时候才十来岁。但是我就知道我想写东西,想画东西,想拍照,把它留下来。时代给了我契机,要我做一些东西,传递给别人看。我写文章、拍照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所有香港那些唱片的封面都是我拍摄的。那个时候收入真是很好,但是我并没有特别想要很优渥的生活,我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把张大千的《桃源图》卖了,拍了《流金岁月》

作为摄影师的杨凡收入有多高?他说那时拍的一张照片可以换一幅张大千的花卉图或者一张简单的画。他给英国航空公司拍了广告的费用,他去买了张大千的《桃源图》,后来他把《桃源图》卖了,用这笔钱拍摄了电影《流金岁月》。

说起为何要做导演,杨凡说自己做摄影师赚钱很多的时候,他不满足了,想找突破,“我每次做一件事情的话,一定要突破自己,要在‘真我’里面再去寻找一个不同的我。我觉得很多画家他们画了几十年,也没有能走出自己的框框,只不过是在框框里面不停地改变。但我想要做得更好,这是我自己创作的准则。”

杨凡就这样停了工作室,在大江南北走了一年,“写了《少年游》,我又去了西藏三个月,拍了《西藏行》,这两本书对我的改变很大。做完了这两个项目之后,我就开始准备最梦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拍电影。中间有很多阴差阳错没有拍成,到最后我告诉我自己,假使你自己不帮你自己的话,没有人会帮你的。所以我就向朋友们凑了一些钱拍了《少女日记》,这是我第一部电影,讲的就是暗恋的感觉。”

对于为何想拍电影,杨凡表示是因为他可以把对文学、绘画、镜头的喜好,全部在电影中融合在一起,“我还学过音乐,会跳舞,电影可以让我把这些全都混在一起,然后交付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开心、很乐意的事情。”

选演员的眼光很好

被称为“唯美”导演的杨凡,镜头下的人物自然是极美的,也因此,周润发、张曼玉、张艾嘉这些大明星都愿意和他合作,而拍完电影,他们也和杨凡成为朋友,说及愿意,杨凡说除了把他们拍得美,另一个原因是与他们真诚相待,“我对他们都是很真心的,他们也都了解。我前两年得了一场大病,叶倩文跟张艾嘉每天给我送东西来吃,因为真诚,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杨凡的电影捧红了不少演员,他对自己的“眼光”也颇为自信,“我不谦虚,我确实有这种眼光,比如周润发和张曼玉因为《玫瑰的故事》爆红。”

另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是杨凡选吴彦祖演了《美少年之恋》,杨凡透露,他为这个角色找了很多人,甚至还找了刘德华,后来遇到了吴彦祖,杨凡一眼看中,“那时候有很多人来试镜,包括现在很有名的一些演员,我都没有感觉,我看到了吴彦祖的照片都没有让他试镜,直接问他可不可以演?他说演不了,因为没有演过戏,怕把戏演砸了,我说你一定可以演好,他就答应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到了今天大家提到吴彦祖,还是会说《美少年之恋》。”

让杨凡骄傲的另外一件事是《游园惊梦》找来了宫泽理惠,“那时候我要写一个关于昆曲的本子,两个女主角,一个是王祖贤,另外一个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张艾嘉问我谁最适合演这个角色?我说宫泽理惠,她说那你找她。我就真的千辛万苦找到了宫泽理惠,她本来因为她的厌食症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当时事业跌到了谷底,凭着《游园惊梦》,她的事业翻身了,到今天仍是日本的传奇女星,这一点我也感到很欣慰。”

亦舒哭了,是因为杨凡把她的小说改得体无完肤

杨凡曾将亦舒的《玫瑰的故事》和《流金岁月》拍成电影,说及和亦舒的合作,也是颇有趣味。

杨凡讲述说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少女日记》中,里面提到了亦舒的一本小说《偶遇》,就是因为这本小说,男女主角有一个感情上的沟通。

就这样,杨凡第二部导演作品就选了亦舒的《玫瑰的故事》,想找钟楚红演玫瑰,“我问亦舒《玫瑰的故事》版权卖了没有,她说没有,我说卖给我,我说我随便改?她说没有关系。我就把整个故事改了,电影《玫瑰的故事》跟小说版本是不一样的。我自己觉得因为我跟亦舒实在是年纪差不多,我们生活的环境、咖啡馆、看的电影,这些认识的人,这些东西都是同样的。我自己觉得我就是一个男版的亦舒,我把她的小说做了很大的改变。”

杨凡笑说电影拍好后,他找亦舒来看,亦舒看得落泪了,“我跟记者开玩笑说,亦舒看哭了,是因为杨凡把她的小说改得体无完肤。”

《玫瑰的故事》大卖之后,亦舒又卖了《流金岁月》给杨凡,杨凡说自己要加个人物“家明”进去,“亦舒说没有问题。我觉得拍摄这部电影我跟亦舒都变成一个人了,后来我看《流金岁月》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哪一句对白是我写的还是亦舒写的,当然几个很经典的对白是亦舒写的,但是基本我都分不出来是亦舒写的还是我写的。”

也因此,对于小说改编电影,杨凡表示创作自由很重要,因此他很感谢亦舒能够让他随意改编。

我已经年过花甲了,为什么要迎合观众

有辉煌也有挫折,杨凡的艺术生涯也曾遭遇过很多挫折,票房失利也好,口碑变差也罢,这些对于杨凡而言,都变成了一种激励。

起初,面对层出不穷的质疑,杨凡很不理解。但经过这种磨砺之后,杨凡又重新站了起来。“你每次经过一些打击,它都能给你增加很多能量,让你走向更宽阔的道路。” 

杨凡表示自己从来没有为了迎合某个影展或者是迎合一些观众,或者影评人,去做一些妥协,“我这么多年都没做过,我今年已经年过花甲,我也很老了,我突然间要迎合,我干嘛呀?你们为什么不来迎合我?哈哈哈哈。”

1682505598734.png

很多影评人说杨凡不发愁票房,是因为他拍电影不用求老板,自己只要卖一幅画就可以,杨凡说七八十年代是他赚钱最多的时候,他喜欢画所以收藏了很多,“天地良心我没有想到过投资,只不过就是喜欢这张画,所以我就在不停的买这些字画,都是我赚的钱可以负担的。后来拍戏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变成无价的了,一件一件的卖,可以支持我想要做得事情。所以我拍电影没有想到预算。有些人很有钱,他们不舍得拿自己的钱出来拍戏,你舍得吗?你做给我看,我杨凡就做到了。”

而对于如何保持初心?杨凡说这是个很难回答得问题,“你要在人生路途上自己找寻一个解答的方式。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你要永远记得,在艺术上面真善美三个字是最重要的,做人一定要真,眼光一定要美,心地一定要善。  ”

杨凡感激自己的幸运,“我也从来没有浪费我的幸运,我觉得很骄傲,我的父亲母亲都可以为我骄傲。”对于如何保持他的这份赤子心态,杨凡说非常简单,“不可以贪心,其实人生不可以贪心,你写作不可以贪心,拍摄也不可以贪心,因为有贪字你就会把生命变得很复杂,就不再纯粹,人生要简约、节约,不要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亦舒女郎:曾经这么“新潮”,而今已渐“过时”
曾于里 2024-05-10
陈冲电影大师班开讲 透露将演新版《喜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没有亦舒味,《承欢记》暴露女性题材剧创作困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7
大师杨凡:杨凡的唯美,有哪些不凡?
北青艺评 2023-04-28
北影节I张艺谋大师班开讲:电影人要放下“艺术家”的身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