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诗词 | 初春时节,共读陆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1-30 11:00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公元1125年11月13日),卒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推送由著名的宋代文学研究者莫砺锋先生撰写的三篇陆游诗作鉴赏文章,摘自《宋诗鉴赏》。

金错刀行〔1〕

黄金错刀白玉装〔2〕,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3〕,南山晓雪玉嶙峋〔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5〕,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注释

〔1〕全诗选自《全宋诗》卷二一五七,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时陆游在嘉州(今四川乐山)。金错刀:嵌有黄金纹饰的宝刀。

〔2〕白玉装:刀柄上嵌有白玉。

〔3〕天汉:汉水。

〔4〕玉嶙峋:指积雪的山峰层次堆积,色白如玉。

〔5〕“楚虽三户”句: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鉴赏

相传宝剑有灵,《晋书·张华传》载,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特向望气人雷焕请教,雷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后果于丰城狱屋基下掘得宝剑一双。故唐人郭震《古剑篇》云:“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陆游作此诗时,刚离开南郑边防不久,因痛失杀敌报国的良机而郁郁于怀,于是借咏刀以言志。此刀金错玉装,然未得其用,如遭埋没,故夜吐光芒。诗人年近五十,奇功未立,乃提刀独立,环顾八方。《庄子·养生主》写庖丁挥刀解牛,游刃有余,然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诗人反用其语,描写壮志未酬、惆怅四顾之失意英雄,并改“四顾”为“顾八荒”,益见其心事浩茫,真乃善于用典。以上四句借咏宝刀以起兴,下文转入直抒胸怀。当时主张抗金复国的奇士并不少见,陆游与他们志同道合,结为意气相投的生死之交,以建功立业互相期许。孔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论语·子罕》)诗人年近半百尚未建立功业,生命的焦虑感油然而生。他所希冀的是丹心报国,名垂青史。于是诗人又回忆从军汉中的经历,群峰积雪,皎洁嶙峋,正是实现其铁马冰河之梦想的境地!尽管如此,诗人仍对抗金大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楚虽三户,尚能亡秦,难道堂堂中国反而无人复国雪耻!末句既是对抗金志士的激励,也是对朝中投降势力的斥责,堪称时代的最强音。总之,此诗所咏的宝刀实即奇士精神的物化,诗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如同宝刀一样光芒四射。

长歌行〔1〕

人生不作安期生〔2〕,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3〕,手杖旄钺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4〕。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5〕?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6〕。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钜野受黄河倾〔7〕。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8〕?

注释

〔1〕本诗选自《全宋诗》卷二一五八,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时陆游在成都,客寓多福禅院。

〔2〕安期生:传说中的古代仙人。

〔3〕李西平:唐代名将李晟,曾平定朱泚之乱,收复长安,封西平郡王。

〔4〕种种:短貌。

〔5〕螀(jiānɡ):一种体形较小的蝉。

〔6〕磊落:错落不齐的样子。

〔7〕钜野:古代大泽,在今山东巨野。汉代元光年间黄河决口,河水注入野泽。

〔8〕飞狐城:飞狐,古代县名,在今河北涞源。

鉴赏

此诗乃陆游的七古名篇,清人方东树甚至称它为陆集中的“压卷”之作(见《昭昧詹言》卷一二)。首先,此诗在两个方面代表着陆游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一是爱国主题,二是七古诗体。先看前者。在南宋,抵御外侮收复失土,即恢复宋王朝的国家主权和原有疆域,既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也是对国家民族的最大忠诚。正因如此,抗金复国的爱国主题成为南宋诗坛的主流倾向。陆游生逢国难,自幼受到父辈忧国精神的熏陶,一心希望在抗金复国的斗争中做出贡献。此诗将“手杖旄钺清旧京”视为人生目标,就是陆游诗歌中爱国精神最鲜明的表现。再看后者。陆游长达六十年的诗歌创作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在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更高境界的诗兴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飞跃良机就是他四十八岁从军南郑的那段经历,他对之念念不忘,把它形容为“诗家三昧忽见前”(《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在从军南郑以后的数年间,陆游写出了一批七言古诗,正是这些雄浑奔放的七言歌行奠定了陆游诗风的基石。此诗作于陆游离开南郑的两年之后,曾经使他激动万分的从军经历已成记忆,杀敌报国的理想已经破灭。正是在此般无可奈何的情境下,诗人写出了这首激昂慷慨与苦闷失落相互交织的歌行,成为陆游七古的代表作。其次,陆游的其他七古名篇大多每篇各有主题,也各有主要的情感倾向。例如《金错刀行》抒发誓死不屈、坚决抗敌的豪迈情怀,《胡无人》歌颂抗金事业终将成功的胜利信念,《关山月》倾吐局势沉闷、报国无路的苦闷心情。此诗将上述主题熔于一炉,从而全面、深刻地抒写了诗人的复杂心态。陆游是胸怀大志的奇士,他的生命意识是与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密切相关的。此诗首二句虽说成为神仙、入海骑鲸也是人生理想,但显然只是为了提振文气而虚晃一笔,三、四句所吟的“李西平”才是陆游心中真正的人生楷模。陆游多么希望能像李晟一样,击败金兵,收复汴京,建立奇功!可惜事与愿违,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只好束手无策地看着白发丛生。一位正值壮年的英雄竟然无所事事地闲卧在古寺中,眼睁睁地看着落日映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无奈之下,诗人只好买酒浇愁。即使在举杯消愁之际,诗人也未忘却自己的人生目标,盼望着抗金功成,收复幽燕失地,在庆功宴上雪夜痛饮。

全诗以“手杖旄钺清旧京”为始,以“何当凯旋宴将士”为终,不但真实地抒写了诗人的复杂心态,而且形成抑扬顿挫的情感波澜。如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则此诗风格雄壮而没有粗豪的缺点,感情喷薄而不乏细腻的心理描写,其总体成就在其同类主题的七古作品中出类拔萃。

夜泊水村〔1〕

腰间羽箭久凋零〔2〕,太息燕然未勒铭〔3〕。老子犹堪绝大漠〔4〕,诸君何至泣新亭〔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6〕。

注释

〔1〕本诗选自《全宋诗》卷二一六七,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时陆游在山阴。

〔2〕“腰间”句:语本杜甫《丹青引》:“猛将腰间大羽箭。”

〔3〕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东汉窦宪追击匈奴至此山,令班固作铭,刻石纪功。

〔4〕老子:犹“老夫”,此处乃诗人自称。绝大漠:穿越大漠,语本《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所载汉武帝称大将霍去病语。

〔5〕泣新亭:《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新亭,亭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周侯:周。

〔6〕新雁:新近从北方飞来的大雁。

鉴赏

陆游年轻时,常居山阴。三十四岁方出仕,四十二岁即罢归山阴。四十六岁再度出仕,十年后又罢官归山阴。此诗作于五十八岁,诗人正在山阴闲居。陆游自幼遭遇国难,二十岁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愿,决心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恢复中原的事业做出贡献。他入仕后曾亲临江防前线,还曾从军南郑,在抗金的最前线度过了艰苦而豪壮的一段戎马生涯。可惜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朝中投降路线占主导的时期,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只好把满腔热血洒向诗歌创作,用豪宕雄伟的诗歌把爱国主义的主题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他的七言歌行如《关山月》《金错刀行》《胡无人》等代表作,成为整个宋诗史上爱国主题的最强音。即使当小朝廷的苟安局面已经形成,其他诗人的抗金呼声渐趋消沉时,陆游的爱国情怀仍始终不渝,而且在一般性的诗歌写作中时有流露,此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陆游家在镜湖之畔,题中的“水村”即指湖边小村。此地远离边防前线,身为乡野散人的诗人夜泊水村,与抗金复国有何关系?但诗人偏从抗金斗争写起。首联说自己久违戎马生涯,至今功业未建,深堪叹息。中间两联接连推出两组对比:颔联将自己与朝中诸臣相比,颈联将自己的心中壮志与实际处境相比。前者隐含的结论是士气衰靡、国势不振,后者隐含的结论是壮志虽存、年岁垂老,两者都使人无可奈何。于是尾联顺理成章地归结到此诗的题中应有之义:夜泊江湖,只有那寒汀上的一声雁鸣与诗人的寂寞心声互相呼应。

作者简介

莫砺锋,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出版过《江西诗派研究》《朱熹文学研究》《杜甫评传》《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唐宋诗歌论集》《杜甫诗歌讲演录》《莫砺锋讲唐诗课》等著作。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话题丨陆游:生命不息 爱国不止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4-02-17
台当局称大陆游客团今年不会来台,岛内旅游业界失望不满
新华社 2023-10-20
历史丨莫砺锋:陆游《示儿》诗的双重思想背景
文史知识 2023-04-02
历史 | 那一夜,张继有没有听到钟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2
历史 | 陆游与唐婉,只是辜负与执迷,真正懂爱的,是赵世程
月满天心的文字坊 2023-02-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