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科交叉交融在未来大有可为
中国青年报 2023-04-14 10:15

在教育部最近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里,专门提到:要“推动文科间、文科与理工农医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理科交融的问题,一时间引发人们的热议。到底出于何种背景,让有识之士意识到文理科融合的现实必要性?

以笔者的观察,传统文科专业毕业的人,想必大多都能一二三四说出一堆劝人“别读文科”的理由。记得大学古代文学课上,老师就曾说:“同学们,以后如果你们的毕业论文想写古代文学方向的,记得千万别写唐诗。因为《全唐诗》里收录的所有诗人,哪怕是最不出名的,都已经有人专门研究过了。”此语恰好点到了传统文科的尴尬之处。跟理工类学科大多发端于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不同,传统文科比如文学、历史、哲学等,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往好里说,这些学科传承悠久、底蕴深厚;往坏里讲,这些学科的包袱太重、前辈大师太多、想要创新突破的难度太大……最重要的是,实用性太差。甚至有专家教授曾直接建议:普通家庭的孩子,慎选“文史哲”。虽然这话招致不少反对意见,但站在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道理。同时,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科该何去何从”的思考。

但是,能够结合实际的文科专业,会给从业者带来更多机会。实现文理融合、文科专业升级改造的途径之一,就在于要结合实际,让文科更加实用。以新闻学为例来看,长期以来,业内都有“新闻无学”的说法。但最近这些年,随着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的崛起,诞生了一大批既无科班学历背景,也没有媒体从业经历的自媒体达人,这对传统的传媒教学造成了巨大冲击。作为回应,很多高校的新传学院纷纷开设起了网络新媒体等课程,引入许多其他的专业包括理工类的技术工具,催生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这就给相关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前景。

现实给人带来诸多启示:一方面,传统文科有其优势,比如较好的文字功底、较高的审美等,应该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为了因应现实需求,传统文科必须创新转型,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与别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度的交汇融合。

事实上,跨专业的融合、交叉学科的兴起,是这些年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新现象和新趋势。不仅文科在探索尝试与理工农医学科的交叉融合,理工科也纷纷开设人文课程,努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毕竟,大学之道在于培育拥有健全心智品德、完整知识结构的人,而不是一个专业技工。

即便站在功利的角度上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写作在内的很多基础工作正在被机器逐步取代,未来文科生要想不失业,就必须在学科交叉地带、原创内容领域寻求突破。

不过,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要想实现学科间交叉融合,特别是文理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由于高中阶段就早早文理分科,许多文科学生的理科功底十分薄弱,这严重限制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好在最近这些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省份取消文理分科,转而采取“3+1+2”的高考模式。同时,大学也逐渐开始推广通识教育,鼓励一二年级学生跨专业选修各种课程。

但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在社会层面,像科技馆、博物馆等机构也应发挥各自作用,加大科普力度,使得理化生不再只是面对枯燥乏味的定理公式,同时也吸引更多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文科生对理工农医也有浓厚的兴趣了,文科与理工农医学科的交叉融合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文/涂格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新技术推动文科教育向“智”而行
科技日报 2024-07-29
培育数字人才,高校大有可为
中国教育报 2024-05-30
北京语言大学4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获批
北京语言大学 2024-05-29
聚焦文理交叉创新研究发展 首届文理交叉论坛在人民大学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大有可为
经济日报 2023-09-10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光明日报 2023-07-07
教育部:加大紧缺人才培养 2022年理工农医类本科招生比例过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23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结束 专业硕士报考人数超过6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