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市政协委员吴宜夏:将城市消费力转化为乡村经济发展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4 07:35

4bt2_b (1).jpg

市政协委员吴宜夏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今天开幕。昨天下午,市政协委员、中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宜夏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就乡村振兴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吴宜夏认为,切实将城市的消费力转化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力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乡村休闲旅游就是重要的转化方式之一,北京地区潜在研学市场丰富,可以通过发展研学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开发京郊乡村资源

打造中小学生“第二课堂”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唤醒“沉睡”资源、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此,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会对乡村旅游发展作出安排。在本次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吴宜夏也将目标对准了乡村休闲旅游,并提出可以通过发展研学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一方面是学校和学生有需求。2021年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学校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学年工作计划。其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原则上应在京内开展。吴宜夏说,目前北京中小学在校生近150万人,根据《2022-2028年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研学旅游参与意愿比例近70%,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000-10000元。这意味着,全北京地区潜在研学旅游市场近100亿元。“现在提倡新消费,意思是消费场景要迭代,我们可以在乡村打造城市消费新场景。”

另一方面是北京乡村有资源。吴宜夏说,京郊乡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国地质摇篮”之称的北京西山、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之称的百花山、有“三库五河”为代表的水资源,还有 “长城、大运河、周口店”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十大类近百项的民俗文化,发展研学旅游的资源条件非常成熟。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京郊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特色资源,成为北京中小学生“自然和社会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领会京郊自然与文化的魅力。

推动乡村设施升级

重点扶持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项目

吴宜夏认为,研学旅行与教室课堂有本质不同,课程设计也应从高质量和个性化出发。对于研学课程,她建议结合北京特色,从乡村文化、生态资源、农业和红色教育三个方面出发进行设计和打造。在乡村文化方面,利用京郊古村落、古道、传统工艺等文化遗产,开展体验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的研学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生态资源方面,围绕地质、天文、生物等,利用京郊,特别是生态涵养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资源,开展自然科普系列活动,策划精品研学产品、研学线路;在农业方面,利用京郊精品农业资源,设计劳动教育体验产品,如农耕体验活动,提升学生们对乡村的认知度和自豪感;在红色教育方面,依托京郊红色思想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引入AR、VR、AI等技术丰富展陈形式、展陈手段,打造多样化、沉浸式、体验式研学场景。

此外,还要对乡村研学基地进行提升。吴宜夏指出,乡村在承接新业态的时候,面临的瓶颈和短板不少,“基础设施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研学的孩子们到来以后,对水电的需求都非常大,过去的乡村管网管径可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排水系统也会面临压力。还有道路方面,乡村道路路径此前是比较窄的,路网密度也不够,之前大家去京郊游,堵车是最大的困扰之一。”吴宜夏说,这都需要更精准规划、更好调度资源,更有效推动基础设施改善。

同时,还要推动乡村文化教育设施升级,通过增强观赏、体验和参与等功能,打造多样化、沉浸式、体验式研学场景。积极发展研学及相关产业融合项目建设,鼓励引导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康体养生等主题的研学旅游综合体,并重点扶持具有地域特色、能带动乡村人口就业的研学项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延庆备好夏日文旅大餐 邀您夏都休闲度假享清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两会声音 | 市政协委员杨利慧:以西山大道为主干打造线路遗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两会动态 | 10位政协委员讲述履职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市政协委员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协商议政 优化入境游产品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平谷持续帮扶内蒙商都 助力董家村打造“最美森林乡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