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春节期间市民将享万场文化大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7 08:48

昨日下午,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繁荣发展首都文化、优化营商环境、疏整促专项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城市更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介绍相关情况。

关键词:文化建设

春节期间将办万余场文化活动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介绍,新春佳节将至,为满足广大市民文化生活,本市统筹调动各方面资源,努力丰富全市春节期间的文化供给。大约春节期间将有8个板块1700余项1万余场活动。万场活动中包括244台1687场高品质演出,包括80多项传统庙会和游园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影视和网络视听活动、展览展示活动、文旅消费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等等。

霍志静介绍,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文艺创作生产的高地。过去一年,本市以“大戏看北京”为抓手推动创作生产,推动文艺繁荣,取得积极成效。今年本市将继续深耕“大戏看北京”品牌,进一步创新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激励机制,做好三个加强,即加强统筹规划,加强服务保障,加强环境优化提升。

“我们将围绕新时代10 年伟大变革和未来几年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力度推动创作生产,努力推出更多更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比如目前北京正在联合中影集团联合打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伟大的战争·抗美援朝》,将在今年完成。”霍志静说。

霍志静提到,本市将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办好“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持续优化文艺生态,积极传播优秀作品,让“大戏看北京”真正成为让群众共享、市民受惠的高品质文化品牌。

关键词:优化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事项超98%实现“网上办”

2022年,北京市把保市场主体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重点推进企业登记“合并办、网上办、承诺办”,支持更多企业及早开业、扩大业务。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戴颖表示,本市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企业办事更加便利。

戴颖介绍,2022年,北京把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助企纾困、加快复工复产恢复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持续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减材料、减跑动,让企业群众得实惠;构建高效运行的政务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与企业一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本市还建成了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目前,68个市级部门和16区、经济开发区全部入驻市政务服务网,“办好一件事”、跨省通办、残疾人服务等重点专题应用持续优化,助企纾困、老年人服务、公共服务等特色专区上线,服务用户总数突破3970万,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98%以上实现“网上办”,1100余项事项“掌上办”。

此外,戴颖介绍,本市推出首批集成化办理服务事项,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入学、灵活就业等“一件事”服务事项已经上线,仅灵活就业已办理1.3万余件,办事人可以在线同时办理参保登记、续保、停保等6项业务,填报内容减少78%。本市大幅提升税务服务便利度,主要涉税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网上申报率达到99.5%以上。

关键词:促消费

到2025年完成54个商圈改造提升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文杰介绍,为全方位满足人民品质消费需求,北京从2019年启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工作,阶段性地完成了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三里屯等22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2022年,完成了隆福寺、亚奥、西红门等12个商圈的年度改造提升任务,积极推进朝阳区姚家园万象汇、石景山区首钢园六工汇和金安环宇荟、顺义区锦荟港、亦庄龙湖天街和中海环宇坊、丰台区丽泽天地等商业项目开业。

下一步,北京重点围绕传统商圈的更新提升和新兴商圈的新增培育两个方向集中发力,持续优化商圈的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提升整体品质,打造国际化、品质化、差异化、便利化商圈。郭文杰介绍,本市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推进全市商圈均衡布局。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体验区。以国际交往功能突出、传统文化魅力鲜明的城市消费中心为依托,联动辐射周边地区活力消费圈,整体塑造王府井×西单×前门、CBD×三里屯、环球影城×大运河、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重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接轨国际时尚潮流,提升国际消费魅力,整体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

郭文杰介绍,全市将培育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另外,还将结合街道、社区建设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以生活便利性和居民满意度为导向,打造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和品质提升需求。

2023年,本市将加快推动京西大悦城、通州远洋乐堤港、富力广场等项目落地,重点完成崇文门、朝青等重点商圈品质提升。到2025年,完成新一轮54个商圈改造提升工作,在消费引力、商业活力、空间魅力、运营能力等方面显著提升。

关键词:科技创新

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首破10万家

作为“五子”之首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支撑了首都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自然》集团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北京均位列第三,标明北京已经进入全球创新型城市前列。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宇蕾介绍,2022年本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基础研究占比16%左右,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全国第一;技术合同成交额7947.5亿元,同比增长13.4%;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12.21%;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预计超过8.6万亿元。

张宇蕾介绍,北京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中关村、昌平、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怀柔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展现雏形,持续支持9家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12家重点实验室入选首批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的60%。重点开展“从0到1”原始创新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一批世界领先原创科技成果。本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发布150余项榜单,搭建国内第一条8英寸硅光量产工艺线;200多项新技术在北京冬奥会应用。

此外,还进一步做强高精尖产业。截至2022年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2万家,独角兽企业102家、潜力独角兽企业143家,持续领跑全国。聚焦高精尖,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领域新赛道,聚焦四个占先,大力培育未来产业。

关键词:数字经济

223家北京老字号70%实现触网

2022年前三季度,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核算方法,本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2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拉动全市GDP现价增速1.6个百分点;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6%,占数字经济总量的57%,接近全市经济的四分之一,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势明显,数字化赋能产业、赋能城市、赋能民生作用凸显。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磊介绍,本市数字新基建持续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根基稳步筑牢。在此基础上,本市数字新产业集聚发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软件、集成电路等支柱产业带动数字经济稳步增长,人工智能、区块链、信创、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规模均居全国之首,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集群全国规模最大。

2022年1-11月,本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9.7%。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三个园区全部开园,累计落地300余家企业。互联网3.0快速起步,培育数字人、数字空间、数字资产等新兴方向。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初步形成“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开放国内首个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目前已启动3.0阶段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千亿元,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方案供应商数量全国第一。“新智造100”项目全面推开。老字号数字化加速推进,223家北京老字号70%实现触网销售,50%开展线上直播。

王磊介绍,《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首都数字经济迈入发展新阶段,将护航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高水平建设。

关键词:城市更新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完工467部

2022年北京城市更新项目持续推进,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不断提升百姓居住环境,打造出更多高品质活力空间。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国伟介绍,2022年本市超额完成核心区平房(院落)2200户申请式退租和1200户修缮任务目标,同时恢复了胡同、院落与街区的传统风貌。全市已启动危旧房改造(含简易楼腾退)约20.86万平方米。全市已实现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330个小区、新完工205个小区,百姓十分关注的老楼加装电梯已实现新开工1326部,完工467部。

此外,老旧厂房、传统商圈、区域综合性更新方面,新首钢、天宁寺一号等多个老旧厂房项目精彩亮相,积极探索老工业区城市更新新路径,带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在昌平回天地区打造“中央共享花园”,营造融合开放的城市绿洲,计划今年5月正式对外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为在减量发展形势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破解现实难题提供了顶层设计,明确了5大类12项城市更新内容,其中包含公众较为关注的老旧平房院落保护修缮、危旧楼房改建和老旧小区改造等。

张国伟介绍,今年,市住建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出台《条例》的配套政策文件,为《条例》能够平稳有效落地提供有力支撑,逐步健全本市“1+N+X”城市更新制度体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雷嘉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