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宋人笔迹里的密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2-26 19:00

在读大学以前,我只是感觉自己的钢笔字写不好,不过还没有到令我难受的地步。念大学时,同寝室有个女生的钢笔字写得非常秀劲潇洒,我就开始对自己的字感到羞愧。后来,我虽然没有专门练,但竟然也慢慢写出一种我喜欢的字体来。到我准备考研时,我的笔记本读起来令我很享受,因此也不厌倦学习。

笔迹中是否透露了一些人性密码,我不能肯定。但在我所知的一些例子里,说完全没有,似乎也是不可能的。比如我父亲,他的钢笔字和毛笔字都偏瘦长,中宫收得很紧,而下摆却十分舒展,这让人想起嵇康,我父亲的性格就跟嵇康有点像。就我自己而言,握钢笔字所用的手势和力道与用毛笔有点像,如果对笔迹有点研究的人看了,也许能猜出,我早先的笔迹表明我是一个缺乏理智的人,而我现在的笔迹,却透露出我是一个懂得妥协、喜欢有秩序的人。

写完《千面宋人》以后,我更加认为笔迹与人性之间有一种默契的关系。

翻阅北宋前中期名臣墨迹,无论是从字形、格式,还是称呼,大致能想象他们中的很多人行事有度。苏轼有一次在朝中值班时,看到庭院里前辈大臣们留下的花木,非常感慨地回忆起他们的君子之风。

范仲淹留下了好几卷墨迹,他在起首写自己的名字“仲淹”时,都是写得小小的。字间距相对比较平均,字体比较宽博却又有点收敛,结尾的称呼非常周全。看范仲淹的字就会想象一位个头比较高大,行步中正,满脸诚实的人。范仲淹比宋仁宗年长21 岁,胸怀家国天下、持身忠耿,即使被放逐在最偏僻的地方,他也会发光。因为有光,韩琦才会喊他一起去延安抗击入侵的西夏;因为有光,年过半百的范仲淹毅然奔赴战场;因为有光,才会披荆斩棘推进庆历新政,从此成为研究宋代文史不可回避的人物。范仲淹是宋人中的丰碑,也是中国士大夫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灯塔。

“铁面御史”赵抃居然也留下了一卷墨迹,他的字写得偏瘦长,上下都束得比较紧,一看就能猜测他是一位比较谨慎的人。赵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小事都能证明他是中国优秀士大夫的代表。尤其令我感动的是,他在江西任职期间,发现有些贫穷的官员死在江西后无钱回乡归葬,有的就地埋葬,有的则将灵枢寄放在寺庙里。赵抃下令造一百艘船,分发给客死当地的外地官员家属,让他们将死者运回家乡归葬祖坟。这一直击灵魂的义举,估计会令很多官员热泪盈眶。宋代很多官员都死在外地,而长途运送灵枢的费用又特别贵,以致很多人死后无法回到家乡。《千面宋人》里提到的人物,很多都是客死异乡,如范仲淹、余靖等,另外欧阳修和黄庭坚的父亲也都是客死异乡,黄庭坚因为家穷,父亲一直葬在广东。赵抃去世后,皇帝点名让苏轼来写墓志铭。

欧阳修与赵抃是同一年的。也许是欧阳修饱览古人碑拓,他的点画和结体都比较古雅,单个字欣赏起来饶有趣味,但不太在意章法,通篇不太在意字与字、行与行的呼应,这大概可理解为,欧阳修是个相对比较理智的人,但并不完全循规蹈矩。欧阳修比范仲淹小18 岁,比仁宗大3 岁,是宋代少有的在文学、史学、政治三大领域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这可能是祖坟冒了三股青烟,可惜欧阳修去世后,并不愿意归葬祖坟。欧阳修一生贴得最紧的人可能是韩琦,欧阳修可能会不买范仲淹的账,但不会不买韩琦的账。韩琦交给他的事,他一般会迅速完成,以至于到最后两人成为政治盟友。欧阳修搞掉了北宋赫赫有名的将军狄青,帮韩琦打通了登上第一把军事交椅枢密使的最后一道屏障,狄青很快抑郁而终。韩琦当上宰相后,也不忘拉欧阳修一把,欧阳修最终坐上了副宰相的位置。政治上的成功帮他赢得了文学与史学上的话语权。

蔡襄的字常见有两种,一种是标准的楷体,另一种是行楷。如果收件人的身份十分尊贵,他往往会用楷体,比如给皇帝写信;或者是抄写存档资料,比如他自己的《茶录》,以及为欧阳修抄写的各种欧氏诗文。而一般的书信,他往往会用行楷。蔡襄是学霸,于书体一事,也是通晓法度,不逾矩。他的行楷很文气,点画轻重之间很有度,牵丝映带流转自如,却又不失严谨。他心情沉重时,用笔会比较沉静,遇到开心的事,他的点画也会飘起来。蔡襄的性格比较温和,对于人和事,都不特别计较,于人情世故又比较周全,上至皇亲国戚,中至同僚故旧,都愿意与他交往。加之他通晓书法,精于茶艺,熟知他的人更多。蔡襄拥有社交资本,却不往雅集中凑热闹,平日里只与几个特别相识的朋友玩文房,品茶艺。也许因为他是这么一位靠谱的人,所以很多人愿意帮助他。在宋代这么多士大夫中,蔡襄是相对比较幸运的一位,他年少即一举金榜题名,很早就踏入仕途。宦途平稳,即使偶有不顺,被外放的地方也主要是在自己的家乡福建。他最高位置达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晚年病逝于老家,寿终正寝。

吕大防个子很高,声如洪钟,却面目清秀。从小行事稳重,对待家人像对待宾客,上朝时仪容整肃,给神宗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官至哲宗朝宰相。吕大防的字结体中正,笔画收敛,有古人风度。

曾布算不上字写得好的人,他的字结体比较方正,但有些笔画却常常“旁逸斜出”,感觉是个偶尔会出状况的人,也是一个不容易被搞定的人。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非常聪明而有心计,在王安石改革运动中,他使尽手腕,最后几乎是被改革派和反对派同时认定为小人,晚年贬死异乡,落入“奸臣传”。

苏轼的字迹可以分两种来看,一种是相对比较工整的楷体,另一种是相对比较放一点的行书。二者结合来看,苏轼是一位在守规矩与超越规矩之间不断徘徊的人。他本性忠直而善良,必要时候,他懂得低头。他落魄的时候会哭泣,得意的时候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但也许是受其父亲苏洵基因影响,有时候苏轼会表现出刻薄的一面。黄庭坚评苏轼的字有点“媚”,我觉得还挺是那么回事的。

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老师喜欢用诸葛笔坐着写字,学生喜欢用散卓笔站着写字。学生嘲笑老师的字像是石头压在蛤蟆上,老师嘲笑学生的字像死蛇缠在树上。黄庭坚从小学习写楷书,后来一直教人写楷书。等后来看到苏老师写的楷书后,就不敢擅为人师了。黄庭坚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荡桨体”,看起来像一位穿着宽袍大袖、腰束玉带的君子携着一股风向你走过来。黄庭坚在政治上几乎从未得意过,而在学术上,无论是诗歌创作与理论,还是书法修为上,都算是开宗立派的人物。黄庭坚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他被贬重庆后,心情极度灰暗,倒不是因为无法享受京城里的各种繁华,而是痛苦于一个读书人,一个士大夫,被放逐到山沟里后他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后来他从孩子的读书声中领悟到,一个读书人,一个士大夫,即使被皇帝遗忘在无法想象的偏远山区里,他仍然可以通过教育当地儿童的方式彰显他的价值,他当上了山村老师,灵魂再次升华。第二件事,黄庭坚曾娶过两任名门闺秀,但两位夫人都早逝。黄庭坚警觉到自己可能“克妻”,所以不再娶妻,以免害了人家姑娘。黄母将自己的贴身使女给黄庭坚当小妾,小妾生了一个儿子,黄庭坚非常喜欢。小妾一直是侍女的身份,孩子们都不能叫她母亲。黄庭坚被贬后,全家日子过得十分辛苦。黄庭坚不懂耕种,家中事务,全是这位小妾操劳。黄庭坚最后被贬往广西宜州,大年三十途经长沙时,小妾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点吃食,全家人开开心心过了年。黄庭坚郑重地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都要叫她为“母亲”。这一声“母亲”,是拆除了一道壁垒。哎,朝云跟随苏轼这么多年,病死贬所,也没能得到这个“恩赐”。

同样是写草书,杜衍的字比米芾的字要工整得多,杜衍行事沉稳,思虑周密,米芾天性烂漫,无所拘束,草书也是各有特色。

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的书法是可以用来观摹的,他留下的墨迹还挺多。赵构的笔迹有法度,有姿态。他不会在两种风格中徘徊,而是前后相对比较如一。看赵构的墨迹,大体能猜测他不会是一位头脑发热的人,他对自己很了解,就像他对书法的法度一样清醒。所以他在如此仓促、混乱的局面下能安然无事,寿终正寝。

翻阅上百封宋人墨迹,就像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古人所谓“见字如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赏读|《年少早识苏东坡》:“东坡居士”的由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2
历史|苏轼、欧阳修的母亲如何带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7
历史|苏轼、欧阳修的母亲如何带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6
赏读|周重林:我很馋苏轼的那杯茶,于是才有了这本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历史|植树绿化大使,非你莫属! ——欧阳修的诗、树与远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4
历史|植树绿化大使,非你莫属! ——欧阳修的诗、树与远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4
赏读|凌金铸:中国文化简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0
士大夫如何做“孝子”?
北京晚报 2023-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