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男孩为治大片胎记埋入扩张器 妈妈:头上脸上鼓包越来越大 活动睡觉都要看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9 20:14

近日,一段三岁男孩为治大片胎记脸上埋扩张器鼓包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4月19日,男孩的妈妈袁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孩子脸上的胎记是先天性的,随着孩子长大胎记已经超过了10平方厘米,覆盖到眼睛、鼻子、额头、头部。

她想尽快为孩子处理胎记,最大程度降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的头部和脸部已埋入两个扩张器,以此撑大正常皮肤,养出来的多余的好皮肤将用于胎记部位植皮。目前,扩张器已埋入一个多月,每周要打两次水以撑大扩张器,孩子脸上和头部的鼓包也越来越大,睡觉和平时活动都要看着他,防止压破扩张器。

三岁男童为治脸上大片胎记植入两个扩张器

袁女士来自江苏苏州,其儿子程程(化名)今年3岁,右脸上的黑色胎记也已经陪伴了他三年,也随着他的长大越长越大。袁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2020年2月14日,她生下了程程,之前的产检一路绿灯,孩子出生后脸上却长了一大片黑色胎记。“为此,我在月子里就情绪不好,经过家人疏导,我就想着要尽快给他处理掉,在身体和心理上尽量别影响他的成长。”

袁女士说,孩子刚满月,她就带其到南京的医院面诊,医生给出了埋扩张器养皮并多次植皮的治疗方案。“因为手术要全麻,最早也要等孩子三岁,还要一年做一次手术,我觉得太折腾了,从身体上和心理上来说孩子可能都受不了,就放弃了这个方案。”

但袁女士并没有放弃让孩子变得更好的努力。为了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样,她并不会因为孩子脸上的胎记就让他呆在家里,反而更多地带他出门、见世面。“就怕他越在家里呆着,心理上越觉得自己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他说话比较迟,发育迟缓,我带他上早教班,有的小朋友对他脸上的胎记会好奇,但经过大人引导,其实这并不影响小朋友们相处。我也会跟他说没关系,这个胎记以后我们会去处理,他自己也答应以后要去处理的。”

虽然孩子是答应了,但真正要看医生治疗了,程程其实是抗拒的,因为怕疼。袁女士介绍,经别人介绍,在孩子两岁半时,她带其到上海的医院面诊,并确定了埋扩张器养皮、植皮的治疗方案,经过小半年养皮,顺利的话可一次性植皮。“2月24日,程程已经做了手术,埋入了两个扩张器,一个在头部,比较大,一个在脸部,比较小,每周二、周五需要到医院打水养皮,以此把好皮肤撑大,养够了皮再把胎记部位的皮切掉并进行植皮。”

孩子脸上头上鼓包越来越大 为防止压破扩张器活动和睡觉时都需看着

据病历材料显示,程程的胎记属于头面部黑色素痣,在右面部,覆盖额部、右眼睑、鼻背部、颞部,约10.5cm×10.5cm,形状不规则,质地柔软,略高出体表,部分毛发生长,边界清。袁女士说,这个胎记不仅影响外貌,她更担心时间长了黑色素痣会有癌变风险。

为了养出正常的皮肤,程程的扩张器其实埋在了胎记以外的部位,两个扩张器也根据胎记部位需要的皮肤来确定大小。“比如胎记覆盖了头部、额头、眼睛和鼻子,头部需要的皮比较多,所以在头皮部位埋的扩张器比较大。我们现在每次打水大约50毫升,随着打水次数增加,扩张器越来越大,头上和脸上鼓包也越来越大。”

袁女士说,程程原本就是过敏体质,埋入扩张器一开始不太适应,会呕吐、嗜睡,孩子也比较抗拒。“现在打水都空腹去,这样好一点。为了防止程程平时活动中磕到扩张器导致破损,在家里我们大人也要一直看着他,出门的时候就用手推车,防止他摔倒,睡觉的时候,为了防止他压到扩张器,我们也要看着他,给他翻身侧到另一边睡。”

家属为筹植皮手术费在网上发起求助欲筹款15万元

为了方便就医,袁女士和婆婆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住下来,每个月的房租就4500元。“离医院近一点,要是孩子有什么情况去医院也方便,但在市中心就比较贵。目前,给程程看病和房租、生活费,我们已经花了近十万元,大多是跟亲戚借的。”

袁女士算了一笔账,其公公前两年因动脉瘤就医花了十几万元,其爱人大专毕业不久就结婚了,家里的积蓄并不多,而孩子后期的医疗费还没有着落。“孩子爸爸每个月工资五六千元,现在孩子在看病,他能加班就加班,加上加班费一个月七八千元,都用来给孩子看病了,但还不够,而孩子爷爷每个月收入两三千,基本刚好覆盖我们的生活费。现在我和孩子奶奶都在上海陪他看病,我之前每个月三四千元的收入也没了,最近我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卖货,想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目前,袁女士已经在水滴筹平台发起求助,筹款目标是15万元,目前筹得的金额不足万元。她说,因为之前已经跟亲戚借过钱,现在也不好再开口了,希望大家帮帮忙,至少先把孩子养皮到做植皮手术的钱凑出来,“手术后还得修复,15万估计也不够。”

实习生 朱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王朝
校对/董一凡

相关阅读
Qnews|脸长巨大黑毛痣 6岁“熊猫宝宝”通过手术成功“换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7
文学丨梁鸿鹰:翻看着发黄变脆的纸页
当代 2021-05-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