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VIP服务被拆分售卖 导航软件也有知识产权纠纷? 法官:“吃透”新技术守护新业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6 17:22

“当时我办理了一个涉及导航软件的案件,其中涉及大量的计算机概念、术语和算法,资料非常多,案卷摞在一起得有二三米高,我要将它们都读完,一天下来脑子都不够用了。”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庭法官杨洁近日在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忆起自己当年审理的这样一起案件时,仍对面对的巨大信息量记忆犹新。

法官是法律的维护者,对于法律条文和概念如数家珍,但对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来说,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类涉及高新技术的案件,更有不少是处于时代前沿的全新技术,技术行业内的一些人都要从零学起。这些技术对于法官来说,可谓“隔行如隔山”,但不理解这些新技术,又难以做出公正的判决。法官们如何才能“吃透”这些新技术,破解“隔行如隔山”的难题呢?

太阳之下无新事?北知院法官:经常面对新业态一些案件前所未有

杨洁回忆说,当时她为了搞清楚案件所涉及的相关技术,除了让案件当事人提供的专家辅助人进行说明外,她还特意找到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调查官,面对面学习请教,“那一天我们聊了七八个小时,把所有弄不明白的内容都问清楚了,这对我了解案件,最后做出判决有很大的帮助。”

审判第三庭法官李迎新也表示,虽然人们常说“太阳之下无新事”,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所面对的很多案件都涉及新科技、新业态,一些案件的情况往往从未有过先例。

他介绍,现在不少视频网站会推出VIP服务,用户付费才能收看部分作品。但有人盯上了这种服务,将一个VIP账号拆分成多个周期,再转租给多个人,“有的人买3天,有的人买5天。这类案件都是伴随着技术的新发展、时代的新变化出现的,这就需要法官不断学习,了解业界的新情况,这样才能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李迎新说,作为一名法学专业毕业的学子,最开始接触到数据集合整体搬运的涉及新技术的案件时,需要迈过一个技术的“门槛”,为此他会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去学习技术背后的知识。“除了阅读相关行业的资料,我也会找该行业的资深人士请教该行业和技术的背景知识。请他们从自己业内的角度来给我讲讲行业的标准,如何看待类似的情况,我会认真听取这些从业者的意见,然后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处理案件。”

李迎新说,比如有一次涉及游戏软件的问题,行业内的资深人士给他详细讲解了程序员的工作内容,相关的软件模块之间如何运作,把案件涉及的术语用通俗的话解释出来。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四个小时,通过把问题掰开揉碎地讲清楚,李迎新深入了解了案件背后的相关技术问题,了解到的这些情况都帮助他最终顺利做出了判决。

审判监督庭法官宋鹏也坦言,相当一部分法官还是纯文科专业出身,在审理涉及计算机软件、化学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类案件时,要先将技术方面的争点问题提炼出来。“这要求法官有比较好的审理思路和技巧,引导当事人把技术问题进行清晰、充分的阐释。很多技术类案件的当事人本身就是研发主体,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具备将相关技术问题解释清楚的能力。”宋鹏表示,除此之外,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专家辅助人制度,当事人可以让本单位或者外邀的技术专家出庭,给法官们讲解相关的技术问题。

宋鹏表示,法官们还会在平时自学一些相关的技术知识,看看相关的科普视频,对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术语和内涵有基本的了解。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法院还有专门的技术调查官,“技术调查官都是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技术知识非常熟悉的专业人员,如果我们认为当事人对技术事实的陈述不到位,我们通过自学也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技术原理,而这些技术问题又是案件审理的关键时,我们就会请技术调查官来参与案件的审理。”

最后,在部分一审案件中,还会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其中一些人民陪审员就在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中工作,不少人都是其行业里的精英,通过邀请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背景给法官提供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撑。

法院也有“理科生”:理工专业背景让我从容应对技术类案件

不过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也有不少法官本身就具备理工科方面的知识背景。审判第一庭法官陈勇自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4年11月成立时起就在该法院工作,他介绍,虽然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但在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中,接近40%都同时有法律和技术背景。陈勇拿自己举例说,他本科专业是机械和材料,研究生才转学法律。

陈勇介绍,“我曾经做过造船工程,对工程技术有天然的亲切感。我也愿意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了解当事人的发明、技术方案的形成过程以及其需要保护的内容。”陈勇表示,他看专利文件的时候,从来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他觉得这是了解一个行业前沿技术的机会。

虽然如此,陈勇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通信、化学等之前相对不熟悉的领域,他表示,虽然每个案件涉及的技术领域可能不同,技术方案的理解有时也并不容易,但他对每天的工作都充满热情,“每个案件都涉及不同的技术,都让我特别有新奇感,每天都接触新事物,这就是我工作热情的来源。”

陈勇说,专利本质上是以公开换保护的制度安排,判断是否给予创新主体这种独占权利,既不能放弃对创新高度的要求而损害共同利益,也不能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否定创新付出。他介绍,专利法官往往会将自己代入研发人员的角色去还原创新过程,多年前他曾经审理过一个涉及地面瓷砖的案件,尽管行业标准规定有裂纹的瓷砖属于赝品,但商家研发出了一种模仿自然状态的表面有凹陷的产品,市场反馈很好,“对突破技术偏见的创新,应当鼓励和支持,技术就是在不断否定和怀疑中发展。”

同样有理工科背景的还有法官杨静,她读书时曾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在她看来,面对一些涉及计算机的案件,自己的学科背景能让她更从容地应对,还可以就一些案件中的概念请教专业人士。此外,杨静还关注了几十个相关领域的专业微信公众号,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了解法律、相关行业的最新情况。

“我们法院还建立了多名院士领头的创新保护专家委员会,他们和技术调查官一起,组成了更加全面的知识支撑体系。很多技术调查官常年奋战在科技一线,对于技术非常熟悉,但对于一些宏观上的政策了解相对有限,院士等专家委员会成员对行业的总体情况更了解,也更能站在宏观层面给我们提出相关领域的建议。这样我们在审理的时候也能在更宏观的层面做出公正的判决。”杨静解释说,知识产权类的案件判决,还需要考虑国家政策、产业发展,需要从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候,院士给我们讲了一个情况,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整个行业的状况,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判断。”

陈勇也表示,创新保护专家委员会的首批专家就包括了14位两院院士,“在审理一些技术案件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了解相关的专利技术在国家行业发展中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院士们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极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除此之外,陈勇介绍,法院约35%的人民陪审员均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背景,能够帮助法官在相关技术案件中进一步查明事实,公正地审理案件。

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染上“职业病”法官:看到什么都会想到知识产权

宋鹏表示,作为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他和同事们都非常关心当下的科技前沿进展,“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区块链取证技术,刚刚听说的时候,我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但我非常关注,因为这既属于技术问题,又和法律有关联。”宋鹏表示,为此他查阅了不少资料,查询其他法院就涉及区块链取证的案件做出的判决。后来宋鹏审理的案件也出现保存在区块链上的证据时,他就能从容应对,“我们需要先关注,走在时代的前面,这样才能在遇到新情况时顺利地做出判决。”

宋鹏介绍,现在不少案件都会涉及算法,算法也是很多科技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在一些案件中,宋鹏和同事也要研究案件所涉及的具体算法,“有时候基本的原理能够大致明白,但算法底层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还是希望能够搞清楚,为此我买过好几本书自学,平时也会看看关于算法、数字经济方面的信息,争取可以跟上技术前沿,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更好司法保障。”

审判第一庭法官刘炫孜也表示,保障创新是知识产权法院的一项重要使命。去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公开宣判了新专利法实施以来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诉讼案。他介绍,“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药品企业的创新而设置的。“以往原研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之间产生了专利纠纷,需要等到仿制药上市后才能诉诸法律程序,但现在通过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原研药企业可以在仿制药企业审评审批的时候就提起诉讼,有效避免侵权的仿制药投入市场。如此可以更好地保护药品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保护药品创新,同时,也能促进仿制药高水平发展。”

他表示,作为一名从事了10多年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法官,对于知识产权的关注已经渗透到了他日常的生活之中,“比如:在路上看到一个商标,我就会不自觉地思考它是否存在被抢注、仿冒的情况;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会思考这个视频是否有被侵权的风险。”他表示,实际上知识产权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现在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其芯片设计涉及到知识产权、外观造型也涉及到知识产权、其中的App、听的音乐、看的小说同样涉及知识产权。守护好知识产权,就是守护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有着同样感触的是法官杨洁,通过她所办理的那起涉及导航软件的案件,她掌握了大量编写导航软件的相关规范、逻辑,“我不是很认路,经常用导航软件,可经过那次审理,我现在用导航软件时也会不自觉地去思考这些导航的功能设置是否可以更加合理,提示是否可以更加优化了。”杨洁笑着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董一凡

相关阅读
去年北京法院审结知产案件7.4万余件 对故意侵害知识产权且情节严重加大惩罚赔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0
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格局基本建成
法治日报 2022-10-20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发布计算机软件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8
壹现场丨北京律协举办“创新与未来——京津冀沪粤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研讨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6
最高法: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1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三年来受理案件9458件
新华社 2022-02-27
中国法院网开“直播课” 重庆法官现场解读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中国新闻网 2021-12-03
壹现场丨一粒种子也有知识产权?北京知产法院将这样护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