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央企集体打“李鬼”的启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0 16:52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又有“傍上”央字号招牌的“李鬼”遭到打假。与通常在企业名称上混淆视听的伪央企不同,这次被揭露的假央企连“坑”多家真央企,导致被其“股东”集体打假。近日,国家电投集团、中核汇能、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均发表严正声明,“怒斥”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假冒行为。

央企是中央管理企业,无论是企业发展历史、规模实力还在知名度等,都在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正因为如此,不少“李鬼”冒充央企“子公司”“孙公司”混淆视听、招摇撞骗,打着“央企”旗号牟取利益。对此,2021年26家央企通过多渠道合计对外公告353个假央企,去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公布175家假冒中央企业名单。

尽管此前有关方面已经通过公告揭穿假央企,但仍有新的“李鬼”不断冒出,例如这次出现的“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假冒真央企的行为更为大胆,不是简单在企业名称上“傍”真央企,而是把国家电投集团等真央企登记在工商资料中,变成自己的“股东”,如果以此忽悠、蒙骗公众和合作伙伴无疑更逼真,对真央企的形象伤害更大。

面对更恶劣的假冒行为,这次被假冒的真央企反击力度更大。比如国家电投集团除了声明国恒基业等3家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央企,其一切行为与自己无关,提醒各界防范风险外,还向有关部门报案、举报。也就是说,这些反击动作既划清了与假央企的关系,还通过依法维权直接打击假央企,有望让“李鬼”付出更大的违法侵权代价。

通过报案,有望让假央企有关责任人被追究刑责。因为国恒基业等公司更改工商资料时,很有可能伪造了相关材料,一旦被公安机关查实,或将以伪造印章罪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通过举报,有望让公司登记机关介入调查后撤销此前的工商变更资料。可以说,这番“组合拳”是真央企打假的“教科书式”操作,让假央企梦碎且代价高昂。

此外,中核汇能和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也通过严正证明“怒斥”假央企,既戳穿假央企“画皮”,也提醒各界防范风险。其中中核汇能还表示“将采取必要法律措施”以维护合法权益。当真央企集体打假,显然让假央企难以招架。对于其他真央企的反应,以及这种打假行动的后续,我们应持续关注,给维权行动支持,对侵权行为说不。

此次假冒央企,再次提醒我们,仍有某些行为人不死心,希望“傍上”真央企招牌走捷径、谋私利,完全不顾及对真央企形象、权益的伤害。为防止假央企再出现,首先,真央企应建立健全打假机制。一方面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假央企及其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央企内部要有专人负责打假事务,包括监测市场、对各种侵权行为采取法律行动。

另外,也需要各地公司注册登记机关,对涉及央企的工商资料进行严格核实,尽量不给“李鬼”假冒央企的机会。近些年,有企业在注册名称上假冒央企,有企业在工商资料变更等方面搞假冒,呈升级趋势,侵害真央企权益,扰乱市场秩序,潜伏着诈骗等风险,所以,公司注册登记机关要对涉及央企的注册信息严加审核,从源头上进行围堵。面对“李鬼”假冒央企侵权行为,真央企就应该以“组合拳”、集体行动等方式坚决维权。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