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女生成驻村书记 写脚本拍视频 当上“带货主播”
南方都市报 2022-12-26 12:36

12月初,随着一场冷空气的到来,赣南脐橙迎来了最香甜的成熟季,张哲瑜开始策划一场“全橙热恋”。

“从6月开始做红村电商,从不熟练到成熟,今天看到客户下单的好评简直要落泪了!”近日,张哲瑜在朋友圈接连发布了关于脐橙成熟的消息,还晒出了电商平台上脐橙买家的好评,她告诉南都记者,希望乡村振兴真的能抓住这波视频电商的东风,把更多优质的农产品推广出去。

注册商标品牌,带领年轻人创业

寻乌村民评价“小姑娘不简单”

张哲瑜是一名“95后”,2020年6月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毕业。随后,她以选调生身份考入中宣部,2021年12月1日,来到寻乌县三二五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身为北方人,张哲瑜来到寻乌一年,就学会了寻乌方言。她不仅上果园摘橙子,撸起裤管下农场捉鸡,还挨家挨户走访送温暖……村民给她的评价是,“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三二五村的村民们都喜欢这个新来的第一书记,老人家看到她都会递上水果牛奶,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对三二五村的村民来说,张哲瑜的到来,真正改变了村里的一些现状。

江西省赣州市被称之为“世界橙乡”,而作为赣南脐橙核心产区的寻乌县,这里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几亩脐橙,当地居民的生活离不开“脐橙”二字。张哲瑜来到三二五村后,就开始琢磨如何帮助果农销售脐橙,帮助村里的贫困村民增加经济收入。

“以前脐橙是怎么销售的?”“等商家或者小贩来收,按批发价卖,他们再往外销售。”寻乌一脐橙果园负责人说,今年6月开始,自己所在的果园开始和三二五村合作,一箱箱成熟香甜的脐橙打包封装,直接在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价格实惠,销量增加。

“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于是我专门找机会去了赣州一趟,好说歹说把王静拉回了寻乌。”张哲瑜提到,寻乌本地年轻人大多都前往外地工作,但乡村振兴恰恰需要年轻人的力量,所以王静成为了她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哲瑜跟我很聊得来,她用了两小时说服我,于是我就从赣州辞职回村发展了。”王静说道。

今年下半年,在经过一系列的筹划准备,张哲瑜带领村干部成功注册“红心果社”商标品牌,建立“红村壹品”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以“红色文化+电商”的形式,帮助群众就业,将“三二五村·中国红色名村”的标识带向全国。

既是第一书记,也是“带货主播”

帮助果农卖出了五十万元鹰嘴桃

“大家看,这是我们三二五村本地有名的鹰嘴桃。这种桃子又大又甜又脆,切开后,里面还藏着一颗红心呢。如果喜欢吃脆桃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在成立电商公司之后,张哲瑜不仅是幕后策划指挥,也成为了村里的“带货主播”。

今年9月,张哲瑜还现身深圳成为“卖货郎”,在一场由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对口办)和龙岗区总工会主办的“爱心采购 你我同行”扶贫产品采购活动中,寻乌三家企业的十余种特色农产品受邀参加活动并展出,张哲瑜亲自上阵在展会中向市民吆喝免费试吃三二五村出品的黄金百香果,并现场讲解产品特色及寻乌县特色扶贫产业体系的有关情况,吸引了不少市民打卡品尝。

事实上,以前三二五村只有脐橙,如今鹰嘴桃、百香果也是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针对村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张哲瑜开始建议丰富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拓宽共同富裕的“路子”。

“书记亲自带货,今年鹰嘴桃卖了四五十万元,电商帮我们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再也不用担心好东西卖不出去了。”谢红招是三二五村里的果业种植大户,她带领小组30户村民种植鹰嘴桃,没想到一下子通过电商平台把寻乌鹰嘴桃带“火”了。

“欢迎来到红心果社直播间,我们寻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为是酸性红壤,种出的赣南脐橙色泽鲜艳、香甜多汁,下方可以直接下单。”小李(化名)是村里的一名“村民主播”,每天她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来到村委会的直播间售卖脐橙。张哲瑜告诉南都记者,小李是三二村的贫困户,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无业在家,丈夫外出打工。“我亲自找到她,让她尝试做我们的带货主播,我特别希望像小李这样的家庭主妇都勇敢踏出第一步,有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能增加经济收入。”

利用专业知识写脚本,拍宣传片

把三二五红色名村的品牌推广到全国

今年11月开始,寻乌脐橙进入了成熟季,张哲瑜推出脐橙的一系列宣传视频和文创产品,“全橙热恋”在寻乌发生。

何春萍是2002年出生的三二五村本地人,大学毕业之后在广州工作,上个月决定辞职回到村里就业。“长得好看、甜美,可以发展成村里的‘脐橙小妹’代言人和带货主播。”张哲瑜把何春萍带进电商公司,11月份开始,陆续拍摄了一系列脐橙宣传片,发布在红心果社的直播间和视频号,为脐橙的销售引流。

另外,张哲瑜希望,售卖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要把三二五红色名村的品牌推广到全国。张哲瑜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为三二五村开辟了一条新的宣传路径。张哲瑜自己写脚本,找同事们拍摄,甚至有时候自己剪辑视频,拍摄了一系列《为什么是三二五红色名村》、《寻乌学子不寻常》等红色历史宣传片。在她开设的“三二五红色名村”视频号中,如今已经发布了几十个作品。张哲瑜表示,通过这些视频,村民们对红色名村的荣誉感、归属感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当初领导问我对去驻村当第一书记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诗。”张哲瑜回忆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坦言基层是一个能极大锻炼干部,磨砺干部的地方,能扎根到这片红土上致力于乡村振兴,自己感觉责任重大,也十分光荣。

文/何思敏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一手拿锄头 一手拿画笔 25岁大学毕业生留汉当上共享农场主
武汉晚报 2024-04-16
中青报:返乡不是“镀金”,如何让更多青年留乡干事
中国青年报 2023-06-26
创收“经济师”!北京经开区6名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平谷乡村振兴纪实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2023-04-02
这个90后驻村第一书记在村里“搞”事情
中国青年报 2023-03-16
武汉:返乡能人种花果带乡亲共同致富 郧阳村未来将打造成“零碳小镇”
武汉晚报 2022-10-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