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消费高峰论坛暨2022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仪式,1月11日在吉祥大戏院举办,标志着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圆满收官。2022年7月至10月期间,本届文化消费季累计举办活动27.84万场,累计消费人次5.25亿,带动消费金额近120亿元,联动开展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配套5000万财政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在引导文化消费升级、促进消费产业双向提振、提升城市文化生活风貌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是北京在文化领域以首都特色、首善标准的开创性之举与创新性实践。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文化新产品新服务的交易展示平台,在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助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内促进文旅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象级项目范例,更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北京示范”。
本次论坛以十年为契机,汇集政产学研媒,发布系列文化消费领域研究成果,既是十届文化消费季的深厚积淀,也是非凡十年北京文化消费发展的精彩回望。活动围绕领导致辞、重点发布、主旨演讲、品牌榜发布、十年成果展示等环节展开,多元聚焦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全景式展现首都文化消费新气象、新成就。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劲林在致辞中对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期许。据他介绍:丰富的文化供给给首都文化消费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北京拥有中轴线、三个文化带等世界文化遗产,也拥有两千余家实体书店、97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更拥有众多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顶流作品,也拥有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品牌活动。这些既为市民文化消费提供了丰富的供给,也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未来,北京将立足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将北京文化消费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增进人民群众文化福祉结合起来,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首都力量。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发布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十周年报告《十年磨一剑,打造文化消费赋能城市发展的“首都样本”》,生动展现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在十年以恒中成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的生动实践。
报告显示,十年来,群众文化获得感持续增强,高质量文化供给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彰显。文化消费季累计消费人次9.8亿,累计消费金额超1100亿元,累计实现惠民金额48亿元。参与企业数量从早期的百余家增长至600余家,活动时间从首届的1个半月延长至4个月,活动数量从最初的2万余场增长到27万余场,活动板块从首届九大专项精品活动,拓展至第十届六大特色板块二十余项主体活动,活动体系愈发完善、活动内容愈发丰富、活动质量稳步提升。十年间,通过创新培育“北京文化消费品牌周”“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 等自主品牌活动,吸引北京动漫游戏嘉年华、北京时装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参与其中,深化拓展津冀两地及外省市的文化消费市场,有效强化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
2022年是北京文化消费市场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逆势之下,北京积极求新求变,采取一系列助企惠民措施,促进全市文化消费稳定恢复,着力构建更有活力的文化消费市场。现场,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恩国发布2022年北京文化消费报告暨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总结《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绘就文化消费新蓝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市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之一,2022年度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着眼文化惠民、消费提质,采取事前申报承诺、事后评价支持的方式顺利开展。主体资格确认阶段,共有323家市场主体申报参与,经资料初审、行业属地复审、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审,共有195家市场主体纳入促进行动合作单位名单,最终政策支持的市场主体81家。在第十届文化消费季期间通过打折、满减、满赠等形式开展惠民让利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文化消费,带动文化消费近19亿元,惠民让利达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次2022北京文化消费高峰论坛汲取各界智慧力量,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原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主任、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凤凰数字科技总裁王晓东,保利文化常务副总裁、保利影业董事长李卫强,分别以《数字时代的文化治理》、《中华数字艺术IP赋能文旅创新发展》和《影视内容赋能文化消费新趋势》为题做主旨演讲,在凝聚荟萃、创新引领与思维碰撞中,擘画北京文化消费未来发展,为文化消费生态创新提供新洞察。
2022年度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同步揭晓。本届品牌榜围绕近年来文化产业、文化消费领域的变革、创新及成果成效,全面重塑文化消费品牌榜榜单体系和评价体系,在重点文化领域根据不同类目设置榜单,加大客观数据权重,注重成果转化落地,共推出年度文化消费影响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创新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发展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示范力金榜、年度文化消费贡献力金榜五项常规榜单以及年度文化消费特别榜。
品牌榜征集评选工作历时三个月,通过公开征集、行业推荐和大数据抓取三种途径,累计征集452个品牌,309784人次参与投票,经过客观数据筛选、推委会评选、公众投票、路演评审、综合评审等评选环节,最终大型纪实性史诗木偶剧《大象来了》、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敦煌展、《2022爱乐汇文化品质演出季》、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北京图书大厦、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电视剧《人世间》等54个品牌荣登年度榜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乔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