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开办老人食堂,让养老服务更有质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0 16:05

“开饭喽——”天一擦黑,山东省惠民县焦吴村孝善食堂里便飘出阵阵饭菜香味。附近的老人们说说笑笑走进食堂,解决了村里许多老人的吃饭问题。据一些老人反映,以前他们因为自己做饭,经常将就,而食堂的饭荤素搭配,不仅省事,而且更有营养。(11月10日《光明日报》) 

老人食堂在很多地方又称为养老食堂,或者孝老食堂。名称有所差别,服务的内容和目的则大同小异,主要通过筹办和运行公益性的公共食堂,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有处吃饭,从而解决一些老年人面临的“无处吃饭”的难题。相对于社会化食堂而言,养老食堂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侧重于老年人,这是其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最突出的特色。

山东省惠民县焦吴村孝善食堂之类的模式并非首创,老人食堂已成为社区养老的新趋势,很多地方已有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要么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由社会专业机构领办和具体运作,政府实行一定的补助,强化过程监督以确保在微利基础上的公益性质,要么实行政府自办和经营,让老年人“吃饭成本”控制在极低的状态,减轻养老的负担。此外,老人食堂不但价格优惠,还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采取了低盐、少油的烹饪方式,让老年人吃着放心,吃着健康。 

目前,居家养老依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从调查的情况看,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2.64亿人,老龄化水平为18.7%。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养老情况是一种“9073”的格局: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因而养老服务应把“解决吃饭”作为第一要务。也只有让老年人有处吃,吃得好,才能确保身体健康,让养居家养老的模式更加可持续。

过去,老年人解决吃饭问题,有子女陪伴的老年人可由子女做饭,家庭条件较好的可以请专职保姆,但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或者空巢、独居、失能老人的吃饭问题,还得靠自己做或者叫外卖来解决。长期在外吃既不营养、成本较高且不符合老年群体的实际需要,知期内可以应急却不具备可持续性。在此情况下,尤其需要通过开办养老食堂,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

除此外,“老人食堂”还有更多的附加性功能,比如对独居老人的日常监测与情况收集功能。虽然时下针对居家养老的公共服务日益完善,比如针对独居老人所采取的“一键呼叫”等智能化手段,或者“一对一”上门服务等其他措施,既能有效解决独居老人紧急性需求,也能避免出现意外后无人发现等风险,不过依然很难确“零风险”,依然还会出现漏防漏管的意外。同时,用“老人食堂”解决“吃饭愁”的第一需求后,孩子在外也能安心工作,老年人可以定期走出家门,借助吃饭的时机开展必要的社交活动,避免长期孤独生活带来的精神空虚,还能保证一定运动量,可谓一举多得。

吃饭此类“头等大事”得到了更的水平的保障,养老服务才会更有质感。住建部、民政部2022年10月发布的《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区)应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试点社区为“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提供更加周到、完善和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老所有养”才能实现从“有保障”到“更完善”的升级。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还须公共服务多元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30
“爸妈食堂”让老爸老妈有了“饭搭子”
中国青年报 2023-10-23
如何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新华社 2023-10-23
北青快评 | 从“走红”变“常红”,社区食堂须坚守公益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3
北青快评 | “以少养老”给老年食堂注入发展动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4
北青快评 | “院居家融合”养老新模式把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9
北青快评 | 居家养老服务既要“到家”又要“到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2
北青快评 | “管家式养老”让“夕阳时光”更美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5
最新评论