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常被误认为“癌性”的肺结节
健康上海12320 2022-12-03 15:30

随着大家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医学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肺结节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大部分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很可能是由感染所致,如果确定是感染,也就意味着基本上不用开刀。而在临床上,有8种“感染性”肺结节经常被误认为是“癌性”肺结节。什么是肺结节?哪些原因会导致肺结节?下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各位“打工人”准备了健康锦囊!

8种常被误认为“癌性”的肺结节

1隐球菌

王伯伯退休之后,生活特别滋润:每天喂鸽子、逛公园。最近,他有点咳嗽,虽然不严重,但就是一直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左下肺结节”。医生安排CT引导下肺穿刺,第二天病理检查结果就出来: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是一种真菌,我国的隐球菌感染多与鸽子、鸽粪有关,药物疗效大多满意,但是继续养鸽子可能还会感染其他人。经过几个月的抗真菌,王伯伯的肺结节完全吸收了,一家人终于松了口气。

2曲霉菌

老冯咯血是老毛病,偶尔会咯出血丝,最近感觉出血明显变多,甚至咯出一口鲜血。胸部CT显示,左下肺有一个结节。医生安排做支气管镜检查,肺结节的病理检查提示炎症,微生物学检查发现了烟曲霉菌。

曲霉菌会侵犯血管,如果任其发展,肺的结构会毁损,甚至出现大量咯血,等到那个时候再治疗已经来不及。医生开出针对曲霉的抗真菌药,用药之后的老冯明显好转,几个月后复查CT,肺里的结节基本上消失了。

3结核分枝杆菌

刚过而立之年的林先生深受肺结节的困扰。原本没什么不舒服的他,胸部CT发现了“左下肺结节”,同时还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林先生来到感染病科,做了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就是“肺结核”。

肺结核正是结核病的最常见发病形式,有的病人有咳嗽、咳痰,甚至咯血症状,痰里有结核菌,这种肺结核有传染性(也就是开放性肺结核),必须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治;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一起生活工作的家人和同事也无需担心。

4非结核分枝杆菌

赵阿姨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今年莫名其妙开始咳嗽、咳痰,一直不好,最近还时不时发低烧,胸部CT发现:两肺有多发结节。赵阿姨吃了半个月药之后复查,没想到结节不仅没消失,反而逐渐增多了,一家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医生安排赵阿姨做支气管镜检查和“微生物基因检测”(NGS),确诊赵阿姨为“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是结核菌的“兄弟”,是“非结核分枝杆菌”大家族中的一员,没有传染性;治疗时间虽然比较长,但能防止肺功能变差。

5肺吸虫

家住江苏的王小姐是上班族,原本平淡的生活被一阵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常干咳到胸痛,去急诊拍了胸部CT,双肺多发结节影,检查还发现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相当高。

原来王小姐一直喜欢吃醉蟹,鲜嫩的口感让她欲罢不能。结合王小姐病史,抽血检查了寄生虫抗体,发现肺吸虫抗体阳性,于是明确诊断:肺吸虫感染。原来,没有煮熟的蟹里很可能有寄生虫。口服药驱虫治疗后,王小姐血常规逐渐恢复正常,胸部CT的结节也吸收了。

6粗球孢子菌

杨阿姨对健康非常重视,每年都体检,但今年的体检有点不妙:胸部CT发现左上肺有一个结节,而且经过随访还有增大的趋势。杨阿姨寝食难安,干脆一步到位去做了PET/CT,肺穿刺活检,检出了“粗球孢子菌”。

粗球孢子菌病是一种美洲大陆的地方性真菌病,又称为“山谷热”“加利福尼亚热”,主要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流行,由吸入致病性孢子引起,这种菌一般在地下安静呆着,与人类互不侵犯,但随着采矿等挖掘活动,就从地下释放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当中。医生了解到杨阿姨发病前曾经去美国西部旅游,有可疑接触史。经过氟康唑抗真菌治疗,赵阿姨左肺结节明显吸收,一家人总算松了口气。

7诺卡菌

陈小姐咳嗽、咳痰的老毛病已经三年多了,断断续续用了很多药也不见好,最近胸部CT又发现了新的结节,安排支气管镜检查,取到的标本做了微生物检测,检出少见的“盖尔森基兴诺卡菌”。

诺卡菌是一种毒性不是很强的病原体,感染之后一般不会导致高烧、剧烈咳嗽等等急性症状,多呈现为慢性病程。诺卡菌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诊断,一经诊断,针对性特效药治疗,一般都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8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张奶奶退休后一直在家含饴弄孙。前段时间,小家伙被幼儿园同学传染水痘,发烧、出痘,把一家人都累坏了。随后,张奶奶自己又开始咳嗽起来,眼看着咳了一周还不好,查了胸部CT发现双肺有多发小结节。医生建议张奶奶做个支气管镜检查,检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口服抗病毒药物之后,张奶奶双肺的结节都渐渐吸收了。

看了这些引起肺结节感染的原因,相信屏幕前的你,已经对肺结节有了基本认识。如果CT发现了肺结节,先别慌张,也别自己吓自己,除了胸外科,不妨先去看看呼吸或感染病科,排除是否存在“感染性”肺结节。

对于很小的肺结节(直径小于6毫米的单个肺结节),可以间隔几个月复查胸部CT、而不急于开刀或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较大的肺结节,定期检查,遵医嘱用药,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的影像学定义是被肺实质完全包围、界限清楚的小病变(直径≤30毫米)。

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实性、纯磨玻璃性(就是CT报告中常用的英文缩写“GGO”或“GGN”)以及混合性结节。

按照大小分类,可分为微小(<5毫米)、小(5-10毫米)和一般意义上的结节(10-30毫米)。

肺结节可能原因有哪些?

总体来说,肺结节可以简单分为良性或恶性。

恶性的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或类癌等,经过病理确诊的恶性肺结节患者仅占筛查总人数的1%-2%。

良性肺结节占绝大多数,包括感染、良性肿瘤以及其它良性病变(如血管炎、结节病)等,其中感染占最主要部分,约占全部良性结节的80%。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体检发现肺结节,会不会得肺癌?
健康之路 2024-01-23
经常生气容易长结节?体检查出结节怎么办?
河南健康 2023-12-23
叮咚!开学啦!入学之前这个筛查一定要做
疾控U健康 2023-08-30
跟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我该怎么办|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健康中国 2023-03-23
“阳康”后,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江苏疾控 2023-0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