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你细品,《诗画中国》中那些神仙点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5 11:46

央视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以中国名画作为内容载体和特定场景,并将其与音、舞、剧、曲等艺术形态进行融合,通过开卷、入卷、品卷、合卷四个环节,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场浪漫与文化气息兼具的视听盛宴。在身临其境感受诗画之美的同时,专家学者的赏析和表演者的感悟,也是这档节目的一大亮点。在诗画作品被演绎呈现之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主持人撒贝宁以及表演嘉宾围坐讨论,对经典画作背后的故事进行细细深入地解读,帮助大众了解诗画内涵。

《快雪时晴书画合璧》卷描绘了一幅云开雪霁的山河雪景图。伴随开卷人廖昌永、阿云嘎的深情歌声呈现出独属于中国画的纯白意境。这让范迪安为之赞叹:“中国画用墨色来体现白雪,是种独特的创作,在全世界的画种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也只有中国画的笔墨才能这样来表达具有高雅、高洁的纯白的意境。”

清代钱维城的《牡丹二十四种图》卷用二十四朵形态各异的牡丹画出自然的生机。在色彩运用上既有宫廷院体画的富贵,也带来了文人画的清雅。在范迪安看来,“我们古来对色彩的运用、色彩的丰富性、色彩的来自自然的属性、和它的精神象征的属性,其实都是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境界。”

明代蓝瑛的《白云红树图》轴被誉为是中国画中的“色彩之王”。舞者蜷缩为土壤中的一粒种子,动态演绎出树木的生长,赋予了这幅静态画作更多生命力。吴为山评价道:“美术家的作品能在舞蹈家的世界里面以一种意象的表达呈现出来,就像书法的线条,充分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在看大自然时,无限的变化。所以在这里面找到了生命的流韵,找到了大自然的音符,找到了我们诗的乐章,也找到色彩与形的永恒的曲、韵。”

《竹石图》轴再现了郑板桥笔下的竹之风骨。范迪安感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竹的情怀,因此竹石精神也成为我们民族重要的精神底色。”“竹之风骨,在千百年的文化积累中,为我们沉淀下非常有韧劲的精神力量。”

《兽谱》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动物图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与科学价值。范迪安介绍了《兽谱》背后的创作故事,两位画家取西方绘画之长,与中国笔墨风格相结合,这才成就了中西荟萃、文明互鉴的动物“百科全书”。同时他还对中国人独有的诗意生命美学做出点评:“从古人关注的题材来看到,中国绘画的视野是非常宽广的,山川万物、品类众生,都可以落在画面上。”

元代画家夏永的绢本墨笔画《滕王阁图》页以俯瞰视角细腻刻画出滕王阁的宏伟气势,把巍峨楼阁巧妙融入江波浩渺的唯美景观中,而背后还有一位少年奇才即席撰写不朽诗赋的故事。康震由此而发:“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但建筑它不仅是一幅画,它也是凝固的诗。所以这样一座滕王阁、一个滕王阁的故事、一篇《滕王阁序》,为后代书写它、描绘它提供了一个母题。中国古代艺术传统有一个巨大的魅力在于,只要有一个艺术史上的丰碑式的人物、天才的人物,他们创造了一个文学的事件后,后人就会不断地在这个基础上去叠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背诗免门票”是文旅融合的有益实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4
《诗画中国》获亚广联奖 让世界欣赏来自东方的“诗情画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1
《诗画中国》浪漫收官 这些精彩画作不容错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0
《诗画中国》本周收官 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8
中国现存最早青绿山水画亮相《诗画中国》 现代技术还原古人踏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