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针对近日部分药品等涉疫物资价格波动情况,市场监管总局以电商平台为阶段重点,对相关哄抬价格线索进行了集中摸排,组织重点省份市场监管部门对具体线索进行逐一核查。初步发现涉嫌哄抬价格的线上药房,已转相关省份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
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后,关于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品的零售,各地不再要求药店禁售或者实名登记,于是相关药品的需求集中爆发,其中销售最火的要算连花清瘟药品。因连花清瘟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被不少人当成预防新冠的“神药”进而抢购,其实该药并非预防药。
当需求突然猛增,连花清瘟在零售端便出现了缺货和涨价,甚至在网上出现连花清瘟单盒卖上百元的现象,涨价幅度高达240%。对此,北京、浙江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发布告诫书,提示商家规范价格行为。这也引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视,通过对连花清瘟价格进行精准核查,可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报道显示,市场监管总局结合前期线索,从多个平台提取多家药房9月以来连花清瘟销售数据,并组织相关省份市场监管部门核查进货台账。核查发现,部分经营者在采购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12月初开始大幅提高销售价格。如某网上药房11月销售价格26.8—38元/盒,但12月5日已经涨到99元/盒。
显而易见,这种大幅涨价行为完全是在哄抬药价,是利用消费者抢购药品的心理,通过涨价两倍多牟取暴利,涉嫌违反《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制度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已将问题线索转交相关省份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对违规的相关网上药房而言,意味着即将面临法律法规的严厉惩处。
在这次治理行动中,市场监管总局的所作所为具有示范性:首先,前期掌握了连花清瘟价格异常波动的相关问题线索,不管根据媒体报道还是接到相关投诉,为进一步治理奠定基础;其次,对相关线索集中摸排后,又组织重点省份监管部门逐一核查具体线索,即掌握了有力证据;最后,转交相关省份立案查处。
在市场经济和法治时代,市场监管者作为“守夜人”,既要密切关注市场异常现象,又要掌握问题线索,还要取得有力证据,才能使违规者没有逃避和狡辩的机会,也才能严格依法去查处。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对连花清瘟这一具体产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既彰显出治理精准性科学性,也显示出高度重视民生。
这都为市场治理做出了示范。当前,连花清瘟药品作为公众最关心、最亟需的商品之一,自然具有浓厚的民生属性。相关商家利用公众抢购心理牟取暴利,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市场监管总局亲自出手治理具体民生产品的价格异常行为,也为各级监管部门做出教科书式的示范,并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产生震慑力。
当然,最近连花清瘟大幅涨价,也与部分消费者盲目抢购有关。如果消费者认识到该药不具有预防新冠的作用,而是其中的一种治疗用药,或许不会急于抢购。这也反映出相关医药学知识普及不到位不及时。作为商家,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都应该具备起码的商业道德,而不是趁机牟取暴利,发疫情财。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