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让城市“更温暖”
新华日报 2022-12-29 11:00

最近,守望相助成为战疫的暖心热词。在不少小区业主群里,一旦有人求助,常常是你匀几颗退烧药、我出一个体温计、他援助几份抗原试剂,接力的是物资,流动的是真情。此外,市民客串外卖骑手保障供应,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加班加点……人间大爱可感可及。

总有一些困难挑战,需要人性的温度来化解;总有一些重要时刻,需要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密度大的社会里,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是刚需,而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意愿和能力,同样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遭遇灾害、有人落水、老人摔倒等突发情况,救援的关键是与时间抢跑,自发互助也许不够专业,但第一时间有好心人出来“搭把手”,才能为正式救援争取时间。

中华文明有仁者爱人的优良传统,互帮互助天生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中。不过,城市不同于传统乡村的“熟人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往往顾不上人情走动,如何向他人表达关心善意,又如何在需要时获取他人帮助,对不少城市居民来说是一道新考题。在本轮抗击病毒中,除了守望相助的“主旋律”,也有些“小插曲”引人思考。比如某地一名女子免费向邻居派药,因为开门慢了被埋怨,闹得挺不愉快;一名男子将家里备着的儿童退烧药给朋友家孩子救急,得不到妻子的理解。邻居缺乏礼貌,妻子担心自家孩子,类似的事情无须过度批评,但换个角度思考,若是这名邻居平日里能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成就感,也许就能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善意;这位妻子如果坚信“爱人者人恒爱之”,也许就不至于如此焦虑。换言之,让更多人能常态化参与到友善互助的文明实践中来,无礼的“邻居”和焦虑的“妻子”就会少一些,社会互助的力量就会强一些。

突发事件也许能激发人们心底的善意,但更可靠、更持久的善意,应由文明实践托底。如今许多城市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实践载体多,有的设立“好人节”倡导助人文化,有的组织志愿服务有声有色……这些文明实践行为,影响着一座城市的温度,催发美德内涵,熏陶广大市民,让习惯助人者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也让互助机制拥有制度保障。

共同富裕,必然包含精神上的富裕。经历过困难的人们,更懂得互助的可贵。于城市治理而言,文明实践载体的创新建设脚步不能停歇,提升城市温度不仅是“锦上添花”,也是关乎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课题;对每个人来说,选择做有温度的市民,共建充满人情味的城市,我们就能真正成为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文/袁媛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国台办:两岸守望相助应对海上突发险情是应有之道
@国台办发布 2024-03-18
朝阳区八里庄居民守望相助共度难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3
“居民群”成云端“共享药箱” 将台邻里互助传递温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0
邻里互助见真情,同心抗疫暖人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9
邻里守望 共度时艰!通州发出防疫药品邻里互助倡议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8
冬日里的暖风!孩子晚上发烧急坏家长,邻居暖心赠药巧解难
北京新闻广播 2022-12-17
密云区果园街道“中国好邻居”守望相助,传递爱的温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7
邻里互助暖人心,“小行动”践行“大文明”
这里是大兴 2022-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