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光明日报 2022-12-09 12:00

近日,美联储宣布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3.75%~4%,该利率已达到2008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此次加息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六次加息,累计加息已达375个基点。11月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12月的政策会议可能会放缓加息步伐,但同时重申了恢复价格稳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表明本轮加息还远未看到尽头。市场预测,本轮加息的最终目标可能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5.5%甚至以上水平。

美联储之所以密集加息,是为了应对其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胀问题。从2021年10月以来,美国通胀率持续保持在6%以上,为其通货膨胀目标值的3倍;峰值高达9.1%,创四十年来最高纪录。美国通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相继出台了多轮财政刺激政策,有效刺激了美国的国内需求。而疫情影响下,关键零部件等原材料供应中断和劳动力市场短缺导致美国产出不足,供需之间的尖锐矛盾是引发美国通胀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俄单边制裁造成的能源价格暴涨,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通胀问题。

美国不从根源上解决本国的结构性问题,习惯以高利率强行遏制高通胀,并向全球输出美国通胀压力,这将使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巨大阻碍。在疫后复苏、俄乌冲突、大国博弈等背景下,全球经济已经是负重前行、举步维艰,美联储加息又为其蒙上了一层阴影。10月,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发布报告称,在全球范围内,发达经济体的货币紧缩政策可能会造成比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更严重的损害;报告还称,美国的加息政策将使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的未来收入减少约36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2.7%。

美国加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资本回流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本轮加息之前,美国常年维持接近零的利率,美元得以流向全球各国,借以攫取全世界收益。美元是世界上主要的资金、外汇储备、锚定货币,随着全球金融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比重远远大于其GDP所占比重,如美国股市总规模占全球股市40%以上。当美国加息时,本国固定收益资产的收益率将快速上升,影响各国的资产价格,美元快速回流美国,提高了其他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崩溃。

二是经济政策失去自主性。为缓解资本外逃压力,其他国家无法像中国一样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往往被迫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应地提高国内利率,这将压缩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加息。一方面,这势必导致投资成本上升,进一步降低国内投资,破坏经济长期增长动力。俄乌冲突阴影笼罩下的欧洲经济再次承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其对欧元区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仅0.5%。另一方面,经济收缩将挤压就业市场,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造成不稳定因素攀升。

三是汇率波动影响贸易开展。在资本回流美国的过程中,其他国家的货币将被抛售,汇率市场大幅波动,非美元货币急剧贬值。对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来说,一方面,会带来进口成本上升,国际购买力下降。这些美元曾竞相追逐的投资目标国多为新兴经济体,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高技术、低可替代性的商品,进口能力的下降将阻滞其经济增长动力,对其发展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受被迫跟随加息的影响,各国或出现储蓄意愿上升、消费意愿下降的情况,这使得进口需求也相应下降。非美元货币贬值带来的出口优势可能会受制于进口国需求的下降,其出口难有明显改善。而且资本快速外逃造成消费和投资急剧下降,也将抵消净出口增长。

四是新兴经济体可能会面临灾难性后果。美国国内经济相对强劲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往往会推升美元指数,自3月美联储第一次加息至今,美元指数上涨超过6%,其间最高曾飙涨16.4%。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全球美元周期》,1980年以来,当美元指数上升时,全球GDP增速会普遍下降,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更易受损。美联储加息曾直接引爆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至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如今历史或再次上演。新兴经济体将面临主权债务空间进一步压缩、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贸易开展困难的局面。对于较脆弱经济体而言,沉重的债务负担、衰退的实体经济、动荡的金融市场,最终很可能酿成更大危机,成为压垮其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擅长利用其霸权地位收割全球,此番连续加息,给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巨大冲击和严重破坏。对此,美国恐怕也将迎来反噬,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分析,出于美元收紧、制裁风险、本币贬值等因素,多个国家正在考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在此背景下,中国一方面应立足本国经济实际,维持“以我为主”的独立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也可借机扩大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规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文/孙奇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