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首任主任陈德昌去世 曾创立中国首个ICU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2 08:41

北京协和医院2022年12月11日晚通报称,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重症医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原加强医疗科)首任科主任陈德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0日23时06分逝世,享年90岁。

据介绍,陈德昌1932年1月生于浙江定海,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1958年—1964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烧伤科主治医师。1960年因成功治疗严重烧伤获卫生部嘉奖。1964年—1979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治医师,师从曾宪九教授。1979年晋升为外科副教授。1979年—1981年受高教部委派赴法国巴黎第五大学Cochin医院综合性加强医疗科进修。1981—1982年在法国巴黎第五大学Ambroise—Pare医院心脏加强医疗科任“巴黎公立医院医生”。1985年晋升为外科教授。1992年任博士生导师。

1979年,陈德昌受曾宪九委托去巴黎Cochin医院进修重症医学。1980年,获得“巴黎公立医院医师”资格证书并进入Ambroi-Pare医院工作。陈德昌回国后于1982年在曾宪九的支持下参照国际先进的学术理念和组织模式,筹建了外科ICU,这是中国第一个ICU。仅仅 2 年后的1984年,发展到 7 张床的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ICU 独立成为国内第一个重症医学临床科室——加强医疗科,陈德昌任首任科主任。作为中国重症医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陈德昌引领的重症医学不仅将国际重症医学最先进最前沿理念较早地、系统地介绍到了中国,还在此后近40年间,一直引领着这个新兴学科的规范化发展。1982年刚刚建科,陈德昌就与马遂合作完成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例肺动脉漂浮导管插管。此后,1982年—1998年,曾经为537名病人留置漂浮导管,推动着中国重症医学的探索和发现。

20世纪90年代,在 ICU 床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建立国内重症医学学术交流平台的需求迫在眉睫。1996年,陈德昌领导国内同仁开始筹备国内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199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陈德昌担任首届全国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是国内重症医学界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堪称中国重症医学发展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促进了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

在陈德昌的带领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打造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在加强国际交流与促进基础知识培训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与欧洲危重病医学会、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法语系危重病医学会等学术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在2012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学术年会期间,组委会特地设置了中国专场,使得中国重症医学界首次登上了全球顶级学术会议的讲台。

1982年至1999年间,协和ICU共收治危重患者3760名,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800余名,由严重感染诱发者占MODS的60%,这在当时为国内最大宗的病例。以此为基础,陈德昌团队对全身感染和MODS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陈德昌提出,这种感染不在局部而在全身,因此更名为全身性感染。这种感染既没有脓也没有毒,一旦触发,就像原子核裂变一样,发生炎症瀑布式反应,导致一个个器官序贯的倒下,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他总结感染性休克治疗的临床经验,指出治疗关键在于早期纠正低血容量,提高氧输送,避免持久性氧债,并有效控制或清除感染灶。这一认识最终使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从66%下降至4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带领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IL-1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全身性感染相关。该研究为国际上在基因水平防治严重感染提供了依据,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以进行相应的预防。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危重病医学会专业期刊《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该研究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严重感染研究的新发展,在国际上处于前沿。陈德昌领衔的“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获健康传播最高荣誉奖。

北京协和医院介绍,作为国内重症医学的领军人物,陈德昌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国献策。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71岁的陈德昌再次担当重任。他在北京防治指挥中心多次参加危重病人会诊,向上级政府和机关建议动员三甲医院ICU医师和护士,集中治疗“非典”危重病人以降低病死率,取得了显著效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可进行体检报告解读等,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检后门诊开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9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1-05
武汉协和医院:12月7日以来收治5000余重症和危重症新冠患者
澎湃新闻 2022-12-31
北京:二、三级医院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 做好物资准备 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8
ICU生死竞速:武汉医护尽一切可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武汉晚报 2022-1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