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十年超两万亿 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11-28 12:36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共同努力,坚定践行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形成了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奴尔乡巴格贝希村,肉孜托合提是村里第一个研究生,是全村人的骄傲。然而,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和花销对他而言是一笔很重的负担,肉孜托合提面临失学困境。

为了让肉孜托合提顺利读研,乡政府奖励了他7000元,县教育局送来了5000元资助款,村委会又帮忙筹集了3000元助学金,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定为他提供每个月1500元的生活费。这几笔款项解了肉孜托合提的燃眉之急,学费和生活费都够了。“研究生毕业后我要回到家乡工作,回报社会。我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国家贡献力量。”肉孜托合提的研究生之旅,就此起航。

10年间,中国持续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学生资助水平,保障了人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有更多像肉孜托合提一样的学生可以依靠国家资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资助力度更大。数据显示,10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45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72%;学校和社会投入资金累计达0.29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4%;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0.27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近14%。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亿元,翻了一番。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102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07亿元,增长97%。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6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亿元,增长97%。

——资助范围更广。10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5亿人次,资助范围逐步扩大、规模稳步增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为教育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学生资助工作为教育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10年来,学生资助坚持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结合实际给予较高档次资助,加快了这些家庭摆脱贫困的步伐。

“学生资助政策减轻了脱贫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良好基础。”郭鹏说。2020年,有关方面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万人,资助金额344亿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2021年,继续资助脱贫家庭和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1400多万人,资助低保家庭学生700多万人、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10余万人、孤儿学生20余万人、残疾学生100多万人,年资助金额572亿元。

经过10年不懈努力,中国学生资助已形成了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人次1.5亿,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学生达3.5亿人次。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1年监测数据,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4.2厘米和4.1厘米,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学生资助不仅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安心学习,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了身体素质。

营养改善计划等资助项目的实施,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世界粮食计划署对169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全球少数同时在中学、小学阶段提供营养餐的国家,学校供餐规模位居前列。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

依托大数据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因学费问题而失学,充分享有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为生活费用发愁,不再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可以踏踏实实地安心学习……学生资助所取得的成绩背后,如何保证对需要资助学生的识别和帮扶不落一人?

在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大数据构建起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能够打通壁垒,实现信息数据全采集,有效锚定精准资助工作目标群体。

实际上,学校资助工作在新生正式入学前便已展开。据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早介绍,学校搭建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全面打通学工、教学、招生、就业等16个部门业务系统,同步数据近6亿条,构建学生多维度全生命周期成长档案,为学生精准画像。通过精确算法模型,在评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识别,降低误判、漏判的几率,提升困难认定精准度,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的基本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全面推行国家资助系统,实施数据定期报告制度,出台《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建立大数据比对平台,实现资助管理信息化。开展全覆盖绩效评价,组织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集中审核,研发面部识别监管系统,推动资助资金纳入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一系列举措让河南学生资助管理持续规范,服务质量效能实现大幅提升。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介绍,为力求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建立,并与民政部、原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残联等有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把个人申请、同学评议、家访、学生资助大数据等相关信息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资助。”同时,还要力求确保资助标准精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刀切’,要分档确定资助标准。”马建斌说。

学生资助以信息化为基础,从制定精准认定依据、细化工作程序、建立比对机制着手,精准识别受助学生,摸准底数、精准施策,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智慧资助”,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隐形资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丁小浩认为,学生资助从资助标准、资助对象、资金分配、发放时间四个维度有效实现了精准资助。“以确保资助资金安全为底线,强化督导考核,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效益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智慧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及时性显著增强。”丁小浩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生资助工作任重道远。郭鹏表示,将继续着力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以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优化资助项目;以资助精准有效为着力点,依托大数据等技术,着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管理务实高效为发力点,大力推进部门协同,压实各方责任;以政策落地落细为落脚点,重点加强资助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和资助管理水平。”郭鹏说。

文/孙亚慧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新调整: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 扩大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11-20
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扩面提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11-04
Qnews|中山大学通报:一贫困生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 终止助学金发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查清天津助学金事件,别让寒门学子寒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4
教育部:保障困难学生群体公平接受教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26
教育部: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3
广西首次将城市低保等五类学生纳入义务教育非寄宿生生活补助范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11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沈阳年资助学生超8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2-1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