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轻轻地走近你,抚平你一身伤痕,为你披上绚丽彩衣,你是我的心之所系……”这首“情诗”,出自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高小龙笔下,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三十余年,他将文物视若珍宝。一顶帽、一杆笔、一张地图、一部相机,高小龙以一件件国宝为线索,将隐藏于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和非凡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
先后在市文物局机关、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等单位工作,承接国家和北京市文物局多项研究课题;为电视专题片《古都北京》撰稿三十集;出版文物专著《漫游北京中轴线》等近十册……从小在前门大街四合院里长大,高小龙的“简历”上自然少不了古都京味儿。
他掰着手指头细数:“三十多年来,我跟随一线考古人员到过京杭大运河沉船挖掘现场,见证了圆明园首次考古发掘,也钻进胡同到百姓家里寻过老城墙砖。每次走进现场,都能越发感受到,首都历史文化魅力无穷。”
上世纪90年代,京城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砖行动”,市民自愿捐出40余万块老城墙砖,抢修北京现存最长的一段明城墙。“当时,许多市民缺乏文物保护的意识,很多掉落的明城墙砖都被拿去修建自家房屋了。”高小龙回忆,他跟随时任市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走进一条条胡同、一座座大杂院,看到旧砖就劝居民捐献,“有些百姓家中的水池子、台阶都是用城墙砖垒砌的,有的砖上还刻印着铭文,太可惜了。”也是这件事,让他意识到,增强百姓文物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最令高小龙念念不忘的,当属圆明园文物的寻宝之旅。“我曾到过法国枫丹白露宫,追踪圆明园流失在外的文物。在古堡展厅里,我见到了这些国宝。”他描述,从高大的龙椅、屏风,到精巧的插屏、印章,每件文物都拥挤地罗列在玻璃柜里。多幅巨大的缂丝画糊在头顶的天花板上,画中双手合十的佛祖和跏趺而坐的观音显得格格不入。“这可是我们的国宝文物啊!”他的语气中尽是无奈。
痛心之余,高小龙决心通过自己的笔和镜头将国宝文物的故事传播给更多人。在他最新出版的《国宝沉浮》一书中,“北京人”头盖骨、圆明园兽首、景德街牌楼、第一版中文版共产党宣言……这些文物通过一段段鲜活的故事生动了起来,国宝历经沉浮的历史,也呈现出了清晰完整的脉络。
高小龙说,相比于撰稿人、研究员等称呼,自己更喜欢别人称他为文物的“歌颂者”。“历史文物有无穷的魅力和内涵,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去了解它,就一定会被它吸引。”笔耕不辍,脚步不停,他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己的文字,爱上历史,爱上文物。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