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曾在电视上教英语 开启大众英语教学新时代的他走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1-24 22:53

北京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号1月24日下午发布陈琳同志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全国科教兴国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原北京外国语学院夜大学校长、函授部主任、海南分院院长、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首任总编辑,我国著名外语教育专家陈琳同志,于2023年1月21日晨7时零9分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因心力衰竭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陈琳同志1922年5月26日出生于北京。1944年至1946年在燕京大学学习,1946年至1948年在南京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学习。1948年至1949年在金陵大学外语系担任助教,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为北京外国语学校及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8月离休后,仍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

陈琳同志爱党爱国,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他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外语教育事业奋斗七十余载,为推动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陈琳同志致力于外语教材普及,为我国外语教材树标立本,先后参与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全国大学英语专业通用英语教材,主持英、俄、德、法、西、阿拉伯六语种“一条龙”式教材编撰工作及《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等,奠定了中国英语教材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初,陈琳同志担任中央电视台《广播电视英语课程》节目主讲人,开启了大众英语教学新时代。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人生目标是做一名“百岁教书匠”。2018年,为大力表彰和学习宣传陈琳同志的先进事迹,教育部正式授予陈琳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陈琳同志以哲学理念为基础,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出发,探索和总结出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有效的外语学习途径——“辩证实践外语教育途径”。2021年,陈琳同志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主编的13种22部英语教材获奖,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基础教育各阶段,其中《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荣获特等奖,《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下册)荣获一等奖。

陈琳同志立身正直,治学严谨,在从事教育工作七十多年间,他编写的教材惠及上亿名学子,逾百万名教师。陈琳同志淡泊名利、德高望重。他是北京奥运会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之一,获得党中央和国务院共同颁发的29届奥运会“先进个人”金质奖章。

陈琳同志用百年岁月践行了“人生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的座右铭。2022年12月,由凤凰卫视集团主办的世界华人教育家大会授予陈琳同志“华人教育家”荣誉称号。

陈琳同志的逝世,是中国教育界、外语界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重大损失。

为沉痛悼念陈琳同志,兹定于2023年1月29日上午10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凡有关团体和个人致唁电、唁函及敬献花圈者,请与陈琳同志治丧委员会联系。

具体告别仪式地点另行通知。

谨此讣告。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门   怀:13718125329 传真:010-88813144

魏   国:15901152206 传真:010-88819961

刘玉华:13520255681

与周总理的一次会面

陈琳1922年出生于北京,1937年随家来到四川,先后在重庆及成都上学。1944年在燕京大学就读时,应招为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翻译,他此生都为自己有机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一点工作而感到欣慰。抗战胜利后,陈琳与家人迁往南京

陈琳的“一条龙”英语教育理念颇具声望,而这背后的起源,还与他和周恩来总理的一次会面相关。

上世纪60年代初,教育部组织召开了一个小型外语教育工作会议,陈琳受学校委派参加。在会议上,他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

会上,周恩来总理向大家讲述了当时的政治局面和国际形势,并提出了言简意赅的“九个字”,即外语教育发展方向:“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

意思是说,英语教学,要从儿童抓起,要形成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像龙首、龙身、龙尾一样分阶段但连贯一体的学制,不能脱节,要一抓到底。

年轻时的陈琳   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站

对于这次会议,陈琳曾回忆到:

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周总理有这样亲切的接触。他成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崇敬的伟大人物。他的“一条龙”的指示也成为了我六十年来在外语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终生课题。

1999年,陈琳担任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主持编写并修订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编制完成并在全国试行。2003年,他又带领专家组编制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这两个文件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十年英语课程作了总体安排,分为九个级别,建立了基础教育阶段连贯的、系列的课程框架。陈琳说:

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制定和实施,从小学直至大学的国家普通英语教育就真正地、完全地实现了周总理当年提出的“一条龙”格局。

1980年陈琳(右)与北外教授大卫·柯鲁克研究教材编写工作

电视“明星”家喻户晓

陈琳的名字为广大公众所熟悉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国内首个大型电视英语教学节目。他作为讲座主讲人和教材编写者,一夜间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

1978年10月,党中央决定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台共同播出由陈琳编写教材(4册)并主讲的全国《广播电视英语课程》。

陈老回忆,接到任务后,在短短一个月内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教材的编辑整理和节目的拍摄工作,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1978年,陈琳(右)在《广播电视英语课程》录制现场

彼时的拍摄环境远非今日可比。拍摄期间北京酷热难当。由于噪音大,拍摄时空调必须处于“休息状态”,摄影棚内炙热的灯光让所有人挥汗如雨。棚内温度高达42度,陈琳却必须穿着中山装出镜,正襟危坐,细致而耐心地讲授每个语言点。

“那时候每拍摄几分钟,工作人员就要喊停给我补妆,后来他们索性搬来大冰块给现场降温。条件艰苦,大家却热情高涨。”陈琳回忆道。

然而,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节目一经播出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当时电视台每日接到的关于节目的信件达上千封。从1978年至1983年,先后讲授5年时间,掀起了全国英语学习的高潮。《广播电视英语课程》教材销售量仅在北京地区就达2000万套

陈琳(前排左一)与李先念副总理(前排中)合影   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站

“百岁教书匠”

无论是编纂教材,还是电视教学,陈琳眼中的自己,只是一个“教书匠”。

陈琳有个外号:“3UP”教授。因为他上课始终坚持“3个UP”:

第一,无论何时,年纪多大,上课一定要站着,即“Stand Up”,以表对学生尊重;

第二,上课要有激情,声音要大,即“Speak Up”;

第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讲课,绝不拖堂,即“Shut Up”。

课讲得好、课堂互动多、气氛活跃,是师生们对陈琳授课的印象。陈琳的学生们都记得,老师讲课总能寓教于乐,用角色扮演、唱歌等方式活跃课堂,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这样的方式现在看来习以为常,但是在几十年前的“哑巴英语”时代,却总能令人大开眼界。

2021年9月26日,陈琳参加北外80周年校庆庆典

因为有腰伤,很长一段时间,陈琳疼痛难忍,腰直不起来,为此他先后做了3次大手术。2012年最近一次手术,他已90岁高龄,但仍坚持要做,声称“不能成为废人”。

手术前,他还立下“遗嘱”,将身体器官全部捐献以作教学研究之用。在这份“遗嘱”中,他写道:

我70年教学生涯,上课时和讲座中从来都是站立着。我愿意我的遗骨永远站立着,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陈琳(右)与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当代认知科学之父、生成语言学创始人乔姆斯基

陈琳教授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奋斗了70多年,在新时代他又投身中国英语教育改革,在英语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做出巨大贡献。2018年教育部授予了陈琳教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这位教师楷模一直为教书育人的事业奋斗着,在他身上,更有着中国共产党员的风骨。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常说:

是党的教育使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使我能有机会在教育战线上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对人民有益的工作。

只要活着,就要工作。我要争当百岁教书匠!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五育行动 | 英语课上还能做些什么
中国教师报 2024-04-15
依托新英语教材 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光明日报 2024-03-26
以产出导向法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中国教师报 2023-10-02
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伊莎白·柯鲁克讣告 去世前两天仍公开出席北外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0
让“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人民网 2023-06-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