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500阶 科创板开启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2-12-28 09:42

12月28日,随着萤石网络、清越科技两家公司成功挂牌,沪市科创板上市总家数达到了“500家”。三年半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科创板终于跨越了500级台阶,达到新的里程碑。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挂牌揭开了科创板的序幕,此后科创板稳步发展:IPO融资规模近7600亿元,再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7.5%左右,其中总市值千亿元以上的公司有7家。这个A股市场的年轻板块已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且充满活力的一部分。

设立科创板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科创板不只为企业增加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更是肩负了新的使命。科创板定位服务科技型及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同时,科创板还肩负着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重任。

三年半的发展历程,科创板定位于“硬科技”,实现了六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式发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近半,汇集了一批标杆型公司。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63%和52%,积极助力了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科创板制度创新取得了突破和重要成果。科创板改革首先体现为上市制度的包容性,特别是率先解决了未盈利科技企业无法上市的难题,据统计,500家科创板公司中,上市时未盈利企业46家。此外,8家设置特殊股权架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和1家转板上市企业,还有高铁电气等18家已上市公司将重要子公司分拆至科创板上市。以“市值+研发成果”为核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更是拓宽了服务研发型科技企业的范围,支持更多企业上市,为更多科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

注册制落实得如何,发行定价市场化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曾几何时,A股市场新股定价在“一管就死”和“一放就乱”之间摇摆,行政指定发行市盈率不能有效区分公司优劣,且容易导致市场盲目炒新,放开定价又经常发生机构联手抬价或压价等棘手问题。科创板坚持市场化定价方向,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既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又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发展阶段特征,推出了保荐人“跟投”、发行人高管“战略配售”、引进多类战略投资者等优化性制度,促进了买卖双方博弈的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多方制衡的估值定价制度,真正实现了“一企一价”。

注册制还有效推动了中介业务能力创新,在传统的市盈率、现金流贴现估值法的基础上,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探索出分部估值法、市销率模型、市净率模型、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模型、市值/研发费用、研发管线与市值比较法等多元估值方式,使得一级市场定价更多地围绕企业基本面进行。

应该说,科创板的这些制度创新,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定价效率和运行效率,还产生了较好的外溢效应,为A股市场其他板块的改革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路,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站上“500家”的全新起点,科创板继续不忘初心使命,坚守定位,守正创新,必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多的独特贡献。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科创板探路注册制改革 激活科技资本良性循环
证券时报 2023-11-06
科创板五周年|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彰显 服务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新华财经 2023-11-05
4岁科创板的“科创硬力”
澎湃新闻 2023-07-21
发挥科创板效能关键靠改革
经济日报 2023-02-06
科创板试验田结出创新果实
经济日报 2023-01-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