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以“一带一轴”为骨架,形成蓝绿交织的城市基底。作为首批搬迁城市副中心的市属国企,华夏银行总部也将搬出东二环,将总部大厦建在蓝绿之间。记者从副中心工程办获悉,12月18日上午,华夏银行总部大厦项目正式开始建设,实现年内拿地,年内开工。
该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01组团0101街区东南角,地处副中心“一带一轴”交汇处,北至运河东大街、东至紫运中路、西南至杨坨六街,与东侧行政办公区一期隔路相望。华夏银行总部大厦将成为广渠路沿线城市群尽头拥抱自然的标志性建筑。
水岸公园旁矗立巨型“雕塑”
华夏银行总部大厦是融入大运河水岸带与东六环高线公园带景观节点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已基本稳定,根据华夏银行标识提炼出“C型”设计语言,形成总部大厦设计肌理。
俯视总平面图,华夏银行总部大厦围绕“C”字利用基地面积形成南、北、中三组回型院落空间,整体呈十字中轴对称式布局。
据介绍,建筑形态以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C型玉龙”为创作源泉,由北向南贯穿整个地块,配以天然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基座,使总部大厦宛如矗立在水岸公园一侧的巨型“雕塑”。
视角返回地面,总部中央室外区域为抵达和落客区,东侧悬浮体建筑将南北两区连成一体,给建筑塑造了一个宏伟的大门形象。而西侧通过引入家园中心与街区关联,友好地面对城市和市民。升起的裙房平台围绕庭院连接所有建筑功能,为未来变化提供了充足的弹性使用空间。
建筑最高达100米,高层建筑主辅双塔采用交错式“L型”布局,由此形成了面向东南侧大运河水岸带及东六环高线公园带开阔的城市空间,打造出与滨水区相得益彰的绿色城市界面。这里也是面向广渠路延长线抵达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桥头堡”。
在城市群尽头打开绿色界面
该项目景观设计总体范围既包含华夏银行总部大厦地块,也包括水岸公园和滨水公园。设计以华夏银行总部大厦为总体景观出发点,延续大厦入口的“仪式感”,形成两条清晰且生动的视线通廊, 在东南两侧并列栽植银杏、设置草坪,分别穿过水岸公园和滨水公园,将人行流线带入公园区域。
根据设计方案,华夏银行总部大厦地处城市建筑群的尽头和东六环高线公园开端,要实现建筑到自然的过渡,“C型”设计本身具有的“包围感”,在这里将城市生活完美收尾,同时由北到南层层开放,从静谧到活力,从私密到开放,从人文到自然,依次展开。
在这片绿色城市开放界面中,将点缀林茵入口广场、游乐体育公园、微地形公园、阳光草坪、夕阳剧场、湿地公园和下沉剧场,修建银杏大道、水上栈道和滨江步道,与东南侧滨水空间相连,完全向市民开放。
高位高频调度实现年内开工
“华夏银行总部大厦项目是北京市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推动市属国企总部等优质资源搬迁入驻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成果。”副中心工程办规划设计部部长张炜说。
华夏银行总部自年初以16.53亿元中标取得该地块后,便定下“年内开工建设”计划表。副中心工程办优化审批程序,探索创新“前期手续并联推进”和“容缺受理”工作机制。就拿调度地块内1200余棵树木伐移这一项工作来说,副中心工程办协调副中心发改局、通州区规自分局向副中心建管局出具支持容缺办理树木移植手续的证明文件,并协调将所有移植树木赠与市绿化基金会;协调勘察设计单位提前出具详勘方案,作为确认伐移范围的依据;协调副中心发改局批复立项核准;协调市住建委推进土护降EPC招标。
经过高位高频次调度,各部门协同打通路径,项目于11月3日取得了树木移植许可证,11月20日便完成了全部1200余棵树木的移植,7个工作日后完成项目土护降勘察设计,最终取得土护降工程施工准备函,在克服疫情种种影响下终于12月18日正式开工。
华夏银行总部大厦项目按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用地规模约3万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约12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10月完工。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