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城里年轻人把“家”搬到乡村:有人开画室,有人想和一群“发小”实现儿时梦
成都商报 2022-12-08 14:08

12月,已入寒冬。而在城郊乡村,一群年轻人正热闹地编织着他们的“田园梦”:回归自然,重温乡情,不追求纷繁华丽,只想守望宁静,煮香茗、枕星光……

成都大邑,现年29岁、从欧洲留学回国的米克,在一处由当地老屋改造的画室里教孩子们画画,墙上挂满五彩缤纷的画;成都崇州,王凯和他的4个朋友租下一处乡村老房,大家商量着改造方案,在捡来的木桌上“围炉煮茶”;街子古镇,30岁女子谢相宜正通过网络征集室友,因为她刚刚与当地村民签下一处老宅20年的居住权协议……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乡村租房,将家园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似乎正成为一股潮流,并在多个短视频社交平台上传播出去。在这些年轻人看来,农村的山水与绿植、稻田与花朵,是他们忙碌生活的安慰剂。

对此,专家表示,年轻人的这股潮流,是成都周边乡村和旅游发展的新业态,会给当地带去新的技术和理念,帮助整合当地资源。

筑梦

英国留学回乡开画室 招收上百学员

2019年,从欧洲留学回国的大邑人米克回到家乡,准备找一处当地的房子做画室。

米克曾在北京、成都市区居住过,最后决定留在大邑。“在英国,我发现那边的乡村和自己从小居住的乡村十分不同,走几步就能遇到一个咖啡馆、书店,里面有很多老年人读书看报,非常有文艺气息。”这让米克觉得,“我们的乡村自然环境也很好,只不过没有人去开发罢了。”

米克最后看中了大邑一处青瓦民房,花了三个月改造,用作画室。白墙绿窗,陶罐彩绘,还有画作用来装饰。如今,米克的画室招收了大约150个学生,年龄从4岁到60岁不等,“因为开在农村,可以以自然生活为主题,画植物、画动物,可以画的太多了。”

米克将租下农村老房改造开画室的经历通过小红书等网络社交平台发了出来,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米克也带动了另外几家店来到村里。这样一来,村里的民房能出租了,村民也有了更多收入,村上的道路相应得到了升级。

圆梦

为了童年梦想 5个“发小”租下小院

同样从城市走到农村的还有年轻人王凯。今年7月底,他和4位朋友一起以每月350元的价格租下了崇州一处乡村老房,一起动手进行改造。

“我们5个从小一起长大,一直想修一栋别墅一起住。长大了发现修别墅的愿望很遥远,(但)租一个小院的愿望很容易实现。”王凯说,今年7月,他们偶然看到崇州这处小院,房子前后都是稻田,还有舒缓的风和虫鸣,于是决定就是这里了。

他们的租期是15年。得到房东允许后,5个人开始对房子进行改造——每个房间都有落地窗,可以看到稻田;院子中央会打造一个小花园;把捡来的木桌改造利用,“围炉煮茶”也有氛围感……改造过程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了大批人的关注。据介绍,预计到明年2月,改造就将结束,费用控制在20万元左右。

未来15年会不会有变数?王凯说他不太担心。“我们在意的是小时候的梦想在某一刻实现了,至于说这个东西能够维持多少年,不是我们要去担忧的问题,顺其自然就好。”

追梦

寻找心灵栖息地 她租下乡村老宅

一个月前,30岁的女子谢相宜在崇州街子古镇租下了一座约350平方米的乡村老宅,期限为20年,正在一步步进行改造。

今年12月,谢相宜通过小红书发布帖子,希望给自己租下的院子寻找两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院子里生活,共同打造,相互陪伴。另外,我不在院子的时候,里面也会充满生气。”

谢相宜表示,这座房子是她心灵的栖息地。“现代人在都市里生活的节奏太快了,房贷、孩子、老人等带来的压力也不小。除了现实生活,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在那里,我们不是老板,不是打工人,不是父亲母亲,不是儿女,我们就是我们自己。那里阳光明媚,水波温柔,微风不燥,有星辰大海,有烟雨蒙蒙。”

这个想法和同样租房的王凯不谋而合。从今年9月份开始,王凯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更新乡村小院的改建过程,陆续也有超百位网友向他咨询。

观察

专家:有利于整合乡村资源,培育乡村新业态

对于米克来说,他的目标更为宏大。开了画室之后,米克又陆续租下当地几所民居,改造成新的业态,比如做书院,做乡村餐饮休闲等,“我希望的是,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米克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乡村租房”也引起了房产博主的注意,一些专门搜集成都周边乡镇老房信息的自媒体博主随之出现。其中一位博主表示,2021年7月,他们就开始收集成都三环内外单间、独栋的城郊或乡村房源,先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房源百余套,由租客和房东直接联系签约。据他介绍,“租住乡下房子的有中老年人,也有不少年轻人,发布出的房源签约率高达95%。他们有的用于自住、经营,还有的用于自媒体工作,但更多的是为了装修成自己理想的房子,远离城市喧嚣,追求文艺安静的生活。”

“这样的流行趋势我认为是好事,一方面年轻人可以享受田园生活,另一方面也给当地农民带来新的理念。”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周伦理认为,这样的形态更多出现在距离城市较近、配套较好的乡村,“其实成都周边很多乡村配套也逐渐成熟,购物、交通、就医都很方便,或许能在未来成为一种新的发展业态。”

周伦理建议,当地政府可以出台鼓励政策,以文创、科创等为主题使之形成聚落,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更大的好处。

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专家、四川乡村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董进智对此表示:“从发展趋势上来讲,这是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规律性演变。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乡村往往呈现出衰落,而到了城市化后期,乡村也受到‘城市化’影响,重新走向振兴。”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提到,“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这就把乡村和城市并列起来,把它们都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这里面隐含了对乡村价值的认识。”董进智表示。

那么,这些年轻人又给乡村带来了什么呢?董进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合乡村资源;二是启蒙当地老百姓,带去新的理念;三是培育乡村新业态,带动乡村文创产生。

文/颜雪 杨薇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老村落焕新迎来常住新村民 95后打造“共享村落”让城里人“乡下有院”
武汉晚报 2024-11-06
土坯老宅变身艺术空间 《梦想改造家》打造乡村艺术会客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国庆假期年轻人热衷“奔县” 成都周边被玩嗨了 有县域景点每天迎客超2万
成都商报 2024-10-08
一群人的国庆假期“清山”行动:35人组队徒步3小时 专程进山里捡垃圾
成都商报 2024-10-08
第十届成都农博会9月20日启幕:鱼子酱、羊肚菌、桑叶鸡蛋……成都主题馆好吃又好逛
成都商报 2024-09-13
年轻人成乡村版“梦想改造家”
解放日报 2024-03-06
他们在乡村造梦 为老人拍“田园风”大片
成都商报 2024-02-26
“一号文件”的人才之思:年轻人来了 乡村怎么才能“接得住”?
成都商报 2024-02-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