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耶鲁:福建省第一个“耶鲁男孩”
一切故事都要从2006年的那个夏天说起。
在李柘远初三升高一的那个暑假,他看到了一则新闻,《复旦附中学生获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第一次知道原来大陆的学生最高理想院校不只是北大、清华,原来还可以去往太平洋的另一端的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常春藤读本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像打了一针鸡血般,从夏日昏昏欲睡的状态中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耶鲁成为16岁的少年李柘远最向往的理想大学。从她妈妈和学生的闲聊中,从国际新闻、好莱坞电影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耶鲁渐渐成为李柘远追梦的圣殿,即便是历经千难万险也要抵达的未来。
彼时的福建省从未有过申请上耶鲁的本土高中生,李柘远暗自下定决心,要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尽管他并非来自富贵家庭,也没有受过最顶尖的教育,但青春就是用来闯的,梦想、热血、奋斗,这些在二次元动画里一遍又一遍演绎着的少年精神,李柘远用自己真实的行动去书写和演绎,誓要与耶鲁来一场青春之约。
由于没有直接认识的耶鲁学子可以效仿,于是李柘远在网络上搜索大量关于申请常春藤的资料,包括申请资料、过程以及重点,例如校内成绩、课外竞赛、课外活动、托福与SAT分数,哪些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李柘远成竹在胸。
为了专心应战SAT,正读高三的李柘远下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在校的高考复习和保送名额,请假回家复习SAT。那时,李柘远是所有老师们的清北苗子,而这一决定让老师们万分诧异,认为他是走上了邪路。然而,即便是老师的苦口婆心也未能让李柘远扭转心意,他彻底斩断了全部的退路,朝着南墙出发。
就这样,在同学们紧张备战高考的时候,李柘远一步步走出另一条路:考出托福和SAT高分,撰写有个人特色的申请文书,提交了全套的申请材料,随后又接受了正外派到厦门工作的耶鲁面试官的面试——这是一条人迹罕见的路,不仅艰苦,也异常孤独。
2009年12月16日对于李柘远来说是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他打开耶鲁招生的官网网址,按下登陆鼠标,还未反应过来,眼前就是一行“欢迎你成为2013级的一员就读耶鲁”,与此同时还有一封奖学金通知书,意味着他可以不花一分钱读完四年的耶鲁。
“福建省第一位被耶鲁本科全奖录取的本土学生”传遍了厦门的大街小巷,但李柘远拒绝了所有的采访。这是他送给自己的18岁成年礼物,无需太多曝光。也正是从这时起,这位学霸将在异国他乡开始了另一段人生新阶段的奋斗。
闯高盛:对职场小白暴风雨般的魔鬼锻造
在常人眼中光鲜亮丽、薪资优渥的投行人,李柘远展现了他们的另一面。经常通宵达旦地加班、对细节疯狂的迷恋与执著(例如,对文档格式如硕士论文般的严苛要求)、审时度势地把握机会,这些都让李柘远从耶鲁毕业之后飞快地成长。
在高盛,他曾在新年里同几位同事在猪场里数猪做资产调查,也在寒冬腊月在有机牧场数牛,回忆似乎都变得荡气回肠。他曾用一系列数字总结过自己在高盛的精力:6个港股和美股的项目,去过22个省和自治区与直辖市,曾在某一周工作了109个小时,做过1500张表格,参加了20000分钟的电话会议,回复了55000封工作邮件。就像高盛总裁布兰克芬曾经对他们说的那样:
高盛会从体力、心力和脑力等各方面磨炼你。在这里,你会攀登一条非常陡的学习曲线,这会让你感到很棒。
两年的投行生涯,让李柘远从朝气蓬勃的青葱小伙变成了淡定和锐气的职场人。对于工作的重压,李柘远认为那是不可多得的历练。在这个世界上,职场方式成千上万,而高盛是苦心志、劳筋骨的那种,但也正如孟子所言,只有天将降大任的人,才会勇于承担这些磨练。
不过,李柘远也非常清楚自己进入高盛是为了什么:在这个高强度严要求的环境里以最快的速度打好基本功,为以后几十年的打拼走好坚实的第一步。所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也毅然选择了离开高盛这个令人艳羡的大厂,这是因为,在高盛的边际效益已经开始不敌边际成本了,他意识到,在高盛学到的东西已经到了天花板,很难再有所收获。因此,在外人的不解中,他毅然辞掉了这份百万年薪的工作,转而为更加热爱的事业忙碌。
闯哈佛:燃烧着成长
在经历了两年的投行生涯之后,李柘远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从高盛离职,申请哈佛的MBA,再一次体会他喜爱的校园生涯。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给简历镀金,但李柘远不是,他是读书这件事一辈子的粉丝。他享受在象牙塔里心无旁骛地学习,在知识的殿堂里汲取人类的精华。哈佛是他的第二站。李柘远在微博里说过,说不准以后会再申请某所大学,重返校园,多少岁都没有关系。
在这里,李柘远全面展示了一位哈佛学子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一节课又是如何上的,图书馆是否开到凌晨4点,每个学生们又是如何激情昂扬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似乎这里的人从来都不会有困惑和茫然,不会痛苦和焦虑,每一天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能量满格,疯忙之后依旧保持微笑,那是因为:为自己心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目标而忙,能给我们最踏实、最妥帖的幸福感。
在哈佛的李柘远受到优秀的人们所感染,每天早晨睁眼的那一刻,他就会对今天开始的学习和工作充满期待。这么多年来,李柘远没有认为他的学习和工作是在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每天都过得很“燃”。
闯过每一道人生关卡
耶鲁、高盛、哈佛,这些当然不足以定义李柘远,这些都只是他的标签之一。不,说标签不对,只是他青春历险记的一道道关卡。每过一道,他就更成熟、淡定,成为更好的自己。除此以外,还有创业、自媒体人、90后总裁……如此种种,都可以展开许多文字,于是,就有了他的《不如去闯》。
他在这种书里写下了自己从十八岁到三十岁的青春经历。他自己不愿意称之为自传,毕竟他还没到写写自传的时候,他称之为成长随笔。他将自己在耶鲁、高盛、哈佛、牛油果、金影乃至在全世界体验到的种种人和事,献给那些觉得困惑和迷茫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有些撕裂的时代,在他身上,你似乎看不到当今年轻人的那种矛盾状态: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什么都不敢做、做不好。这是因为,卷是恶性竞争,躺是毫无志向,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吃苦,是为了锻炼出更好的本事,收获更好的未来。因为无论是星辰和大海,都是需要门票的;不要在卷和躺中二选一,而是要把热血和热爱二合一。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霸成为众人的偶像,毕竟“十年窗下无人无,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高考人数与日俱增,想要留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不如去闯》让我们成为学霸成长的一线观众,它让学霸们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单薄和片面,学霸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有梦想,有热血,有动力,有内驱,有自律,正因为他的真实,才让更多的学生们受到鼓舞。
当然,李柘远的能量马达并非永动机,《不如去闯》还为你展示好玩有趣的一面,例如耶鲁在大考之前的“裸奔”传统活动,在哈佛的学子们如何谈恋爱的。更重磅的是,书中还有一篇李柘远在耶鲁的爱情故事,这是之前从未发表过的。
他的故事你能复制,他的方法助你成功
李柘远说,一些朋友喜欢从鸡汤文章里寻找动力和启发,读到动情时甚至潸然泪下。但这样的鸡汤故事读多了,其实是一种精神荼毒,越读反而越没有了动力打拼自己的生活。
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思想与实践的错位是年轻人历经的主要矛盾。鸡汤可能会荼毒精神。
鉴于此,李柘远在《不如去闯》为你提供了你可能所需要的所有方法,因为方法永远比毒鸡汤更有用。
来自小地方的我们,如何要在留学申请中提高胜算?
每一个海外留学生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解决拖延症?
怎样优质度过大学四年?
如何让简历脱颖而出?如何在面试中有出色表现?
完美员工应该是怎样的?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疲惫?
……
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李柘远从他的读者以及社交媒体上搜集来的,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他将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地放在了每一阶段的经历之后,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那一个。这样的体例和编排,你很难在别的书中看到。
也因为如此,《不如去闯》不再仅仅只是一本成长随笔那么单薄,它是一部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动力和干货手册。我们希望用故事给你支棱起来的燃劲儿,用方法为你学习和成长之路上扫清障碍。它是一本全方位的青春修炼手册。
闯未来:他会陪你一直在路上
从2006年的夏天,到2022年的初冬,李柘远的这段青春故事帮助过许多人。他们都曾在李柘远的激励下实现过自己的梦想。有人说:“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佩服、感动、鼓舞,很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有人说:“看完一本书仿佛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他的这十几年,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许多知识,更多的是一颗坚持与负责的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们欣喜于学霸的力量能感染每一个年轻人,学霸的方法帮助每一个年轻人。在这样一个撕裂的大环境下,收获理想院校的offer,心仪公司的聘用。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赠与自己一份礼物。这是《不如去闯》的意义所在。
李柘远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写完。
你的故事同样还在继续。
他会陪伴你一直在路上,我们,一起去闯。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